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则天私密生活全记录_司马路人【完结】(116)

  读完诏书,李显被请上了皇帝宝座,紧接着群臣山呼万岁。居高临下往下望,那高大宽阔的朝堂,跪拜着的衮衮诸公,让初次登大位的李显有些拿不住。他僵直地坐在帝位上,只觉得脑子里嗡嗡响,那山呼万岁声,好像离他很遥远很遥远,又很贴近很贴近……

  “陛下,陛下!”裴炎在御阶旁叫着。

  “啊?什么事?”李显从懵懂中醒悟过来。

  “天后传谕:让群臣去后殿瞻仰大行皇帝(皇帝死后一个月,称为大行皇帝)的遗容。”

  “行,行。”李显忙站起身和群臣一起赶往后殿。

  高宗的遗体已被转移到麟德殿。按习俗,安卧在贡床上的高宗被头南脚北放置在殿中央。大臣们按级别排成一队,围着灵床缓缓地转了一圈,哀恸着瞻仰遗容,但见高宗玉色温莹如出汤沐。天后武则天也始终眼含热泪侍立在一旁。此情此景,也让不少大臣心怀感动,无形中又多了一层对天后的敬意。

  瞻仰仪式结束后,高宗被放入灵柩。在灵柩前,武则天命裴炎宣谕,其内容是:

  尊天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赐九品以下勋官一级。

  宣完谕后,武则天即和群臣一起讨论大丧事宜,反把皇帝李显冷落到了一边。李显坐在宝座上,嘴张了几张,想插进两句话,又想不起来说什么。好不容易捱到散朝,显皇帝急忙回宫,找他的妃子韦氏。

  “今天上朝都说了些什么?”韦氏见面就急切地问。

  “就是讨论一些大丧的事。”

  “裴炎、魏玄同那几个朝臣对你怎么样?”

  “他们不大和我说话,有事都好找太后商量。”

  韦氏听了这话,兀自摇了摇头,又叹口气说:“虽当了皇帝,却没有心腹。”

  “那怎么办?”李显问。

  “怎么办?”韦氏站起身走了两步说,“我们得赶快安排自己人当宰相、当大臣。”

  “能安排谁?”李显泄气地说。

  “我爹韦玄贞。”韦氏冲着李显抿嘴一笑,甜甜地说。

  “噢,他不刚刚才升的官吗?从一个小七品参军,一下子升到四品的豫州刺史。”

  “豫州刺史有何用?要升就得升到宰相。只有我父亲当上宰相,我们在朝中才真正地有地位,议政时,我父亲才能帮你。”

  “那?只怕太后不愿意。”

  “你别和她说,先找裴炎商议,只要裴炎同意,你接着就让他拟旨,这事就算办成了。既使太后不愿意,事后她也只能无可奈何。”

  “行,这方法行。”李显觉得此计甚妙,脸也笑开了,他又接着说:“我是皇帝,天下第一,任命宰相还是有这个权力的。”

  高宗的梓宫停放在宫里,朝中的事千头万绪,又要遣官把丧期讣告天下,又要加紧给高宗建设陵墓。突厥犯边的战况还雪片般地飞来,忙得中书令裴炎是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好。李显坐在大殿的宝座上,什么事也议不了,武则天见到他就直皱眉头。

  这天,见太后武则天没上朝,新皇帝李显把裴炎召到近前说:“裴爱卿,朕想跟你说个事。”

  “臣谨听圣谕。”裴炎叩手说道。

  见裴炎把自己当皇帝看,一副恭敬的样子,李显点点头,说:“你可知韦玄贞吗?”

  裴炎说:“韦大人不是在豫州干刺史吗?”

  “对,他还在干刺史。我想现在给他升升官。”

  “皇上准备怎么安排他?”裴炎问道。

  “朕想让他干侍中。侍中是宰相,常务执政。”

  “皇上,臣以为不可。”裴炎恭手说,“上个月,韦大人才由一个七品参军升至四品刺史,如今陡然升至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侍中,臣恐天下人议论,朝臣中不服。”

  “有什么不服的,就这样定了,你抓紧安排一下,把刘齐贤调任别职,让韦玄贞当侍中。”

  “皇上,侍中乃协助皇上处理日常朝政的大臣,非有才者不能担任,如今正值大丧之期,更需要一个好的侍中。韦大人无一点朝中工作的经历,乍一调来,恐也不能胜任此事。”

  “皇上,此事不好办,就是臣同意,可其他中书门下三品也不会同意,再说,还得过皇太后这一关。”见皇上不语,裴炎又接着说道。

  “朕是天子,只要朕愿意,就是把天下拱手送给韦玄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何况只是让他当个侍中,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裴炎恭手施了一礼,口说:“告辞!”就转身急急地走了。

  武则天正坐在白虎殿西侧的一间屋里,一个人静静地,不知在想什么。听近侍说裴炎求见,忙令召进。裴炎进屋来,施了个礼,把李显的话向武则天一学,武则天也比较震惊,问:“他真是这么说?”

  “此话乃皇上亲口对臣讲的,千真万确。”

  武则天沉默了半晌,嘴里嘣出这么一句:“皇上想干什么?”

  “太后,皇上乃一国之君,金口玉言,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太后理应颁谕申斥。”裴炎奏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