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志异_瑞根【完结】(783)

  而令狐醉和齐洪奎两人也都没戏。

  玉菡宗原来这个群体太弱,令狐醉本人也是那种城府虽深,但却没什么胆略气魄的性格。

  齐洪奎虽然性格刚硬,但是却头脑简单,并不被除了老凌云宗那帮人外的其他人所认可。

  正因为如此,现在的重华派才呈现出这种懒散混日子的状态。

  乍一看,大家也都在按部就班的修行,一派其乐融融的模样,但内里灵材不足,灵食捉襟见肘,只能寅吃卯粮,不断削减耗用,这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年轻弟子的生计。

  再继续下去,恐怕就不仅仅是那些炼气初中段的年轻弟子,就该是炼气高段甚至筑基弟子要闹腾了。

  李煜似乎也觉察到了这一点,开始整肃宗门内的弊病,梳理济郡这边的资材,但很显然,惯性早就形成,加上本身济郡这边原来玉菡宗就只有两三百弟子的支应,现在骤然增加了几倍,根本不敷使用,这种危局会逐渐越来越严重,直至崩溃。

  当然,这可能会是一个长久过程,中间也会有一些好转,但丁宗寿认为,在没有决定性的因素干预情形下,重华派可能很难避免这种结果。

  在丁宗寿看来,重华派也许最佳的局面就是当初在朗陵府偏居一隅的时候,重华派的这种氛围也就只适合这种小富即安不求扩大的小宗门。

  可时运不济被逼到了河北,面对河北严峻局面不得不大肆扩张,结果以商九龄为首的这群人又难以支撑起这个局面。

  其实原本还是有机会的,如果朱凤璧不死来担任掌门,或者朱凤璧全力协助商九龄,这个局面也许还有机会,但没有如果,就成了当下这种每况愈下的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局面。

  “祖父,难道就不能向商掌门建议一下么?我觉得商掌门并非那种听不进人言的狭隘之辈,……”丁立人道。

  “商九龄的确不是那种心胸狭窄之辈,但是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没有对现在重华派内部这种乱局快刀斩乱麻的魄力和手段,如果触及到了令狐醉和齐洪奎的人和利益,他们势必强烈反对,商九龄不敢和他们翻脸,你祖父我有这个魄力,但是我的威望和影响力又不够,人家不会听我的,所以这个局面无解,……”

  丁宗寿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十分遗憾地咂了一下嘴:“所以我们得接受现实,尽早提前谋划。”

  丁润瑶抿了抿嘴,插话:“祖父,您的意思是我们要另谋出路?离开重华派,回河北?”

  “肯定要另谋出路,但现在是谋,而不是实施,至于说离开重华派,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要观察形势,回河北也好,留在大赵也好,倒未必拘泥,我很看好大槐山的未来,陈淮生此子有龙虎之姿,未来必定有大造化,……”

  丁宗寿看了儿子和孙女一眼,最后还是断然道:“我想让熹蓁去大槐山。”

  丁宗寿对大槐山的看好丁元高、丁立人、丁润瑶内心都知道了,但是让丁熹蓁去大槐山就有点儿出人意料了。

  丁熹蓁是商九龄的嫡传弟子,哪怕现在商九龄更多心思在袁文博和卓一行身上,但丁熹蓁在重阳山上依然可以享受到其他弟子无法匹敌的资源。

  “父亲,这不合适吧?大槐山太远了,而且规模也还小,就算是日后前景好,但现在在河北,北有天鹤宗,西有月庐宗,东边还有幽州宁家和凤翼宗,都虎视眈眈,他们能不能坚持下来还未可知啊。”丁元高摇头:“再说了,熹蓁好歹也是商掌门的亲传弟子,却要去大槐山,外人怎么看?”

  丁润瑶则有些犹豫:“祖父想让熹蓁去大槐山,可以何种身份去呢?”

  “去给陈淮生当道侣!”丁宗寿却是相当果决:“熹蓁年龄不小了,这几年的修行进境在我看来只能算差强人意,去大槐山兴许就是一个机遇。”

  “啊?!”丁元高和丁立人以及王驰等人都是一怔,王驰忍不住插话了,毕竟事关女儿终生大事:“祖父,陈淮生固然优秀,但据孙婿所知,他身畔女人不少了,方宝旒,宣尺媚,另外还有几个,熹蓁去岂不是太失身份?”

  “失什么身份?”丁宗寿冷冷地道:“宣尺媚和方宝旒都是原来重华派中出类拔萃之人,熹蓁过去只要是为道侣,便无不妥,又不是让熹蓁为伴侍,……,何况我有一种感觉,陈淮生只怕金丹大成之时要比我们周围所有人都更早,也许二十年,也许三十年,就能飞升,……”

  丁氏诸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陈淮生现在不过三十余岁,按照丁宗寿所言三十年就能金丹大成,飞升大举,岂不是六七十岁就成就金丹真仙?

