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志怪书_金色茉莉花【完结】(527)

  若说日子,还是他最潇洒。

  偏偏他的法术也不落下。

  这位师兄天资果然过人。

  寒冬时节,京城渐有梅花开。

  林觉出城过一次,乃是去真鉴宫拜访青玄道长与江道长,又随他们一同出城,带着狐狸去城外村中赏梅花,踏雪留痕,又在雪中煮茶,谈一谈南北天下之事,神灵之争,又聊几句诗词风雅。

  没有多久,便是除夕。

  林觉将枫山上的师妹和三师兄都叫了下来,与他们一同过年,吃了年夜饭,天黑后又一同出去闲逛。

  四个道人走在灯火暗淡之处,小师妹抱着她的小徒弟,狐狸变得和指甲盖一样大小,站在林觉头顶,免得被人认出来,就连华公主也显身出来与四人走在一起,多双眼睛看向今夜的京城。

  只见万家灯火璀璨,青楼彩带高悬,又有烟花绚丽夺目,街上如往常一样人来人往,不过却偶有百姓眉梢上了一点忧愁。

  几个道人一边看,一边小声闲聊。

  “听说近日以来,京城出现了双头牛,说是天下分裂的征兆,又说城外农户家中出现了五条腿的牛,说是朝廷大兴徭役,不顾百姓死活,抢占农时民不聊生的妖兆,总之都是古书上记载过的不祥之兆,都意味着朝廷要完了。”七师兄看向他们,“师兄师弟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关道爷我屁事!不如杀了吃肉!”

  “三师兄,我们是修道人,不吃牛肉。”小师妹认真提醒道。

  “每逢天下乱前,这类传闻就会很多,难以说是它们预兆了天下大乱,还是天下即将大乱,人们才将之翻出来。”林觉摇头说道,“我看盛世时候未必就没有这类事情,只是盛世之时,没人会把它们拿出来说,没人敢把它们拿出来说,就算拿出来了,也会解读为瑞兆。”

  “师弟说得有道理啊!”

  “确实如此。”华公主点头,神态端庄,声音柔和,“这类事情,其实并非上天给的征兆,乱世盛世都是有的,不过也算是一种征兆。”

  “哦?怎么说呢?”

  “这份征兆,来自人心。”华公主以前作为神灵,过了很长时间,对这类事情看得很多了,“人们觉得天下要亡了,所以传出了妖兆,而这不是恰恰预兆着天下将亡吗?”

  “嫂嫂也很有见解啊!”

  “你这道士!花酒喝昏了吧?”三师兄挑眉说道。

  华公主笑而不语。

  七师兄也不理他,只是继续问道:“那么师弟和华公主觉得,这会是本朝的最后一个除夕吗?”

  “谁说得准呢?”华公主摇头,“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虽说都看个人本领,却也有机缘气运在内,总有许多巧合的。”

  “我问了乩仙,乩仙说还有几年。”林觉说道,“大概它是觉得天翁没有那么容易败吧。”

  “就你那个反驳乩仙?”

  “是反驳前辈。”

  “好好好……”

  七师兄笑呵呵的。

  “师兄真该早几年来京城的。”林觉回想到自己和师妹第一年来到京城过年,看这除夕时的场景,不由说道,“早几年来京城看这除夕,虽然还是一样的繁华,一样的彩灯如梦,地上星河,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心境。”

  “那是你,在师兄我的眼中,一切一样。”

  “也是。”

  几名道人一直走到深夜,似乎每人都有不舍,迟迟归家。

  次日便是新年。

  连着几个晴天,城外杏花次第盛开。

  林觉又叫上三师兄和七师兄,邀请真鉴宫的江道长与青玄道长,一同去城外山上观赏杏花。

  满山红粉,好似烟云。

  山中颇有文人墨客,风流雅事,不顾北方传来的忧愁,聚集赏春,吟诗作对,饮酒绘画,行走其中的一群道人,也成了他们眼中的风景,许有人将之与青山杏花一同,收入画笔,定格成画。

  下山之后,七师兄和三师兄便与他告别了。

  “师弟本领最高,若是路过中州,可千万记得转个方向,在我那去陪我玩乐几天啊。”七师兄说道。

  “这自不必说。”

  “三师兄,浪迹天下之余,莫要忘记给我们写信。可不止观主才是你的师兄弟。”七师兄又对三师兄笑着说。

  “有空再说吧。”三师兄很随意。

  “师兄若是游至北方,听说罗公的消息,记得写信回来告知我。”林觉说道。

  “再说,再说。”

  “那就走了。”

  七师兄置办了一辆马车,驮着他做的木偶们,晃晃悠悠离去。

  三师兄则是上了玉马,转头看向林觉,手指算命一样掐动:“听说师弟也要离京,去寻什么机缘,贫道掐指一算,该要等到真鉴宫院子里那棵什么树开了花之后才会走吧?”

