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志异_瑞根【完结】(588)

  陈淮生的分析精准细腻,商九龄越发觉得陈淮生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李煜代自己收的这个徒弟是收对了,哪怕这个徒弟不太安分,而且还有着与年龄不相匹配的野心,但他都觉得可以容忍接受,甚至一定程度上他也乐于见到陈淮生在这方面有所表现,下一辈中就需要这样的人才来逐渐成长起来。

  “所以你觉得我们重华派立足河北,会得到北戎人更大的宽容甚至暗中支持?”商九龄沉吟着道:“北戎人会这么做?”

  “掌门,这其实可以从我们在燕州发展与晋州那边的月庐宗龃龉不断,但是实力更强的天鹤宗却少有与我们发生冲突看出来,月庐宗在晋南,北戎人几乎难以施加影响,但天鹤宗在漳池道,却是与幽云一线之隔,北戎人两百年的根基,不是轻易就消除的,只要适当施加影响,天鹤宗不能不顾及一二,当然这也和天鹤宗不愿意让月庐宗势力渗透入卫怀道太深有一定关系,……,而且现在河北遭遇如此劫难,无论是宗门世家还是地方宗族散修,势力都遭到极大打击,正是我们在河北扩张发展的好时机,远胜于在大赵,在济郡与其他宗门激烈竞争,……”

  商九龄有些动摇了。

  陈淮生的这个分析极有道理,河北诸宗门世家都遭到了妖兽袭击,重华派艰难,其他宗门世家宗族也一样困难,这就要看谁更有预见性和决断性了。

  可是济郡那边好不容易立住脚,回归大赵是大势所趋,又岂能轻易转向?

  这是整个宗门的意愿,并非他商九龄一人的想法。

  “还有,如果我们放弃河北这边,对这几年加入我们重华派的弟子,以及归附于我们的地方宗族也会是一大打击,会让人离心离德,这些恐怕都不能不考虑啊。”

  商九龄叹息不止。

  这些情况他都明白。

  可河北弟子都是新加入宗门的,大多还在炼气初段层级,他们有什么发言权?

  地方宗族的关系倒是需要考虑,但这起不到左右大局的作用,可以考虑继续接受河北弟子到重阳山修行来安抚。

  特别是这一次卧龙岭遭遇的劫难更是加强了宗门本身就想要放弃河北的想法,死了一百多号弟子,这种危难难道还不足以让宗门考虑更安全的地方作为发展根基所在么?

  “淮生,兹事体大,宗门也还没有作出决定,而且即便是宗门日后要以济郡那边为根基,但河北这边也不能轻言放弃。”商九龄微微摇头:“这是我的个人意见,卧龙岭我们经营了这么多年,纵然此番遭难,但只要坚持过这一冬,明春就会好转,……”

  “卧龙岭以后就会变成下院?”陈淮生希望得个准信儿。

  商九龄迟疑,但最终还是摇头,他不想在自己这个弟子面前撒谎,作为下院是原来的考虑,但现在恐怕还要降级了。

  “下院规格可能也就维持两三年,最多五年,最后变成一个分院。”

  商九龄坦率的回答让陈淮生明白,重华派放弃河北势在必行了。

  这意味着明春卧龙岭的人手就会大幅度缩减,大部分都要前往重阳山,而龙鳞塬这边恐怕就只能留守少量人了,多半要安排伤愈的李煜临时留守过渡一下,两三年后就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所在了。

  当然也不一定能够,如果分院能表现出足够的价值,继续维持一定规模也有可能,但永远不会重返昔日荣光了。

  问题是重华派定了这样一个方向,那自己呢,云中山呢?

  跟着去重阳山?

  重阳山可比卧龙岭范围小得多,而且精华之地尽皆集于重阳山主山上,自己现在这实力根本没有可能自立洞府。

  便是日后入登紫府,主山上寸土寸金,这洞府道院规模也要小得多,根本无法做到像云中山这样自由自在。

  他不可能去重阳山。

  商九龄也想到了这一点,现在的陈淮生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一群人,包括吴天恩、苟一苇这些老人,还有赵嗣天这样和他“同龄”的英才,他们肯定想得到去重阳山的结局,绝不愿意去重阳山,这又如何处理?

