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不渴望尽早尽快提升自己的灵境境界,这种通过修行来实现突破本身就需要长年的苦修,而且有时候还不是水到渠成,更需要合适的机缘。
吴天恩的提醒是好意。
数量有限,用在谁身上,就要仔细掂量。
陈淮生自己也一样需要这些灵宝的补养,而且就目前来看,这些灵宝都不可再生,也就是说,至少到目前,大槐山境内所考察的灵气浓郁之地,都难以栽培从华林园中弄来的灵宝,或者说这些灵宝的核籽都没法在这里发芽生根。
这也是最让陈淮生失望的。
他一度以为大槐山的灵气富集更胜于卧龙岭,而且相当集中,西王母桃、紫玉枣、青芝、茯神、肉莼这些较为高端的灵宝难以栽培存活,但像元李、月橘,还有千叶墨莲籽这些相对低端一些的灵宝也许能行。
但是他还是低估了灵宝对所需种植条件,能够随随便便寻一处灵山福地栽培下种籽果核,然后就发芽生根,开花结果,那也就不叫灵宝了。
即便是赤鲫和元鲑的养殖也难以如愿,只能用特殊法术将其冰冻,避免其失去灵效。
而在大槐山中的几处水泽中,赤鲫和元鲑都无法养活,但是像从硖石湾白石门抢掠来的如玄元精鳝、山阴王鲤、金火鳅却都能养殖生存下来,陈淮生觉得如东河鱼市那边的青头雪鲂、银火乌鲟以及金脊裸鲤这些灵鱼也能养殖,只不过因为水泽面积原因,无法像硖石湾或者东河渔场那样大规模养殖罢了。
普通灵鱼甚至高级灵鱼都能在大槐山养殖,但灵宝类灵鱼却没办法,陈淮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对大槐山这边水泽或者土壤加以改造,以便能让这一处灵气富裕之地可以种活养活灵宝。
想了一想,陈淮生便道:“那就把赤鲫给他们用上,每人三尾,不够再说,中鸿和虎生如果能突破筑基,对咱们大槐山也是一大鼓舞,咱们的筑基人数一下子就能达到九人了。”
鞠传真其实在陈淮生他们出行时,就率先闭关了,陈淮生也专门为其提供了两条赤鲫的赤鲫血来突破灵悟,谁曾想人家只用了十日时间,一条赤鲫血就突破筑基了。
也难怪,鞠传真一直是最早进入炼气巅峰的,而且时间不短,可以说屡屡有灵悟感应,但是都差那么一步,这一次来大槐山,换了新的环境,感应更好,所以才能如此顺遂地破境筑基。
相比之下其实井中鸿和杨虎生都要略逊,但是几个节气的到来,对于修士们的灵悟都有影响,如果再能够辅之以赤鲫血,突破的希望不小。
一旦井中鸿和杨虎生也突破筑基,那对大槐山上众人的精气神提振是不言而喻的。
总共就是五六十名弟子,却有九名筑基,这种高中低阶弟子的比例,只怕是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具备的。
陈淮生(筑基五重),吴天恩(筑基三重),赵嗣天(筑基二重),唐经天(筑基二重),苟一苇(筑基一重),曾国麟(筑基一重),鞠传真(筑基一重),如果加上井中鸿与杨虎生,这份实力真的不弱了。
尤其是唐经天虽然是在云中山上破境晋阶筑基二重,但实际上也是加入这个群体之后才晋阶的,现在鞠传真如此,如果井中鸿和杨虎生也是如此,陈淮生觉得也许这一个冬天过后大家安然无恙地渡过,大槐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重华弟子前来。
“也好,既然你做了决定,心里也该有数,但我提醒你一句,大槐山熬过妖兽潮的话,可能就会面临月庐宗和天鹤宗的威胁,如果三五年后卧龙岭那边撤回重阳山了,我们可能就要独立面对西、北两边的压力了,所以我建议可能重点还是在嗣天和唐经天二人身上花些心思,让他们能尽快提升到筑基中段。”
吴天恩叹了一口气,“要说本来该我的,但我的年龄在这里了,就算是能冲击到筑基中段,日后的晋阶速度也会慢下来,不划算,至少现在还是应当把资源倾斜到赵嗣天和唐经天二人身上,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你,咱们不能老是指望外人,……”
吴天恩话语里的外人自然是指碧蛟元君和熊壮。
这话也没有错,两人都不可能长久呆在这里,迟早人家也要去寻找人家自己的缘法。
单靠几个筑基是撑不起一座灵山福地的场面的,这一点谁都清楚,依托重华派狐假虎威一段时间,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
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能尽早冲击紫府真境,但这之间的差距又确实太大了一些,哪怕是三五年内冲击筑基高段,陈淮生都还觉得靠谱,但紫府真境,还是有点儿遥远了。
“另外咱们山中弟子还是稀少了一些,当然今冬是肯定没办法了,但过了今冬,明春,咱们也可能要考虑招收新弟子了,滏阳道那边也好,卫怀道这边也好,可能都要考虑行动起来。”吴天恩继续道:“其实还是从山门那边延揽弟子过来最划算,哪怕就是一些炼气初段,但起码他们已经在山门中经历了初步的修行,一来就能步入正轨,咱们就是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指导罢了,可如果要去新招弟子,那就得一手一脚从头开始,……”
“从山门里吸引弟子过来是最好不过的,但咱们要在卫怀道,在燕州这片土地上立足,始终还是要走新招弟子这条路的,不可能山门都迁回济郡了,甚至卧龙岭都荒弃了,咱们还要从济郡那边延揽弟子吧?没准儿那时候山门还要从咱们这边索要弟子呢。”
吴天恩笑了起来,“济郡人口可不少,哪里用得着来河北招收弟子?”
