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仙不是这么修的_凤嘲凰【完结】(619)

  传闻,大觉寺内藏有佛陀舍利,以此物立下佛国大阵,可镇守一方气运,庇佑大觉寺万年无忧。

  佛国大阵的妙用不仅如此,历代方丈都是大毅力、大智慧之辈,立身佛国大阵,能观天象,察人心,甚至勘破虚妄,推演过去未来。

  这一点并非传闻,确有依据,向远基本是赞同的。

  缺心老道卜算的本事他很有发言权,慧行方丈能以此道打赌,在缺心老道擅长的赛道上将其击败,还让其在德州蹲了十年,可见慧行方丈本身就能掐会算,佛国大阵也名不虚传。

  在诸多一流势力的山门中,卧莲山并不算高,然寺前仍有千级石阶,用于考验人心。

  每一阶皆刻有佛经真言,凡人登临,心念不诚者,步履愈登愈重,唯有虔诚者方能拾级而上,得见真佛。

  为表此行很有礼貌,也希望大觉寺有礼貌,济无舟坚持要走完千级石阶,明明有着上三境修为却过分谨慎,看得向远连连点头,表示又学到了。

  嘴上这么说,其实他早就会了,每次去本心道,都是老老实实走路。

  两人轻轻松松走完千级石阶,入眼古松盘虬,钟楼鼓楼分立寺门左右两侧,又有晨钟暮鼓,声传山野,令闻者心神俱静,愿称此地为佛门净土。

  山巅之上,大觉寺坐落于云海之间,金顶映日,琉璃生辉,想不注意到都难。

  向远大老远就看到了,心头鄙夷,白天佛光普照,晚上琉璃净世,暖黄光和暖白光日夜交替,就没熄灭过,也不怕光污染打扰山脚下的街坊邻居睡不着觉。

  要么说还是这群金疙瘩懂得忽悠人呢,他们是懂信仰的!

  甭管向远如何鄙夷,人家大觉寺的企业形象立起来了,且深入人心。

  红尘纷扰,难染此山半分,超然世外,如莲不染尘埃,静卧于天地之间。

  卧莲山中,自有大千!

  且说二人刚到山门口,前方便有一英俊的白衣僧缓缓走出,双手合十道:“小僧灵秀,见过天宗宗主、少宗主。”

  “灵秀法师客气了,向某和你父亲称兄道弟,都是自家人,你还要唤我一声大伯父呢,不用这么客气。”向远亲切说道,露出长辈和蔼可亲的关爱笑容。

  灵秀面皮一抽,他一个出家人,哪来的大伯父,丝滑转移话题:“贵客临门,方丈命小僧在此恭候,两位且随小僧这边请。”

  一听慧行方丈算到了恶客临门,向远也不意外,能和缺心眼掰手腕的卜算高手,算到了很正常,算不到才叫怪事。

  灵秀前方领路,两人入得大觉寺山门,片刻后见得大雄宝殿巍峨庄严。

  殿内供奉三世佛金身,法相慈悲,威仪万千,香火缭绕间,隐约可见佛光普照,若有慧根者,或可借此机会,窥见佛国净土一隅。

  因为佛度有元人,大觉寺虽为清净之地,也要遵循佛祖的生意经,并非完全与世隔绝。常有高僧四处接单主持法事,亦有修士登门拜访,或为化解心魔,或为求法问道,参悟无上佛法。

  最来钱的路子,自然要数香火了。

  也因如此,大觉寺有内外之分,有两种不同的佛法修行方式。

  向远和济无舟随灵秀绕过大雄宝殿,直奔后山方向而去,到了此地,灵秀步伐渐渐慢了下来,热情介绍起了佛国大阵的厉害。

  “世人只知佛国大阵庇佑大觉寺万年无忧,另有推演过去未来之法,殊不知,佛亦有降魔之相……”

  “寺后有一莲池,池水清澈见底,不生凡物,唯开九品之莲。此莲乃佛国圣物,花开见性,性即是佛,可助我等顿悟佛法……”

  “历代高僧圆寂,皆于此池坐化,肉身不腐,化作金身罗汉,永镇寺中,若有配合佛国大阵……”

  “巴拉巴拉,歪比歪比……”

  灵秀走得很慢,说了很多。

  起初,向远以为他在警告,让天宗宗主和少宗主态度放端正点,大觉寺不是白云山庄、忘剑山庄,两人的牙口啃不动这里。

  越听感觉越奇怪。

  只是警告,提两句就行,不该把佛国大阵的金漆底裤都扒了。

  灵秀此举,更像是自爆家门,如果他不是话痨反派,那就是俗称的二五仔。

  向远皱眉看着一脸热情的灵秀,重重点了下头,是个话痨的二五仔反派!

  “师父,你怎么看?”

  “一直在看啊!”

