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志怪书_金色茉莉花【完结】(207)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脑中忽然又回想起了天都峰上,自己和小师妹听那二位神仙说的话。

  诗中说的一岁一枯荣,显然指的不是四季更替,而是朝代更迭。

  改朝换代亦如四季更替,止不住,变不了,自有规律可循,非是有预见后事的本领才能知晓,有识之士皆可堪破。

  说到天下英雄,说到此地,林觉又回想起了更久远时,自己和三师兄从鸣啾山大醮回来,路过齐云山时,徽州的知州也曾去往齐云山,受到了玄天观灵清真人的郑重接待,不知他们又交谈何事。

  总之这两句乩诗显然说到了这位高知县的心里去,说不定也与他自身的猜测不谋而合,这才如此震惊。

  不管如何,六师兄在此扎根倒是容易了。

  “师弟你觉得,六师兄这番下了黟山,在此落脚,今后能否在此开枝散叶,在当地传开一片仙名?”

  林觉正在思索,这突然出现的声音差点将他吓了一跳,回头望去,见是七师兄也提着一个蒲团从后面走来,边走边说。

  身边狐狸吸了吸鼻子。

  林觉也吸了吸鼻子。

  又闻到了一点脂粉气。

  “谁知道呢?反正除了三师兄,各个师兄都会如此,从此以后,人生便都在自己掌握里了,今后篇章如何,也都由自己决定。说不定后世流传千古的某某真人某某仙人的事迹便是由此开始的呢。”林觉开口说道。

  “后世流传千古的某某真人仙人便是由此开始……”七师兄品味着他这句话,不由笑了,“还是师弟会说话。”

  “还有更好听的。”

  “什么?”

  林觉便学着大师兄的语气:“七师兄啊,那些风月场所少去一点。”

  “?”

  七师兄愣了一下,随即一笑,只当没有听见,也放下蒲团坐下来,叹息着道:“在六师兄这里留几天,估摸着也没多少相处的时候了。”

  “还有几天吧。”

  “真是舍不得啊。”

  “是……”

  林觉知晓,在自己和小师妹上山之前,便是他和六师兄年纪最小,自然感情也最深厚。

  想了想,他开口说道:

  “七师兄,不如趁路上这点时间,把你的隔空取物之法教给我吧!”

  “嗯?”

  七师兄被他突然的转折弄得一愣:

  “我还想问,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的那般使木开花的戏术的呢!”

  “那不是戏术,是一样很厉害的法术,多亏青帝赠我造化,这才习得。”林觉对他说道,“不过也可当做戏术,恰好它用来斗法也很厉害,七师兄若喜欢我可以教给七师兄,这样今后行走天下之时,也算有了护道傍身之法。”

  “时间够用么?”

  “我已把它写了下来。”

  “嗯?”七师兄意外,随即笑道,“那我先教你隔空取物之法,若你学得快,时间有多,我还可以教你别的。”

  “好啊。”

  林觉便坐正了。

  “我这隔空取物之法十分玄妙,莫管你闯荡天下与人争斗、它的用处多少,但这门法术的玄妙与难度恐怕比你见过的绝大多数法术还高。不过这般玄妙的法术大多暗合我们阴阳灵法玄机,小师弟你天赋好,想来不至于学不会。”

