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节 合力,示强
说服丁宗寿太过简单,只需要将滏阳道和卫怀道的皇旗一展示,丁宗寿便毫不犹豫地应允下来。
事实上还没有透露出皇旗消息时,丁宗寿就预警表露出了愿意加入的意愿,而皇旗更是让丁宗寿的决心坚定无比。
对齐洪奎那边,谈话就显得波澜不惊。
齐洪奎对加入大槐山兴趣不大,无意再重返河北,但是却又觉得现在无处可去。
令狐醉那边的态度也是很冷淡,显然无意接纳,那这帮人向何处去就是一个问题了。
不过这都和陈淮生没有太大关系了,齐洪奎无意回河北也正合他意,否则这帮人如果真的表示愿意和大槐山归并,反而会让自己感到烫手。
和令狐醉的谈判也进行得很顺利。
双方谈判是陈淮生与李煜对令狐醉和孙道莲,看得出来孙道莲已经成为了其中重要人物。
只要老重华派表明了愿意离开重阳山的态度,其他条件令狐醉这边就基本上都满口应允了。
包括原来重华派的经笈功诀,令狐醉那边都毫无保留同意重华派带走,甚至在重阳山上的许多灵材,令狐醉这边也都很“大度”地表示同意大部分交由老重华派带走。
在弟子的分割上,则是本着弟子们自愿,不强求,这也符合双方的意愿。
陈淮生也看得出来令狐醉也担心双方谈崩导致不欢而散,甚至可能兵戈相见。
从他们所处的角度来说,也希望能够和平分手,毕竟只要重阳山在手,其他一切都可以徐徐图之。
至于说原来重华派的那些经笈功诀对九莲弟子来说意义不大,很大方地交由重华派带走也是应有之意。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将原来九莲宗的经笈簿册逐渐补齐,毕竟当初将九莲宗瓜分的几大超级宗门自身千年传承,本身就有着厚重的修行底蕴,并不需要外来的这些经册,对原属于九莲诸宗的经笈并不太感兴趣,所以只要花些代价是可以拿回来的。
倒是在重阳山中的灵材和灵石分割上很是花费了一番唇舌。
好在令狐醉那边也急于早些分割结束,以便于尽早重立山门,所以在资材的分割上做出了很大让步,七成资材,包括原来重阳山上的不少灵宝也都交予了老重华带走,这也是陈淮生和令狐醉这边谈判的关键。
花了一天时间将这些事务谈妥,陈淮生才正式和商九龄见面。
“见过师尊。”陈淮生依然保持着恭敬和煦的姿态,看得商九龄唏嘘之余也是心中感慨。
这个弟子其实要说大概是自己花心思最少的了,李煜代收,然后就野蛮生长,自己除了仅有的几次在修行上的点拨指导,到后来几乎就是自由发展了,但这个进境却是让人瞠目结舌。
当初一道收的几个弟子中,袁文博也算是禀赋翘楚之流了,但是现在看来和对方比简直无法比。
“淮生,……”商九龄吁了一口气,才缓缓道:“李煜说你和赵定保有了约定,他将燕州的皇旗交予你,然后你们助他争夺皇位,……”
陈淮生点了点头:“师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也有前提条件,就是除了我们,另外还需要具备足够争夺的实力和资本,如果单单是我们肯定不够,那种毫无把握毫无机会的战争,我们不打,所以这也算是一个双向约定吧。”
商九龄默默点头,“这意味着我们也许要和那些超级宗门交手?”
“嗯,天上不会掉馅饼,皇旗这种神物赵定保都肯交予我们,那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陈淮生也淡淡地道:“不过我们也做好了准备,除了大槐山这边的四位紫府外,另外我还有三位异修紫府,其中一位也是润魄高境实力了,还有就是我们的盟友——圣火宗,也有四位紫府,包括其宗主燕赤行,也是润魄高境了,弟子现在虽然是凝魂高境,但自认为战力可以达到润魄中境,所以即便是遭遇超级大宗,也有一战之力,而且弟子也觉得战争肯定会有,但是值不值得这些超级宗门破釜沉舟与我们决一死战,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也是我愿意赌这一把的原因。”
陈淮生说得很坦诚,商九龄也能明白,算了算:“如果加上我和丁宗寿,现在凝魂境以上的紫府就有八人了?”