  听到向远满心疑虑的传音,济无舟耸耸肩,随口回了一句:“小和尚没安好心,他是齐人,还是北齐皇帝刘彻的皇子,咱俩若是把方丈扳倒,他就是大觉寺的新方丈。”

  这话说的,我还是刘氏宗亲呢!

  向远翻翻白眼,不再和破舢板商量,直言不讳看着灵秀:“贤侄……嘿,说你呢,别装听不见!慧行方丈既然能算到向某和宗主师父要来,就应该知道,向某的宗主师父是来找茬的,你说了这么多,有通敌的嫌疑啊!”

  “阿弥陀佛。”

  灵秀微微一笑,继续打着哑谜:“少宗主多虑了,不论小僧还是方丈,都静候两位多时,是诚心相待。”

  “怎么一个诚信相待?”

  “两位见到方丈便知。”

  灵秀颔首合掌,还嫌卖得不够,接着说道:“小僧再来给两位说说大觉寺传承的‘未来三千卷’,这门佛法可不得了,以佛门六神通之一的‘宿命通’为引,将未来种种可能烙印于虚空,再由历代高僧以心印心,代代相传……”

  “寻常卜算之术,只能顺应天命,而‘未来三千卷’却可寻得一丝变数。修习此经者,可短暂窥见未来片段,虽不能尽知天命,却能把握一线先机……”

  “数千年前,有一位方丈曾借此经预见魔劫将至,提前布局,以毕生修为为代价,化死劫为生,使得乾渊界免遭一场浩劫。”

  “宁惹阎罗十殿,不沾未来三千。”

  灵秀不仅把佛国大阵卖了个一干二净,还把大觉寺镇派之宝‘未来三千卷’卖了个底朝天,务必保证向远和济无舟看了个清清楚楚。

  这门佛法,他自己和慧行方丈均有修习。

  换言之,灵秀卖了大觉寺还嫌不够,又把自己和方丈师父一起卖了,生怕今天掀桌子的时候,向远和济无舟弄不死慧行方丈。

  离谱!

  向远听得眼睛都直了,帕鲁修习六字箴言,对佛法颇有建树,灵秀讲述详细,他过了遍耳朵,心中便有见招拆招的画面,还没掀桌子呢,就有了一套完整的应对方案。

  所以呢,慧行方丈为什么不弄死这个孽障?

  向远满腹疑虑,看不懂大觉寺的操作,在带路党灵秀的指引下,于后山清水莲池见到了盘坐在菩提树下的慧行方丈。

  第416章 对付这等域外天魔,不必讲什么江湖道义

  寺后幽深处,一方莲池静卧于山岚之间。

  池水澄澈如空,又比空更通透三分,池底无沙无泥,唯有淡淡金光自不可测的深处晕染而上,将整片水域映作流动的琉璃,粼粼波光中似有无数微小的‘卍’字随水流转。

  不少落叶飞花触及水面,似悬于半空,既不沉落,也不被风拂动,就这么静静地浮着,无人问津,无人清理。

  尘埃非尘埃,何须勤拂拭。

  池中不生凡莲,唯有一株九品金莲扎根虚空,根不触水,叶不沾尘,亭亭净植,宛若佛前灯盏。

  其莲茎如玉,莲叶如金,莲花如界,每一片叶脉都流淌着细密佛光。

  常人望之,隐约可闻诵经之声;有缘人望之,可见菩萨低眉,佛陀拈花;心生魔念者望之,可见金刚怒目,八部天龙。

  菩提树下,老僧一袭旧袈裟,静坐如磐石。

  大觉寺方丈,慧行。

  身形枯瘦,似与古树根系融为一体,袈裟上缀满补丁,却比任何绫罗金装都更显庄严。

  老僧面容干瘦,脑门都无甚光泽可言,卖相平平无奇,和济无舟、白无艳这等衣衫鲜亮的上三境修士没有任何可比性,只有一双大手颇为醒目。

  肉掌宽厚,指节嶙峋如老松枝,掌心莹润如玉,一看就颇有力道。

  一串磨得发亮的星月菩提念珠垂在腕间,随呼吸吐纳微微晃动,每颗珠子表面都映着不同的光影,细看竟是三十六尊微型佛陀影像。

  高驴的形象立马就立起来了,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要好好说话。

  济无舟暗暗点头,向远亦是如此,树影婆娑间,再看慧行方丈面上皱纹如刻,每道沟壑里都沉淀着不俗禅意。

  尤其是那两尾白色垂眉,起初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再看,啧啧,不得了,随风轻摆时宛如两条活过来的白龙。

  “方丈,天宗宗主和少宗主已至。”

  灵秀躬身行礼,唤醒了似是长眠的慧行方丈。

  慧行双目睁开,眼珠昏黄,眼皮耷拉着颇有老态,他缓缓起身,见济无舟和向远行礼,连忙双手合十还礼:“贫僧慧行,有劳两位施主前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仙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