  “师兄多看自己。”

  “哈哈哈!”

  三师兄仰头饮酒,又仰头大笑,与他挥了挥手,便算作了道别。

  林觉挺羡慕他的。

  这个师兄好像没有心肠肚肺,不知感情,从不因离别而不舍。

  而他自然是不舍的。

  不舍的主要是三师兄。

  这人浪迹天下,四海为家,下次再见,谁也不知会是什么时候去了。

  可当城外杏花凋零之后,北方大雪逐渐消融,战事似乎又变得紧张起来。

  好在一个冬日的筹备,不知九天纷争如何,总之人间朝廷倒是多少有了一些准备,调了不少军队过去,与其打得有来有回。

  山花又开几度,春日将尽。

  万新荣等人的法术都已学会了,林觉也已收拾好了行囊。

  恰逢人间四月芳菲尽,春去夏绿时节,连着几日的太阳都照得人暖洋洋的,可在城外刚刚扩建完成的真鉴宫中,却正盛开着一片雪。

  林觉带着狐狸前来拜访。

  山门越发气派,头顶“真鉴宫”三个大字龙飞凤舞,颇为写意。

  两边写着一幅楹联:

  以镜自照见形容;

  以心自照见吉凶。

  林觉敲响了门。

  今日的真鉴宫没有开门待客,是独为送别故友而开放的。

  因此当门内陌生的小道童刚一开门,林觉便看见了院中那棵繁茂的流苏树,远看花开如云如雪,一团团一朵朵,挂在枝头,伴着道观的宫殿楼阁与红墙青瓦,仿佛圈出的世外之景。

  鼎中青烟袅袅,飘飞其上。

  狐狸迈着小碎步,眼中充满好奇,当下走到树下,抬头仰望,一双琉璃琥珀似的眼睛倒映云雪。

  又有一名坤道坐在树下,抱着拂尘,一身素雅道袍,面白如雪,更胜流苏,在阳光之下似在反光一样。

  “道友来了啊。”

  江道长静静坐在树下,面前桌案与火炉,水汽升腾飘飞:“刚煮的茶,徽州的茶,伴着赏花。”

  “好。”

  青玄道长也从后院过来。

  江道长亲自斟茶,散出几缕茶香。

  “道友请。”

  “多谢。”

  林觉低头品了一口。

  “啧……”

  仍是只加了糖与梅子,没有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茶香之余,微甜微酸,是他喜欢的口味。

  三人围着茶几而坐,饮茶赏花。

  也赏狐狸追逐风中落花。

  第430章 千愁万绪中抽身而去

  这株流苏确实让道观显得静谧了许多,是世间极少有的美丽与美好,倘若改天换地之后,新朝还定都于此,真鉴宫也还能留在这里,不知会有多少青史留名之人来此赏花,留下诗词文章。

  林觉此时是看得有些入迷了。

  “请饮茶。”

  一杯茶刚饮尽,江道长便又为他添上。

  青玄道长则是笑眯眯对他说道:“道友这段时日在京城,可有听说北方的细致消息?”

  “听说过北方的消息,但是并不细致。”林觉如实说道,“这段时日少有出门,出门四次,有三次都是来真鉴宫拜访道兄与道友。”

  青玄道长闻言露出笑容。

  旁边的江道长也少有的微微一笑。

  “那道友可有听说那位罗公的消息?”青玄道长又问。

  “不曾听说。”

  林觉明显来了兴趣,放下茶杯作倾听状。

  “如今北方军镇南下,好比以前乱世门阀诸侯,纷纷揭竿而起。其中以叔先文为首,不过内部派系众多。除叔先文外,还有李、安、程、陈、宋等几家将军,陇州玉璧县的将门世家,罗家同样起兵响应。”

  青玄道长说得精简,稍作一顿:

  “玉璧罗家已有没落,兵力不多,贫道猜想,截止去年,啊不,该是前年冬了,北方军镇彻底南下之前,以前的家丁部众加招募的兵马,可能也就有个三五千人。然而罗家这代却有一位人杰,在江湖、在京城都名声显赫,是公认的英雄,只需站在那里,就有人慕名前来跟随。据说罗家曾连发十几道家书,催他回家,共谋大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仙侠文  金色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