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扶乩的却不是六师兄。
而是师父,云鹤道人。
“为师交好的乩仙正是老六那位乩仙的师长,他们见识广博的程度、推测占卜的本领相差不多,不过为师这位老友应该会更敢说一些。”
云鹤道人一边说着,一边将落下来的松针全部挥走,随即叹一口气:
“说来贫道也好久没请过这位老友了。”
“啪!”
云鹤道人点燃线香,双手合掌。
“老友,请来。”
呼的一下,院中吹过清风。
“老友,好久不见。”
“……”
“还有两三年吧。”
“……”
“哈哈哈,自然是有事情要问了。”
云鹤道人对着沙盘和铁笔说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听到了什么回应,说到最后停顿了下,他摇头笑了笑,便直接开问了:
“此前我家徒儿下山除妖,在黟县中遇到过一些窃银的妖,后来被九天仙境玉鉴帝君麾下的意离神君荡除了,可前些日子从鸣啁山回来,又在安林县遇到一些窃取白银的妖僧,背后似乎也有妖怪,不知两件事是否有联系?如果有的话,乩仙可知是什么原因?”
铁笔停顿了很久,风一直吹。
许久后,线与笔才动起来:
“老仙开炉在长安,先取江水再取山。几分烟霞与玉色,半是人间半是丹。”
“啪!”
细绳直接断了,笔落沙盘。
明显又有一阵风,呼啸而去。
“走了?”
众多道人都看向外面。
虽然不知这位乩仙为何走得如此仓促,却也知晓多半事关重大,人家既然肯说,定然是念着情谊的,连忙行礼。
随即才再看这首乩诗。
乩仙若是推测卜算,一来不确定自己的推测卜算是否正确,二来也怕说得详尽招来祸端,因此大多以诗画的方式模糊作答。
“这首乩诗说的是古代一位已经陨落的古仙炼丹的典故。据说当时那位古仙在京城炼丹,既是为了炼丹成仙,也是为给人间带来太平。”
云鹤道人看着乩诗,解释着道:
“传闻那位古仙炼丹之时,取了天地日月的精华,又取了江山与龙脉的灵韵,耗时整整二十年,终于炼成丹。成丹之时,除了烟霞紫气,还能在氤氲之中看到万里江山,天下人间,而他服下丹药,立成人间仙,荡涤妖魔,也开辟了一段太平岁月。”
众人听了,自然都知道,这只是引用,至于具体的答案,还在诗中。
“与京城有关?”
“还是与天下有关?”
“难道是有人知道天下将乱,所以用这些妖怪收集银钱,用来做军饷开支,打天下用?”大师兄沉稳的开口说。
“那‘半是人间半是丹’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用这些白银来炼丹?”三师兄问道。
随即众人都看向二师兄。
“金银铅玉,丹砂水银,确实都是常用来炼丹的原料,可再是好的丹药也用不到这么多白银吧?除非他要炼很多用到白银的丹。我倒是听说过别地有炼丹方士以炼丹为由骗取白银,不过也只是骗钱罢了。”
主修炼丹的二师兄说着,忽然又是一顿,眉头一皱:“除了炼很多需要用到白银的丹,倒是还有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
“你们可曾听过丹道三鬼?吞金、食银、嚼玉。”
“这是什么?”
“这是上古丹道鼎盛之时,炼丹的大能造就的妖物:三者并不一样,也不出自同一位大能之手,但是因为金银玉并列,故常被放在一起说。”
二师兄给他们解释道:
“吞金鬼吞食黄金,每吞十两,吐出驻颜丹,食之青春永驻,到死也不白头;
“食银鬼吞食白银,每吞十两,吐出灵元丹,可增长道行修行;
“嚼玉鬼吞食宝玉,每吞一斗,吐出自在丹,食之乘风而行,仿佛神仙,天地自在遨游!”
“真的假的?”
“大概是真的吧?小元丹不就要用到白银吗?只是传闻肯定有夸大的成分,要么是功效没有这么好,要么便是需要一直吃。”二师兄说,“二十年前先帝宠幸贵妃,沉迷女色,无法自拔,就曾派出聚仙府的奇人异士,前往四海,去找过吞金鬼。”
“找到了吗?”
