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志异_瑞根【完结】(341)

  孙家几人听得陈淮生这样言辞恳切且果决的表态,心中都踏实不少。

  陈淮生表示需要第二日才能回话,他们也“心领神会”,毕竟要和丁家庄园那边商量过才能给出答复。

  接下来的事情就反而是小事一桩了,魁星阁的藏书对陈淮生彻底开放,任由陈淮生三人在里边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不得不说孙家千年前还真的是世家门阀,单是这各种藏书就堪称宝库,这样一个家族如果能够为重华派所用,那么对重华派的实力增益绝对是巨大的。

  在陈淮生看来,也许从长远上来评估,只怕比丁家作用更大。

  不过对于现在的陈淮生来说,那些还太遥远,他只想拿到他所想要的。

  三个人足足花了两个时辰,一直到天色已黑,才算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五册关于洞玄宗和卧龙岭的相关地理史志著述,孙家那边也很大度地甚至没有察看。

  洞玄宗和卧龙岭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遥远,无论有多么大的价值,但对他们来说都意义不大。

  立足现实,争取到最直接的利益才是他们现在最需要考虑的。

  “你确定?”丁元高脸色阴沉如水。

  “确定。”来人悄声道:“报信的人亲眼看到了那人与姓姚的见面,而顺藤摸瓜倒插回去,那人在魁星阁足足待了大半日,孙家三位都和那人见过面。”

  丁元高深吸了一口气,望了一眼枯瘦男子,“师兄,你觉得呢?”

  “要不还是告知师父吧。”枯瘦男子苦笑,“不管是孙家主动联系重华派,还是重华派找上孙家,这都不重要了,重华派肯定很需要孙家和魁星阁,这是一拍即合,你情我愿的事儿,而我们和孙家之间关系再密切,但毕竟是两家人,……”

  丁元高揉着太阳穴,无比苦恼和烦闷。

  自己妻子是孙家嫡女,但是姻亲却不代表两家利益一致,而且孙家是本地千年望族,只不过这一两百年没落下来了,但始终没有放弃。

  相比之下丁家也就是出了自己父亲这样一个天纵之才,底蕴差太多,而自己的天赋又有限,父亲之所以愿意和重华派谈入门之事,其实也是为丁家下一辈考虑。

  见丁元高不吭声,枯瘦老者叹了一口气:“师弟,师父肯定比我们考虑更长远更周全,孙家那边,我们其实没有太多的制约力,若是一味要去干预或者想要让他们牺牲家族利益,那只会加速孙家的离心离德,师父既然已经决定要入重华派,那还不如尽早敲定,这边也好和孙家沟通。至于孙家那边,就算是他们要和重华派有什么,丁家起码是他们的姻亲,对他们来说,更能作为依靠是不是?”

  ****

  求全订,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一十二节 洞府初成,掌门之姿

  陈淮生没在白塔城多作停留。

  消息传递给掌门师尊就行了,还有马道春和姚隶蔚二人协助,应该能处理好丁家与孙家的关系。

  尤其是魁星阁的重要意义,陈淮生专门和商九龄提过。

  其实作为一门之尊,无需陈淮生的提醒,商九龄都明白一个完整的商业贸易体系对于一个宗门的价值意义,特别是在河北这种陌生且本身商业就不发达的地区。

  但与孙家如何合作,是像丁家一样全数纳入,还是让孙家成为一个半盟友半附庸的角色来利益合作,还要看商九龄怎么考虑。

  拿到的五册书中,介绍洞玄宗与卧龙岭情况的有三册,但都不是那种专门的地理著述。

  一本是笔记体的游记介绍,是以作者行走游览角度的一本概述。

  一本是对洞玄宗极盛时期的描述,其中一部分就提到了当初洞玄宗几名紫府洞府情况。

  还有一本则是专门介绍卧龙岭灵植种植情况,也就是灵田灵地分布与当时各真人驻跸之地的联系。

  总而言之,陈淮生觉得根据这三本的叙述结合起来的研判分析,是完全能够寻觅出一二处适合自己的灵山洞府。

  “应该就是这里了。”陈淮生站在峰下,遥望东面。

  双水碧一色,群山青万重。

  回到卧龙岭,陈淮生与闵青郁花了两天时间,从书册中筛选挖掘出了两处洞府遗址的大致位置,然后才开始寻觅。

  两处洞府所在都距离龙鳞塬这边有些远了,但是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一处已经处于苍龙背深处了,虽然陈淮生很喜欢那一处所在,隐秘而幽静,周遭灵田面积也更大,但委实太远了一些,只能忍痛放弃。