陈淮生点头:“差不多,我们测算过天云宗和花溪剑宗的实力,天云宗润魄境的真君大概有五到六人,凝魂境的大概有七人,蕴髓境大概在十人左右,花溪剑宗的实力大概相当于天云宗八成左右,但这些超级宗门在这种外战中永远不可能孤注一掷,保留三成力量留守这是最起码的条件,所以这么算下来,天云宗能用的战力并不比我们强多少,而且赵定保亦有五六人赵氏宗亲紫府做后盾,强于赵定元和赵定坤,当然,战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力量垒砌,还要看实战中时机的把握,这一点,我以为我们作为助力者,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陈淮生有条不紊的分析,让商九龄再度意识到自己和对方在某些方面的差距,难怪李煜也在和自己谈及未来大槐山和老重华合并之后,定能在对方手中发扬光大。
“淮生,既然你决定了,我们当然会全力支持你,我和丁宗寿以及李煜都愿意与你一道去汴京城,但几百弟子即将北返,卧龙岭那边也总要一个人主持大局吧?你怎么考虑的?”商九龄看着对方。
“我已经安排吴师伯、苟师伯前往卧龙岭了,在河北,我琢磨着暂时还没有谁敢在这个时候对我们袭击,嗣天在大槐山坐镇,这边如果可以的话,让李师叔带着王师兄或者天峰师兄率队北返即可,师尊和丁师伯实力更强,需要留下来,……”
这个时候陈淮生也没有客气了,商九龄和丁宗寿的实力远强于李煜,李煜才蕴髓中境,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中,留下来意义不大,还不如让其带队北返。
第一百五十二节 原委,接收
说易行难,如此庞大规模地迁徙,又还涉及到诸多人、财、物的分割,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得定的。
但是汴京城那边却不能等,好在和令狐醉那边已经谈妥,令狐醉那边也清楚现在一心立足河北的大槐山未来崛起是个大概率事件,所以并不想要和陈淮生这边交恶,后续事务倒也没有太多扯皮,只是需要留下一个能决策的人来承担罢了。
李煜带着王垚留了下来处理后续事务,丁宗寿那边丁立人也留了下来,这边商九龄带着徐天峰,丁宗寿带着其子丁元高以及孙婿王驰与陈淮生一道重返汴京城,准备参与这场夺位大战。
其实也还有不少人都想留下来参与汴京城这场盛会,但是一是去卧龙岭那边也需要人看顾,二是这场战事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难以预料,无论是商九龄还是丁宗寿都明白这一点,陈淮生也早早就和他们谈过了这一点。
固然历练重要,但是也要考虑自身实力,一旦战斗开打,便是师徒父子,有时候也未必照应得过来,那等筑基以下的弟子是肯定不适合参加这种战事的。
有了商九龄和丁宗寿这两个凝魂境的强者加入,虽然没有达到赵定保的要求,但是陈淮生也觉得足以向对方交代了。
事实上陈淮生也估计赵定保也一样清楚,就算是重华派全数加入支持行列,也不可能所有紫府强者齐出,而商九龄和丁宗寿是其中的最强者,能够联袂加入,应该已经达到了他的最低期望值了。
唐经天那边的“拉拢”也还是起到了一些效果,并不是每个出自九莲宗的弟子都对令狐醉的行为持赞同态度的,毕竟原来九莲宗体系就相当松散,玉菡宗也还远达不到能让其他诸宗都服气的地步,孙道莲和孟元泰的加入也让妖莲、净芙两宗的势力隐隐再现,那些本来非玉菡宗的小宗,如汐芸宗、紫萏宗、火莱宗的弟子,生出一些其他想法就在所难免了。
何况唐经天以现在的大槐山发展态势作为倚仗,翻动三寸不烂之舌来游说,也的确还是打动了一些人。
九莲宗的覆灭让很多人早就对再回九莲宗失去了兴趣,当初九莲宗那么强大也是一朝灰飞烟灭,其松散的架构模式让很多有识之士都不看好。
尤其是令狐醉现在的实力远不足以服众,而陈淮生的惊艳崛起也让很多人着迷,包括九莲宗和凌云宗弟子前往大槐山谋求发展的先例比比皆是,自然也让很多人心生向往。
不求能有陈淮生这样的造化,但能跟随其后,沾些机缘运气,那也是好的。
唐经天一共发出了十余份邀请,最终有六人接受了邀请,虽然层级都不算高,大多都是炼气高段,仅有一名筑基一重,但是他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年轻,而且禀赋都相当突出。
好在令狐醉他们那边也没有阻拦,实在是区区六个人在现在加起来六七百号弟子中算不上什么,哪怕这些人都很优秀,但令狐醉仍然不愿意因为这些细枝末节与大槐山这边撕破脸。
如陈淮生所言,九莲宗这边也可以一样邀请老重华这边的弟子留下,只要愿意,老重华这边也不会阻拦反对,但九莲宗那边无意如此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凡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