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_李亚平【完结】(53)

  明天的历史便是今天发生的,否则怎会有“历史的教训”一说?老兄读史,解史,有历史

  眼光,我想听听你怎么看这些事儿。

  李:话说到这份上了,还说没有让人犯错误的意思。我套用黄仁宇先生

  的说法:当我国国家上层组织和基层组织已经到位时,建立连接上下的一套政治、法律体

  系就成为当务之急;我想,这大约也是我们这一次社会大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个

  问题很有可能会是我们民族的良心与智慧的一次重大考验,甚至可能还会经历程度不小的

  痛苦。就个人而言,我肯定希望这种痛苦越小越好。如果不是如此,也没有办法。毕竟,

  做到这一点需要社会综合条件的具备。历史上,不如人愿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太多太多了。

  读张居正的奏疏时,心里的滋味也是一言难尽。一个年近五十岁的首辅

  大臣,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内阁总理大臣了,诚惶诚恐地跪在一个十岁不到的小皇帝脚下

  涕泪交流,口口声声称小皇帝对自己是“恩若父子”;原因仅仅是小皇帝在张居正刚刚经历

  了一场政治搏杀之后,表扬了他一句:“先帝说你是忠臣。”

  诸如此类之表现,差不多在中国以往的几乎任何一个历史文化名人那儿

  都能看到。我说我们的政治文化传统具有重大缺陷,这就是理由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它

  根本就是栽培白痴的文化。我肯定没有用今人之标准去苛求古人的意思。但在人类已经进

  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若连这种在帝王面前人如草芥一样的政治文化传统碰也不能碰一下

  的话,那才真正是一个贱骨头!

  四、明朝的宫廷问题

  刘:明朝的太后问题比较有意思,穆宗陈皇后和神宗(万历)生母李皇

  后对张居正的充分信任。仁宗朝的张皇后,宣宗朝的孙皇后等在历史上的评价也还不错。

  李:朱元璋的祖宗家法里面有一条,就是不许皇太子和功臣贵戚联姻,

  大约是汲取了历史上外戚专权乱政的教训吧。因此,大明的皇后只出自平民家庭。这些清

  白人家的女孩子,一旦成为母仪天下或以天下养的皇后、皇太后的话,若说她们会对万分

  复杂诡异的帝国政治具有洞察或者操控能力,显然是成问题的。何况朱元璋的另外一项祖

  宗家法就是严禁后宫干政。因此,当她们年幼的孩子成了皇帝之后,她们一个自然而然的

  选择,当然就是选一个或几个大臣信任之。情形大抵如此。

  刘:明清王朝晚期都有君主无子的现象。明代晚期,先是武宗无子嗣,

  亦无同父兄弟,只好由堂弟继位承统;天启七年,熹宗病逝,无子,由其弟信王朱由检继

  位。清代晚期也有这样的例子。

  李:曾经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说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一代不如一代,甚

  至在生殖上都是如此。这或许是可以成立的。事实上这可能是特别有趣的一个政治文化人

  类学选题。但若说有明一代特别严重,则要推敲了。

  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是事实。这可能与他大婚一年就搬出大

  内住进豹房,从此不再与宫中妃嫔同居,一心一意地和那些莫明其妙的女子厮混有关。天

  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则是有儿女的,至少有两个儿子,只是后来夭折了。有史家认为,是

  魏忠贤在其中捣鬼所致。清代晚期除宣统外,同治、光绪两代皇帝的绝后,则大约是和慈

  禧太后有关。

  此外,没有证据能够支持明清两代皇家子孙与前朝比较特别退化这个说

  法。这一说法之所以特别盛行,我想可能和其事离今天更近有关。

  五、关于王朝系列

  刘:“往事”已出了“大宋”、“大明”。你坚持用“大”,我就不再说什么

  啦。是否有想法写个“往事”系列?下一部该向后了吧,宋以前?听你的意思,历史上几

  无一个可圈可点的朝代,过分了吧?你概念中可圈可点的朝代如果还有,举一二个?

  李:这个系列里的第三部是写秦代的,现在已经完成一半多了,很好玩。

  我可不是历史的虚无主义者。我国历史上可圈可点的时代不少,如汉、

  唐就是,宋也是。假如可能,我的第一志愿也是选择在北宋仁宗年间生活,肯定比生活在

  今天的巴黎、伦敦、温哥华好。虽然这些朝代都不是“完美”的。

  刘:尽管你不情愿,还是请你给自己的角色定个位吧,哪怕近似呢。不

  会只是我一个人对此感兴趣。

  李:一头闯进历史瓷器店里的不算太野的牛。店里真正的古董和珍品很

  多,假冒伪劣亦不少。这头牛欣赏那些珍品,也撞坏踏碎一些假冒伪劣。而无论如何,店

  主人大约都不会欢迎一头野牛的光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