  现在这一处条件也不错。

  东面壁立千仞,一条早已经被草木所掩埋的狭窄步道沿着山势螺旋状深入山中。

  崖壁下是一泓幽潭,潭边草木茂盛,郁郁苍苍,一条飞瀑从崖壁最北面直落潭中。

  “找一找,如果步道还在,那就基本上可以确定了,这山泉飞瀑似乎水势比书中所言更大,不过几百年了,有些变化也正常。”

  赵良奎四处张望。

  胡德禄一只手撑在膝盖上,另一只手揪住一把灌木,目光在山脚边上四处寻找,“好像记载说在崖壁最边缘处有一块石碑,我看一看。”

  沿着山脚一路找寻,将茂密的灌木一一铲掉,终于在一处苔藓覆盖处,找到了一块石碑。

  碑上两行字: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白鹿。

  果然是这里。

  刀砍斧劈,很快就找到了一条宽约五尺的步梯,沿着山势盘旋而上。

  从东面崖壁绕过,一直盘绕到西面地势稍缓处,一行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

  这半個时辰里,要么铲除灌木藤蔓,要么做好标记。

  这漫山都是密林,若是没有这书中介绍和情形,你根本就找不到这样一条路。

  当一处缓坡过后,终于到了半山腰处。

  原本是书中描述的宽约十丈,长约十五丈的广场几乎全部被各种藤蔓灌木所覆盖,但仍然依稀可以看到碧绿草木的一些石凳石椅,

  在左侧再往上,一处高地应该就是书中所提及的道院了,而在道院紧挨着的应该有一个洞门,但现在完全看不到。

  陈淮生手中倚天长剑祭起,剑气卷过,无数藤蔓断裂落下,一个洞口终于暴露了出来。

  洞口上端青苔泥土半遮半掩下,“白鹿洞”三个字在夕阳下显得那样模糊而厚重。

  洞口找到,道院的断垣残壁尚在,白鹿道院和白鹿洞的寓意是极好的,但寓意再好也改变不了洞玄宗的覆灭。

  陈淮生也不在意,寓意好,那就接着用,何况白鹿本身就是祥瑞。

  一个月后,整个云中山,白鹿道院和白鹿洞,基本清理修缮完毕,陈淮生终于可以搬迁入这里了。

  “看样子你是打算好好在这里修行一番了。”吴天恩背负双手,漫步在盘山步道上,目光悠远,“你也早该如此了。”

  “哦,师伯可是听到一些什么?”陈淮生知道自己风头太劲,免不了会引来不少人不满和攻讦。

  就连去一趟白塔城,都能招惹出这么大风波来。

  丁家现在正是加入重华派了,一些内幕序曲肯定就会流传出来,少不得就要说自己在里边搬弄是非,趁机压丁家人。

  “也没什么,都过去了,丁师兄这一家人也都算是咱们重华派的人了,魁星阁孙家那边也谈得差不多了。”

  吴天恩知道瞒不过陈淮生,笑了笑。

  “无外乎就是觉得你太工于心计,如此年轻就胸有城府,丁家人话语是贬义,但孙家人却是赞不绝口,嗯,对我们重华派来说却是褒义。”

  “呵呵,师伯,我就是赶上了,丁家人要那么联想,我又有什么办法?好在结果很好,纵然他们心里之前有些嫌隙,但现在都一家人了,站在宗门角度,他们也该认为这么做没错吧?”

  陈淮生不太在意。

  虽然丁宗寿现在出任首座长老,但朱凤璧却接任掌院,组成新的重华派权力三马车。

  长老会首座长老地位比掌院更高,但其实质性权力却不及掌院。

  不过这也符合丁宗寿的愿望,对于日常庶务他本来就不擅长,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来过问。

  担任这个首座长老,位高事少,说穿了更像是一个武力后备,他也可以安心修行,冲击蕴髓高境。

  这样一个安排重华派也是煞费苦心,也是陈淮生通过姚隶蔚递出的建议,深合商九龄和朱凤璧之意。

  再说给出足够诚意,但毕竟丁宗寿灵境太高,却又是新入门,怎么安排就是一桩难事,这样安排可谓把丁宗寿推到了珍格格重华派第二人的位置上,可谓隆遇,谁都无话可说。

  尤少游前往白塔城与丁元高共同组建重华派白塔下院,尤少游担任白塔下院掌院,丁元高担任左知院,孙辅义担任右知院。

  这样一个安排也相当合理。

  白塔下院距离卧龙岭山门太远,重华派也需要在滏阳道东部有一个稳固的据点,来履行对整个白塔铺地区的安全承诺,也算是重华派正式将影响力拓展到了滏阳道东部区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凡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