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98)

  则众得所愿而戴之;后不体元,为政不仁,无以保天下,则民择仁厚而归之。”

  第三,鉴于宋室南渡之后,国家尚处于困难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建议人主要关心人民,要有“爱民之心”。胡宏指出,当时官府对老百姓“诛之

  若禽兽,取之若渔猎,发求无度,科敛无已,胁之以势,却之以威”,使得他们

  “惨毒切于饥肤。冻馁迫于忧虑”。因此,要求减轻人民负担。他说:“财者,天

  地有时,四民致功者也,取财于四地则无穷,取财于四民则有尽。”反对朝廷对人

  民“种敛无已”的政策。胡宏强调说:“国之有民,犹人之有腹心也;国之有兵,

  犹身之有手足也。手足有病,心能保之;心腹苟病,四肢何有焉?是故欲富国者,

  务使百姓辟其地;欲兵强者,务使有司富其民。……今乃行诛剥之政,纵意侵民,

  以奉冗卒,使田莱多荒,万民离散,此巨所未解者一也。……”把人民看做是国之

  心腹,强调爱民、富民,不能使之有所损伤,这种重民思想,是胡宏对儒家民本思

  相的光大和高度发挥。在万言书中,他用了大量的笔墨揭露了南宋政权的害民之政,

  认为只有认真对人民施行仁政,做到“视民如伤”,实行减轻赋敛,惩贪养廉,鼓

  励发展生产。只要使“仁得加于百姓,邦本安,而讨逆复仇之兵可振矣。”把对人

  民施行仁政看做是振兴社稷和实现复仇统一的根本保让。不难看出,胡宏的建议虽

  然是从维护封建国家根本利益出发,但其同情和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也是值得赞杨

  的。

  第四,建议孝宗皇帝重视和精选人才。他说:“夫欲成王业者,必用王佐之才,

  所谓王佐之才者,以其有王者事业素定于胸中者也,故一旦得君举而措之,先后有

  序,纲施纪布,望道期功如臂运指,莫不从心。”他认为,首先要选好辅相,“辅

  相者,百官之精,选才之所自进,政事之所由定”,胡宏又指出:如果用人不当,

  “守令非其人,则政繁赋重。民力殚竭,而盗贼起于困穷矣;将帅非其人,则仇敌

  外纵,衅孽内生,而技枝伤心之祸萌矣。……诚得贤士举而任之,使尽其积,则天

  下之善,何所不进”。他认为,选好人才的关键在于人主,如果人主“好暴佞,恶

  刚直,则守正之士不可得而用矣。安龌龊而忌英果,则高才之士不可得而使矣”。

  对重用人才的必要性和精选人才的重要性提出的正确建议,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

  世的治国者亦有借鉴作用。

  第五,他在上书中,还要求裁减冗兵,大兴屯田,罢度碟,没收天下僧尼道士

  之产业等开源节流的正确建议。

  此外,胡宏还提出了用积极进取之策,加强边防力量以扼制金人南侵并徐图进

  取的正确意见。对于杨么的起义军,他建议实行招抚之策。胡宏说:“杨夭(幺)

  为寇,起于重敛,吏侵民急耳!”他指出,那些参加起义的人“本为农亩渔樵之人,

  其情不与他寇同,故治之之法,宜与他寇异。”主张用宽厚之策进行招抚,实行分

  化瓦解。这样的建议,说明胡宏在当时不愧是卓识远见的学者。

  三、议论别开生面 理学独树一帜

  胡宏的理学思想虽然基本上是对二程学说的继承,其所探讨的主要范畴仍不出

  道、理、心、性等内容,然而他对这些范畴的运用和发挥却表现了许多独到之处。

  (一)性本体论

  二程哲学以“理”为宇宙本体,胡宏的哲学理论则是以“性”为本体为其主要

  特色。

  胡宏论性,不仅指人性而言,他说:“天命之谓性,一性。天下之大本也,尧

  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性,何也?曰:心也者,知天地,宰

  万物以成性者也。”(《宋元学案》卷42,《五峰学案》)又说:“大哉性乎!万

  理具焉,天地由此而立矣。世德之言性者,类指一理而言之尔!未有见天命之全体

  者也。”(《知言》卷4,《一气》)他认为性即是天命,为天下之大本,万理皆出

  于性。因此,这个“性”不仅仅指人性而言。

  在性与心的关系问题上,胡宏以性为体,以心为用,认为性是心的本体和本原,

  心是性的表现和作用。二者的联系表现为“未发”为性,“已发”为心。他说:

  “未发只可言性,已发乃可言心”(《五峰集》卷2),心是从性中萌发出来的,没

  有性之体,就不会产生性之用。他又说:“圣人指明其体曰性,指明其用曰心,性

  不能不动,动则心矣。”(《宋元学案》卷42,五峰学案》)为了更明确地说明性

  体心用,胡宏又以水和流来比喻心性之关系,他说:“性譬诸水乎!则心犹水之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