  林觉此前也曾从七师兄这里学过法术,便是那门常常用到的点灯术,兴许这不是一门善于斗法的本领,但却是一门极度实用的法术。

  许多挑灯夜读或篝灯苦写的夜晚,他都是靠这门法术帮衬着度过的。

  今早见了七师兄的拿手好戏“隔空取物之法”,心中惊艳,如今趁着路上还没分别,便还想再学一门。

  此时自然专注的听。

  第165章 回赠

  随后几天,观中很是热闹。

  除了来修缮道观的匠人,知县也是每天来访,又陆续有城中百姓上门来。

  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莫过于七师兄当街表演的那场戏术。

  绝大多数人都是经由那场戏术,听说有会法术的真道人来了城里,还在养心观中住修,就连知县都曾恭恭敬敬的叫真人,这才慕名而来。

  有人身患疑症,前来求医。

  有人家人中邪,来求驱邪。

  也有人不慎闯了妖鬼,来求道人帮忙。

  众多道人纷纷响应。

  这既是为自己此后赚点路费,也是为六师兄多做一些宣传,好抵消原先养心观不好的名声。

  林觉正是缺钱之时,只好表现得异常勤奋,和小师妹抢活干,但凡有驱邪除妖捉鬼的事都抢着去,总算攒了几两银子。

  此外只要有空,就找七师兄请教隔空取物之法,弄得七师兄连寻花问柳都要抽时间去,其余时候便在观中煮饭,也传授些基础手艺给六师兄。

  如是一天天下来,原本残破的养心观逐渐变了样,变得崭新,什么都不缺了。

  停留再久,终是要走。

  于是又到分别之时。

  “几位道长要去的碧落县须得往西北方向走,此去有官道,沿途也有驿站茶棚,都可以问路,只是道长说的石门山本县就没有听说过了,须得到了碧落县再详细问问才行。”知县对他们说,“听说这边过去,有很多怪事。”

  “知县费心了。”

  “无妨无妨。”

  知县笑呵呵的摆手。

  “多谢几位师兄弟帮我安家,这是道观剩的银钱,既然我已在此安定下来,便不急着用钱了,反倒几位师兄弟路上用得着。”六师兄将修缮道观置办物件所剩的银钱全都拿了出来,递给二师兄,又叮嘱道:

  “路上莫要太苦了,赶路本就辛苦,有时累了或是遇到风雨,就去找旅店,也莫总让小师弟半路造饭,遇到茶摊饭馆也让小师弟休息休息。”

  二师兄没说什么,也没推辞,只是接过收好。

  “六师兄。”

  林觉又走了过去,手上拿的是一个很厚重的信封:“我有一物,交给师兄,望师兄等我们离去之后再打开。”

  “什么?”六师兄先是下意识的问了句,随后才反应过来,既然小师弟叫自己离去之后再打开,自然不想自己多问,便收下道,“好。”

  “师兄保重。”

  “师弟保重。”

  “师兄师弟保重。”

  众多道人互相行礼,就连狐狸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站起身来将两只前爪合在一起。

  行礼之后,便转身离去。

  三师兄果真买了一辆板车,让那匹从山贼手中得来的马儿拉着,像是二师兄的炼丹炉、七师兄的木偶这等不好携带的东西,便都放在上面,一些不想背的行囊也放在上面,众人行走便轻松得多了。

  车轮压着街道辚辚作响。

  只是这么往前,八人就成了七人。

  众人忍不住频频回头,六师兄和知县亦是一直站在道观门口,目送他们。

  心中不免又起遗憾。

  这年头的山水这么长,甚至寻常人连递信都难,如此一别,却不知要多少年后才能再见了。

  这种互相送行、逐个离别的方式许是一种温柔与浪漫,可也将一场大的离愁拆成了细碎的很多份,于缓慢中滋生更多感慨。

  当然,它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小师妹依然与林觉走在一起,她也同样频频回头,直到彻底看不见六师兄与那间道观。

  只是没过多久,她的眼中就闪烁出了浓浓的好奇,悄悄问林觉:

  “师兄,你给六师兄留的信里装了什么?”

  “不可说。”

  “为何?”

  “时间未到。”

  “那别的师兄有吗?”

  “有。”

  “那我有吗?”

  “有。”

  “是什么?”

  “……”

  林觉不说话了。

  小师妹便也立马闭上了嘴,随即一脸严肃。

  她是对此很好奇不假,不过她也非常聪明,又很能管住自己心中的想法,若是不然,在山上这几年,她早就好奇死了。

  信中自然不是别的,而是一门法术。

  也只有一门法术。

  实是时间太短了——

  哪怕林觉已经提前很久开始准备,却还是不够将每样法术都写下来并抄写七八遍,因此给每位师兄各一份是万万不可能的。

  不过也无需如此。

  各位师兄性格、喜好与天赋皆有不同,不见得每样法术都能让他们喜欢,都能让他们轻松学会,所以只需挑选适合他们的给他们就是了。

  而且余生不短,若是他们还有多余的心力,也可互相交换着学。

  林觉了解到的便是,师叔们下山之后,精了手中一门,有了更多时间,若有意愿又通信方便,往往都会互相为师。

  慢慢出了求如县。

  走在最前面的是牵马的三师兄,拉着一个装了不少行李的板车,后面一群道人,多少带着些行囊,还有两头灰驴,看着倒也和搬家差不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仙侠文  金色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