十二月十六,十余名弟子从重阳山抵达大槐山。
十二月二十,八名弟子从百灵山来到大槐山。
“前面这帮人可和我们没关系,但后边这拨人是中鸿想了一些法子。”唐经天对于后面这批人的到来还是很惊讶,“不过这都是咱们刚来大槐山的时候,中鸿去百灵山那边跑了一趟,游说了一番,说动了一些人,但没这么多,可说好了,这些人却还迟迟未来,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来,呵呵,越冬么?”
唐经天的打趣陈淮生并不在意,不管怎么说,人家来了,就是看得起你。
大槐山上的弟子一下子又迎来一轮暴增,堪堪要凑够八十人了。
从重阳山过来的弟子是宣尺媚和虞弦纤她们去信邀约的,之前就联络了几回了,但是都是书信往来,一直未曾敲定,所以拖到这个时候。
而后者从百灵山来的,就不简单了,井中鸿花了不少心思,人家是脱离了太华道过来,这寒冬大雪的,不远万里来河北,也足以说明许多了。
“意外惊喜啊,他们这么一来,我心里底气都要足许多了。”陈淮生乐呵呵地道。
“没有感觉压力更大,甚至愁肠满腹?”唐经天斜睨了陈淮生一眼,“这些人来可都是有为而来,不是你仁义无双,声名卓著,来替你助拳干活的,都是冲着什么来的,你心里不清楚?”
陈淮生哈哈大笑,“这不很正常么?来咱们这大槐山总得有点而念想不是?所以我才会不遗余力地要把咱们大槐山的条件给打造出来,现在咱们不正是一步一步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么?”
“淮生,我明白,但这十多二十人里边,有好几个实力都是炼气高段,但他们要想在百灵山或者山门那边筑基,或许十年都未必能行,所以才冲着你的口碑而来,你该明白的。”唐经天不绕圈子,“鞠传真的事儿流传甚广,中鸿又把我的事儿也和百灵山那边说了,所以……”
鞠传真才到大槐山几个月就破境筑基,而唐经天则是在云中山打熬了一个冬天,受创之后反而破境晋阶筑基二重,要说没有点儿冲击力,也没人相信。
第六十六节 蓄势,养力
这种事情,一旦传开,会迅速产生连锁反应和效仿做法。
正如唐经天所言,现在宗门中一个炼气七八重的弟子,甚至炼气九重,要想筑基,可谓千难万难。
经过连续几年的在济郡、燕州以及弋南那边的招募弟子,加上几年来陆续来投附的九莲宗弟子,在卧龙岭和重阳山两地,整个重华派的弟子已经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一千四百人。
单从弟子人数来说,比起当年的九莲宗也不逊色多少了。
当然去冬的这场劫难,损失了接近两百名弟子,但并未伤及重华派的元气。
当下重华派炼气高段,包含炼气巅峰的弟子大概在一百三十名左右,大概占到了整个重华弟子的一成左右,其中炼气巅峰大概就有十七八人。
如果除开筑基及其以上的弟子,暂时忽略不计,这一千三百弟子中,炼气高段、炼气中段、炼气初段之间的比例大概是1:2.5:7.5,炼气初段弟子大概就有九百左右。
就算是炼气巅峰的数量也不少,加上炼气九重,大概就有四五十人左右,这样大一个数量,现在几乎都拥挤在重阳山上,希冀寻找合适机会破境筑基,你可以想象得出来,这种在资源上分配竞争有多么激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凡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