  他们还从未听闻过有年龄未过百就成就金丹真仙的故事,难道竟然会在陈淮生身上实现?如果真是那样,熹蓁别说去当道侣,就算是伴侍那也是千值万值了。

  “祖父,您就这么看好陈淮生?紫府固然罕见,陈淮生能这么年轻达至,当然是天才,但是金丹真仙却不一样啊,好歹咱们周围紫府真君不少,但是金丹真仙,恐怕连您都没见过几个吧?”丁润瑶意动神摇,“他难道真的能走到那一步?”

  “我一辈子遇到的金丹真仙也不过寥寥五人,都是如惊鸿一瞥,转瞬即逝,但天云宗和太华道以及赵氏山中却是有金丹真仙的,这毋庸置疑,只不过既入仙门,便须得受仙道约束,已然不能随意介入修仙界的事务了,否则便会被天道所殛。”

  丁宗寿幽幽一叹,“但金丹真仙却有易经洗髓生根伐骨之能,若是能在其身畔,那便是天大造化,直入紫府便凭空多了几分机会,熹蓁虽然天赋不俗,但是在重华派中,未必就能入登紫府,而且即便是能入紫府,只怕也都是七老八十了,能节约几十年时光不好么?”

  丁宗寿的这番话让人心潮澎湃。

  丁熹蓁现在才二十出头,炼气八重,如果按照正常情形,筑基只怕都要三十多岁了,这还算是相当顺畅的情况下。

  而筑基这个时期就不好说了,三五十年算顺利,七八十年不能入登紫府也合情理,要看各自造化,但如果能在一名金丹身边,这种境遇就截然不同,一旦气机契合,便能在修行过程中顺畅无比,节约三五十年时间还真不是虚言。

  见其他人都不再做声,丁宗寿也知道这种事情只能自己来做决定:“何况我也有一个考虑,未来大槐山必定会发展壮大起来,我们重华派的前途却还晦暗不明,有这样一个联络在里边,日后也好有个接应,至于说商掌门那里,陈淮生也算是他的亲传弟子,熹蓁过去也说得过去,他现在的心思不都在袁文博和卓一行身上么?不会太计较这一点的。”

  丁宗寿已经打定主意,即便是商九龄内心计较又如何?这种事情上只要自己提出来,商九龄不会不卖面子。

  何况熹臻也的确到了女大当嫁的时候,给陈淮生当道侣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么?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他在考虑自己抽时间也可以去大槐山那边看一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陈淮生在自己面前显得很谦虚,但是他感觉陈淮生的底气十足,甚至很有些霸气。

  大槐山这么几年究竟发展成为什么样,更多的都是传言,只有亲眼见到,才能让自己放心。

  第八十五节 历练之路,永不停息

  陈淮生并不清楚自己和丁宗寿就这么一回在对付凤翼宗上的联手合作就会引来丁宗寿对他的格外关注,甚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惜要把丁熹蓁要送到大槐山来当一个“后路”了。

  如果知道,他肯定愿意举双手赞同。

  倒不是对丁熹蓁有多么大的兴趣,他更看好丁宗寿这个奥援,这对未来大槐山也能起到强力支撑。

  虽然他更希望自己能去西唐武都购置灵宝,但是考虑到于凤谦要生产,另外还要去冰火岛寻找地阳火岩,走东北面的鼋头坞才是最近便的方向,如果要走西唐的话,那就是南辕北辙,太不合适了。

  最终的结果还是陈淮生带着佟童、凌凡、许悲怀以及诸晨、卿晓、拓跋宏六人一起出发前往鼋头渚,等到陈淮生从桃花岛返回之后,再由公孙胜带人前往西塘武都一行。

  现在的大槐山已经不比以往,而且碧蛟元君他们几人也行踪不定,妖兽潮退潮后,他们来大槐山驻留的时间也少了,陈淮生也不能再要求人家一直留在大槐山,这样一来陈淮生和公孙胜就需要随时保持一人驻留山中,以防不测。

  之所以带着佟童他们几人,陈淮生也是考虑到修行需要与历练结合起来。

  虽然这一趟行程未必就有多么凶险,但是陈淮生感觉这一趟遥遥万里,多少也是会遇到一些风浪的,比如遭遇妖兽,又或者与其他宗门世家修士“切磋”。

  佟童炼气八重,凌凡、许悲怀炼气六重,诸晨、卿晓、拓跋宏三人都是炼气三重了,而且势头都不错,经历这样一次万里遨游,没准儿就能有所突破,就看各家在其中获益最大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凡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