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嗣天目前是筑基四重,唐经天是筑基三重,他们两人都是五十岁左右,对修仙者来说,这就是状态最好的青年时代。
王垚和徐天峰要比赵嗣天与唐经天二人大十多岁,也处于精力最为旺盛的壮年时期,现在王垚是筑基三重,徐天峰是筑基二重,他们在这十多年里的进境只能说是一般,与赵嗣天和唐经天相比,差距明显。
要知道当年王垚和徐天峰他们与商九龄一道重返重华派时,陈淮生和赵嗣天甚至还在炼气层级,陈淮生也就罢了,可赵嗣天却在这十多年里不但撵上他们两人,而且还实现了反超,这中间的反差何其大?
这也是王垚和徐天峰为什么十分急切地愿意见到重华派与大槐山的合并,因为他们能够从大槐山这边看到自己未来的希望,而陈淮生作为他们的师弟,肯定不会亏待他们。
井中鸿他们这一批最早跟随陈淮生他们的修士也在陈淮生未来的规划中。
这一批处于筑基初段的修士数量不少,井中鸿、曾国麟、杨虎生、季怀江、朱燕华、燕赤霞、鲍雀,加上宣尺媚,如果在把已经是炼气巅峰的如古韵春、燕青霞、佟童、方宝旒、袁文博、卓一行、丁润瑶等人算进来,或者说这几人能在未来五年里突破筑基,那这样一个群体就相当庞大了。
十五六名正值青壮年的筑基初段,假以时日,哪怕只有三成能够突破渡劫晋阶紫府,那也能为大槐山平添五名紫府强者。
“除了他们三人要在未来十年里力争冲击紫府成功外,赵嗣天和唐经天以及王垚三人,我希望能在未来十到十五年,看到他们冲击筑基高段成功,我知道这个挑战很大,但是我以为只要定下目标,不遗余力,这个目标是大有希望实现的,……”
“而其他人呢,徐天峰、井中鸿、曾国麟他们,现在基本上都是筑基二重和筑基一重,我给他们确立的目标是,五到八年,都要晋阶筑基中段,而古韵春、燕青霞他们五到八年内最起码也应该达到筑基二重甚至三重的境地,……”
陈淮生提出的这个展望要求不可谓不高。
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修行路上一帆风顺的,很多人在前期可能进境相当快捷,但到了后期某个时段可能就会徘徊不前,甚至就此止步,这可以说是常态,真正能够一路青云或者稳步前行还是少数,甚至只能占到两三成都不到。
就算是陈淮生口中提及的这群人算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杰出人才,但只能说是其成功的几率更大,还是会有相当多的人会停滞在路上,这才是现实修行中所要面对的日常。
“除开他们这批已入筑基或者即将冲击筑基者外,随着这一次老重华的并入,还有相当一批入门修行不到十年或者十多年的年轻弟子,他们不少禀赋不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修行过程中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进度,我以为宗门也要有针对性地这一批弟子进行分门别类的筛选,然后在下一步的修行中采取不同策略来进行培育,而且这也应当要形成一个长期的培养模式,……”
陈淮生提及的这个问题虽然不是当下最紧迫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从最基础的弟子筛选与因材施教开始,改变原来那种放养或者过于粗犷的培养教授模式,是日后大槐山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众人也都在思考陈淮生提出来的这一点,筑基以上便可收徒,但在收徒规模上会有所限制,同时也赋予了筑基以上的修士可以在外自行甄选和物色弟子,这可以不占用宗门内部从地方上招募来的弟子名额,也有利于调动修士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还有利于发掘出一些偏门型人才。
……
这次会议一直持续了四个多时辰,从巳时一直持续到了申时才算是告一段落。
这一次会议在陈淮生看来就是一个统一思想确定目标以及敲定具体实施方略的会议,前两个时辰主要是沟通和释疑,要让大家明白未来大槐山打算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后两个时辰则是具体怎样做,哪些人做什么,要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
喘息着从于凤谦身上下来,恋恋不舍地将手从于凤谦丰腴饱满的胸房上收回来,陈淮生舒坦地靠在床头上。
另外一边一条宛若大蛇般的躯体缠了上来,紧紧依偎在他身边。
“宝旒,你恐怕要努力了。”陈淮生抚弄着紧贴着自己的丽人香肩,“难道你还真的打算再生一个再来突破筑基不成?”
