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绝非一件单纯费力的事,不说修身养性存静气,也不说练字本就是一件好事,就光是对于自己学习掌握其中的内容也是极有助益的。
抄写本身是一件比阅读更能加深印象的事,若在抄写之中,还能有自己的思想,无论是添是减,是改是简,便都更好了。
因此林觉专注其中。
直至门外响起敲门声。
“笃笃……”
狐狸顿时扭头,随即又看林觉,这才从桌案上跳下,前去开门。
外面站的果然是小师妹。
“师兄,山下有个善信来,说是来还愿的,路上受人所托,给你带了一张很大的熊皮来。”
小师妹已然恢复如初,很有活力,说完便探头向他看来。
“嗯?”
林觉放下了笔。
“嗯?”小师妹也觉得疑惑,“师兄你在写些什么?”
“化石法。”林觉说道,“如今世道不太平,也许师兄们用得上,也可留在道观中。”
“哦……”
小师妹愣愣的看着他。
觉得他像是在做什么准备。
林觉已经起身走了出去。
外面院中果然站着一名香客,旁边的石桌上放着一床折过的巨大熊皮,正有两名师兄疑惑的围着香客。
“前段时间在下家中闹了妖怪,来贵观请了陆真人下山除妖,一家感激不尽,本是今日来道谢的,不料走到山下,却有一人等在那里。”
香客绘声绘色的讲述:
“那人长得很奇怪,不高但是精瘦,衣裳裤子都短,脖子比寻常人长不少,脑袋好像也长些,我一看着就觉得不太像人,倒像獐子或者野鹿。
“那人一见到我,就走过来。
“开始把我吓得不轻。
“接着他一开口,就问我是不是来浮丘观的,我有些慌乱,就点头说是,他就请我把这东西带给山上的林道长。
“我也不知哪个林道长……
“打开一看,竟是这么大一张熊皮,怕是比牛还要大不少了!”
香客惊魂未定,讲时却很兴奋。
“林道长在这呢!”
七师兄指着旁边的林觉。
“你就是林道长?”香客看着林觉,又摸出一封信,“还有一封书信。”
“是我,多谢。”
林觉一看那熊皮就知道了,定是那头熊妖的。
不过他只任由它放在石桌上,接着拿过信,见上面用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浮丘观林道友亲启,便拆开看了起来。
里面也是歪歪扭扭的字。
因为字迹实在太丑,而且大小不一,对得也不整齐,看起来有些困难,好在措辞造句几乎白话。
“……山下百姓见了熊妖,见了道友留的字,吃惊不已,报官之后,将熊妖扒皮揉制,缝好伤口,做成熊皮铺盖,送到本座山神庙来。”
熊字写得异常大一坨。
揉字也改了两三次,纸上几个显眼的黑团团,看得出费了很大力气才写出这个错别字。
林觉一边想着一边继续往下读。
“多亏道友留字,本座神庙香火大盛,这熊妖乃是道友与本座共同所除,这熊皮是好物件,本座用不上,便派鹿转交给道友。可惜可惜,这熊胸前被本座顶得太烂,做成毯子之后自然就少了一截,那块白色的月牙也没能留下来,别人都看不出是熊皮了。”
这山神对“本座”这个称呼怕是有些执念。
烂字书信,送的却是情谊来啊。
林觉微微一笑,收起了信。
小师妹和师兄都站在他身后看,看完之后,他们这才露出惊诧之色。
“什么熊妖?师兄你什么时候斗了这么大一头黑熊?”
“就是我下山回乡啊。回来你们都被闹得不轻,就没给你们说。”林觉很轻松的说道,随即对旁边听呆了的香客道谢,“多谢善信跑了一趟,这么大热天抱这么大一张熊皮毯上山来,想必热坏了,我去给你倒一壶我家师妹做的冰镇松针梨水,凉快一下。”
林觉便先去为他倒了水来。
便是松针密封做的气泡水,加的秋梨膏做甜味,再让狐狸吐气冰镇过,十分适合这个酷夏。
随即将熊皮毯抱进屋中。
倒是有些意外——
原来那黑熊的皮简直硬如皮甲,毛发又像钢针,最软的地方也比松针更硬,身死之后失了灵韵,又经鞣制,居然变得异常蓬松柔软。
第151章 寻找自己的乩仙
“六师兄,扶乩之法又是如何修习使用的呢?”