  这也是商九龄今日召陈淮生来的另一个原因。

  他要探探陈淮生的底。

  毕竟陈淮生身边聚集的多是老重华弟子,吴天恩、苟一苇、赵嗣天这些都是老重华的精英,现在在宗门遭受重创之后,自己也需要这些人的支持。

  “分院啊,……”陈淮生意味深长地重复了一句,“分院就意味着燕州可能就会落入其他人之手了啊,幽州宁家早就对滏阳道虎视眈眈,凤翼宗也想北上,卫怀道不用说,月庐宗肯定要想独大,甚至北戎人想要压制天鹤宗都没有了借口,说不定还要支持天鹤宗与月庐宗在卫怀道开战争夺,但终归都和咱们重华派没有关系了,大好河山却不能为我们所有了啊。”

  分院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是远无法与下院相比的,也许就那么一二十号人,类似于当初马道春带了十来号人驻守凌云宗原来的山门大騩山一般,说撤就撤了,而且也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力来拓展和壮大。

  商九龄也唏嘘不已,但这也是必然选择。

  “淮生,你呢?你和云中山的打算呢?我看现在天恩、老苟似乎都唯你马首是瞻,你肯定不打算去重阳山吧?”商九龄问道。

  “嗯,没考虑去重阳山,那太拥挤了,本来重阳山现在就够挤了,现在卧龙岭这几百号人一去,只怕落脚都够呛,我还是留在河北吧。”陈淮生平静地道:“师尊是打算让李煜师叔临时驻守卧龙岭这边?”

  “有此打算,让李煜驻留,韩煌和丁元高协助,……”商九龄点点头:“你们这一群人也继续留在云中山?”

  “还没有想好,但是云中山的短板很多,弟子想去大騩山。”陈淮生坦然说出自己的想法。

  “大槐山?!”商九龄大吃一惊。

  哪怕知道自己这个弟子心高气傲,志存高远,但他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想去大槐山。

  大槐山现在还有什么?凌云宗留下一地残垣,而且那么大,你有几个人?去大槐山做什么?

  而且大槐山不仅面临着妖兽袭击,而且月庐宗和天鹤宗的人也不会坐视,嗯,除非像当初马道春那样悄无声息地就在那里混日子,但陈淮生是这样的人么?

  如果是,他就不会选择去大槐山了。

  第四十四节 敲定,协调

  “你怎么会想去大槐山?!”商九龄大惑不解,“大槐山在卫怀道中部,距离卧龙岭这边近千里,距离济郡更远,若是有事……”

  陈淮生的云中山不过几十人,这还是把弟子和道种加上,真正有些实力的就那么几号人,突然远赴大騩山,这太夸张了。

  “师尊,既然我不可能去重阳山,那么在卧龙岭或者大槐山其实就差别不大了。”陈淮生平静地道。

  在这个问题上,陈淮生其实也考虑了很久。

  不去重阳山是确定了的,但留在卧龙岭上,或者去越囵山,又或者选择大槐山,陈淮生也在权衡。

  留在卧龙岭,也就是继续保留云中山,但现在重华派会继续保留所谓下院两三年一直到过渡到分院,李煜留守,关系良好,能得到照拂,这是优势。

  但缺点也很突出,云中山挨着太近,随着龙鳞塬人手大幅度削减,恐怕龙鳞塬那边就会经常指挥安排云中山的人来做事了,巡逻也好,防护也好,保卫也好,补给也好,都少不了,要想安心修行,怕是难了。

  而且留在卧龙岭上,如果想要招收新弟子,那么肯定会过龙鳞塬那边一关,但在大槐山或者越囵山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限制了,大不了时候报备一下即可。

  所以陈淮生不倾向于留在卧龙岭。

  越囵山也是一个选择。

  越囵山条件相对于云中山要更好,灵气浓郁,而且灵材灵植等资源丰富,但越囵山所处位置不太好,两边都是山脉,而且处于邗山道和汤水道之间,周围宗门世家关系复杂,立足不易。

  谢氏兄弟是想与陈淮生合作,却并非希望陈淮生来鹊巢鸠占,一旦云中山这边搬过来,恐怕关系就会恶化,当然陈淮生并不惧怕对方,而且对方在这轮妖兽潮中存活下来没有也未可知。

  只是这周边并非只有谢氏兄弟,还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宗门世家势力,落足之后只怕就要和周边纠纷不断,难以安下心来修行,所以越囵山也不是最佳选择。

  最后就是大槐山了。

  大槐山最大的劣势就是距离卧龙岭和济郡都太远,同时又要面对月庐宗和天鹤宗的压力。

  天鹤宗还要好一些,现在它的精力主要不在卫怀道,而在云州和晋州那边,但月庐宗一直把卫怀道视为其势力范围,只不过碍于天鹤宗的反对不敢太过露骨地插手和表明态度。

  不过在重华派几年前与月庐宗一战之后,双方勉强达成了一致,大槐山仍然属于重华派,以大槐山为界限,整个卫怀道,大槐山以东属于重华派势力范围,以西则属于月庐宗的势力范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凡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