“这谁知道呢?找到也不会说吧?毕竟帝王虽然执掌天下,可是朝廷已经腐朽,而且修灵法的高人前辈中也有女子,若是不懂炼丹之道,就算道行接近真仙也难逃衰老,也许也会有为之心动的。”
二师兄说着,又停顿了一下:
“不过倒是有些传闻。”
“什么传闻?”
“便是当今皇帝继位之后,同样沉迷女色,并且霸占了先帝那位贵妃,这一直是本朝的丑闻,文武不齿……那位贵妃应该也四五十岁了吧?”
众人一听,顿时若有所思。
看来多半是真的了。
这世间竟有如此奇妙的鬼怪。
第106章 也当一回师兄
众人看着乩诗,逐渐都陷入了沉思。
乩仙看似说得并不具体,其实已经为他们指了几个方向,最主要的是,无论是其中的哪个方向,似乎都不是小事。
若是京城之事,或人间之事,也是朝廷暗流争端、朝代更替乃至天下大劫。若是炼丹之事,无论是寻常炼丹还是二师兄说的“食银鬼”,涉及一州之地和如此多的白银,想来也是了不得的事。
如果乩仙的推测卜算没有出错,那么这位乩仙便是真的见闻广博能推会算了。
而且十分敢说。
众人不由看向老道。
“看贫道做什么?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这几年的事,等风来了,为师早就仙去了。”云鹤道人挥挥手乏力的道。
人老了就容易犯困。
吃饱了也容易犯困。
吃了米面更容易犯困。
此时他便像是困意深重一样,刚刚因为吃饭焕发出的精神又倦怠了,眼睛都睁不开似的。
只是顿了一下,他又说道:
“不过此事波及整个徽州府,已经不限于山下城中了,若是真出什么乱子,我们黟山恐怕也会受到影响。这种大事,不该只告知于齐云山。”
“师父是说……”
林觉疑惑的看向师父云鹤道人。
“应该通禀黟山山神。”
“山神……”
林觉知晓这位山神很了不得——
黟山不是一座小山,占地很广,并且灵气充裕,自蕴玄妙,黟山山神在此为神不知多少年了,若说他老人家的道行地位,放眼天下群山,恐怕也只有传说中的三座仙山和五岳的山神能与之相比。
整个黟山中的数间道观,加上山中众多山精野怪,其实都是由他老人家庇佑着的。
说不定很多精怪道人在某个清晨、某座山上修行时捕捉到的一丝灵韵,其实也来自于他老人家。
“贫道先请老友去通报,若是山神允准,选了时日,你们三个便去通禀吧。”
“知道了。”
云鹤道人便站起身,回屋去了。
“师兄们也回去休息吧,等我吃完,我会收拾好的。”小师妹仍旧端着碗,坐在旁边板凳上看了他们好一会儿了。
虽是如此说,众多师兄弟也将碗筷收拾进了灶屋,开始清洗。
只有林觉坦然的回了屋。
……
像是黟山山神这等存在,不能说你想去通禀就能通禀,那样过于冒昧,需要先请人去通报,待得山神允准,才能前去。
林觉倒也不急——
实在是上次就领教过天上神仙们的办事效率了,想来最少几个月内,齐云山道友们供奉的神灵都查不出个什么名堂来。
于是找到四师兄,请教起他“聚兽调禽”这门法术来。
当时的四师兄盘坐在外院中,正自己做着一支竹笛,云豹安静的躺在他旁边,将头放在他的大腿上,身后又有几只野狼在打闹嬉戏,还有三头小些的云豹正盯着它们,机警得很。
林觉上山一年有半,当初那头云豹倒是找了配偶,又生了三头小的。
听闻他的请教,四师兄自是没有一点犹豫,只让林觉也找了一个蒲团来,坐在他对面。
狐狸趴在林觉身后,整只狐摊成柔软的一滩白毯,只有一条极其蓬松柔软的尾巴很灵动的左右摇晃,头和下巴都贴着地,眼睛也四下乱看。
“你学这门法术倒是有些好处,起码学会之后你就可以理解到扶摇的意思了。”四师兄看了眼他身后的白狐,“不过话说回来,相处久了,有时不用法术和言语不也知道对方的意思吗?”
“是的。”
林觉回头看向狐狸。
狐狸也正瞄向他。
“人也这样。”四师兄一边用林觉刻木雕的刻刀给竹子钻孔,一边说道,“动物也这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仙侠文 金色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