道观外院之中,三名道人正在扫地。
前几天一场狂风骤雨,持续数日,昨日方休,刮了不少残枝碎叶进道观,又在地上积了一层雨泥,太阳一晒化成了灰,贴在地上,很不好扫。
石板缝隙又长了些青草。
小师妹扫得最认真,乐在其中。
林觉则趁势向六师兄请教起扶乩之法。
“终于轮到我了吗?我还以为师弟你看不起我这扶乩术,不会来找我学呢。”
“怎么会?”
“那倒也是。”六师兄说道,“这观中的法术,就属扶乩最简单省心了,不学便亏大了。”
“是吗?”
“我还能骗你吗?扶乩这门法术,你学起来最多十几天,学会之后,能否找到乩仙另当别论,若想走到极致,自然也需耗费常人一生心血,不过我们这门法术没有那个必要,能用就行了。”六师兄说道,“师兄我当初就是因为天赋虽然不错,但是实在懒惰,不愿在法术上费精力,师父这才让我学了这门扶乩。”
“这样啊……”
六师兄说的倒确实是真的——
除了小师妹和大师兄没得选,别的师兄入门的时候,师父为他们选主修的法术,也是要根据自身天赋和性格喜好来的。
比如二师兄性格喜静,能坐得住,能沉下心,便学炼丹;三师兄有一些侠气,正好收豆兵;四师兄有颗纯善之心,最适合与动物打交道;五师兄则单纯对争斗之法不感兴趣,便学医术;七师兄贪玩好玩,便学戏术。
“山下之人扶乩往往是不用学的,靠的是与乩仙偶然结缘,或者乩仙自己找上门来,别的方面也是由乩仙出力,总之都是乩仙占据主动。
“我们则有些不同。
“我们的乩仙,是自己找的,自己选的。
“有道行与修为打底,自然更利于寻找挑选乩仙,会法术就更好了。如此找到乩仙之后,也不像山下扶乩人,被乩仙推着走。
“还有别的——
“比如请乩仙并非相隔天南海北也能请得来,神仙也不是个个都能一句话传达千里,距离多长,山下人全看乩仙的本领,因此很多请乩仙的人要么只在一个一州一县之地,不能远走,要么便是乩仙跟着他一起走,或者说是乩仙去哪他就去哪。
“乩仙为你挣钱,你为乩仙挣香火嘛。
“我们则可通过这门法术,和乩仙一并出力,好比相隔千里,乩仙传二百里,我们传八百里,便也能千里之遥请来乩仙。
“这是看道行的。”
六师兄一边扫地磨洋工,一边对他解释。
小师妹也竖起耳朵听,只是动作不停。
“再比如寻常人请乩仙,乩仙远道传来的力大多微弱,因此要用簸箕扶着、用线吊着,或是借乩身的手,才能写字作画。而我们请乩仙,便可自己用法力从旁协助,无论乩仙的力是强是弱,最多只需将笔吊起来即可,甚至有的连吊绳都不用,笔自己凭空而动。”
“原来是这样。”林觉点点头,“那么如何寻找挑选乩仙呢?”
“那要看你想找擅长什么的乩仙了。”
“擅长什么……”
“不必着急,也不必非想出一个结果,山下扶乩之人都是一个乩仙一个乩身,我们是修道人,专修此法,初时多找几个乩仙也不是不可以。”
“还可以多找几个?”
“可以。”
“那你和师父……”
“我和师父之所以都只有一位乩仙,实是因为和乩仙相交莫逆,关系匪浅。人心不过巴掌大小,这等好友,交一位便已是用尽了力气了,哪怕最开始寻得好几位乩仙,时间一长,慢慢也只剩一位常有来往的。”
六师兄说着顿了一下:
“何况我们询问乩仙之事,大多都不是寻常事,是有些隐秘的,乩仙说得再隐晦,也有风险,若非关系密切互相信任,如何能随便告知与你呢?”
“原来是这样……”
林觉若有所思,觉得很有道理,随即问道:“那怎么找呢?”
“在这黟山之中就很好找。你学会之后,用秘法挨着挨着请,每天都去请。”六师兄干脆停下来,对他说道,“妖精鬼怪与人一样,无论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善于推算的,知道的东西多了,就想往外说。脑子里面装的东西多了,不往外倒,哪怕不溢出来,也会胀得难受。因而只要你心诚,五气不杂品行不坏,总有山中年岁悠长的精怪来赴你之请。这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不必心急挑选,实是人家也不见得看得上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仙侠文 金色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