“有什么不可以?”方宝旒曼声道:“我倒是觉得趁着现在我还没筑基,再生一个,调养一年,一气呵成突破筑基,我有这个自信。”
方宝旒的态度让陈淮生有些犹豫,旁边于凤谦也缓过气来:“其实宝旒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与其那样隔三差五地延宕,还不如先解决了孩子问题,再来一心一意全力以赴修行,何况现在宗门里边一心力争上游的心气很高,这两年只怕在灵宝灵材资源消耗上也会相当大,虽说以宝旒的禀赋和资历就算是优遇也不会有谁多言多语,但尺媚、佟童,乃至青郁和无垢如果都要这两三年里发力,那肯定会有人心里不那么自在了,难免生出一些嫌隙来,……”
有事请假一日。
望谅。
第一百九十四节 居高,望远
方宝旒、于凤谦的意见并非无因。
虽然现在老重华和大槐山归并为一体了,但是短时间内卧龙岭那边还需要重建,而大部分人都需要回到大槐山来修行。
前期大槐山方面也有所准备,但是骤然来数十人进入大槐山,而且他们都是抱着到大槐山能够获得一个比在重阳山更好的发展机会而来,否则他们也不会如此干净利索地就脱离重阳山,那么陈淮生就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场面,让他们意识到来大槐山是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大槐山的招牌形象才不会被玷污,才能继续在民众心目中保持一个良好形象。
但就目前来说,大槐山所具备的资源是无法支撑起两派归并之后每个人的需要的,哪怕在汴京之行中取得了不少灵宝,但是老重华弟子进来,人人都期盼着一个更美好的修行环境和更丰足的资源匹配,而这一点上又无法完全满足,那么争夺过程中对每个人的资源分配都会引来无数人的关注和质疑,与陈淮生息息相关之人自然就是重点。
固然陈淮生的身份地位和威望足以让他不受约束地安排,但引来人们的腹诽肯定也在所难免。
欧婉儿、于凤谦、宣尺媚、方宝旒、佟童,再加上闵青郁、虞弦纤、任无垢,再说修仙界这种道侣伴侍的结合十分寻常,但你这数量太多是一重,而且关键这些人要么在筑基层级,要么就是炼气高段和巅峰,都是急需各类灵宝灵材资源来支撑的时候,难免就会引来人们的侧目了。
陈淮生没有作声。
这不是关系到自己一个人一家人的事情,丁宗寿也有一大家子人,商九龄、李煜这些也有弟子,便是熊重晖和陆遥也有一二亲近弟子,只有公孙胜是个孤家寡人,但现在也一样动了收徒之念。
原来是散修,没有那么多计较,在外飘零,收徒麻烦而且很多时候是累赘,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宗门作为倚仗,日常修行便可置放于山门道院中指点一二即可,即便自身要出去历练,山门中自有人照拂,再无后顾之忧,所以一旦稳定下来,已入紫府和筑基的修士都要考虑收徒一事。
尤其是在遇到禀赋过人免不了见猎心喜,这徒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师者修行意念的延续,徒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师者也能脸上有关,而且和父子祖孙一体一样,师徒一体,也能增添自身在宗门中的话语权,这些心思不必宣之于众,但大家却都心照不宣。
便是陈淮生考虑到自己身畔这么多道侣伴侍,且自家也有了多个子女,不也一样还收了拓跋宏、诸晨、卿晓加上云蕾为弟子?
可以遇见未来一二十年里,自己膝下子嗣数量还会大量增长,宣尺媚、佟童、闵青郁乃至虞弦纤、任无垢只怕都是要生育的,自己总不能厚此薄彼,也得给她们在修行之余留有一个念想盼头才对。
还有如凌凡、许悲怀、姚文仲这些和自己关系日趋亲近,已经隐隐被其他人视为自己嫡系的弟子,自己总也要对他们有所照拂才是。
所有这些问题陈淮生都要考虑进来,既要站在整个宗门全局统揽的角度,但又不能不考虑到具体自己身畔的人,如何平衡也相当费人思量。
“宝旒,你真是这么想?”陈淮生思忖良久才转过目光,沉声问道。
“嗯,的确如此想。”方宝旒很坦然:“我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文锦也有五岁了,马上就能看到他兑现灵根道骨,我琢磨着再生一个,无论儿女,也就心满意足了。”
方宝旒的确是如此想的,若是能再替爱郎生下一女,自己便是儿女双全,日后在抚育儿女的同时便可专心致志地修行,直奔紫府大道,若是再生下一子,也是好事成双,算是多一份保障,毕竟修行路上很多事情也说不清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凡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