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志异_瑞根【完结】(881)

  好在这在之前陈淮生就提醒过苟一苇要有所准备,以现在清凉台的位置和灵力状况,炼气中段以下的弟子恐怕都有些难以适应,多少需要服用丹药或者用灵符来帮助适应。

  但一旦适应之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他们的修行有所裨益,毕竟这样一种灵力充盈的环境下长期居于此,而且能适应,就证明其四基基线都有提升,当然这个提升有一定限度。

  对赵良奎、魏武阳以及宋岩、陈桂生他们来说,这样一个机会也是一次极为难得的锻炼机会,一方面这种绝域中的环境让他们在适应过程中四基都得到提升巩固,另一方面要构建这样一个混元之境,也能让他们从各方面都得到打磨锤炼,从设计到细化,再到安置布局,每一处的布设都极有考究,琢磨其中道理,都能悟出不少奥秘来。

  “怎么样?”陈淮生对苟一苇的勘察情况很重视。

  “的确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苟一苇抿着嘴满脸思索的神色,结合着陈淮生拿出的规划设计构想,他也在考虑如何能够将这些规划设计与灵穴实地情况相结合,在哪些方面需要用灵宝灵材来补足,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疏导挖掘,以及怎么来布置才能让这个灵穴之地效果最大化,“淮生,你打算怎么用这个地方?”

  “怎么用?”陈淮生一时间有些没明白苟一苇的意思。

  “清凉台这一处穴眼实际上不能叫一处穴眼,而是多个孔洞贯通形成的一个洞穴孔眼的连环体,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上下两处,上部范围较大,大概是一处大型洞穴和九处小型洞穴及其连通的孔道组成,大概最深处进入山体在二十丈左右,下处要小很多,是从上部的一个侧洞蜿蜒深入到右面的山岩中,但这一处孔道就有些幽深漫长了,大概在四十丈左右,然后还有一个大洞穴和三处小洞穴,另外在其下方还有一条地下溪流,……”

  苟一苇一边拿出自己绘制的灵穴之眼构造图,一边指给陈淮生看:“淮生你看,这两处穴眼区水平距离大概在十五丈之遥,深度也有二十丈的差距,在灵力浓郁程度和法相区别上也稍有差别,上部穴眼区土木法相较为浓厚,火性法相也还过得去,下部穴眼区土水法相最盛,另外金性法相也比上部穴眼区要更厚重,也就是说这两处穴眼区是有一定区别的,上部穴眼区,土木火法相都还可以,但金性和水性就略差,而下部穴眼区土水金法相都还不错,但火和木性法相稍差,其实下部穴眼区木性法相也还过去,就是火性法相差距较大了,……”

  “苟师伯,你说这么多是什么意思?”陈淮生隐约觉察到一点儿,皱起眉头问道。

  “我的意思是,如果可以的话,其实可以按照你的规划来设计构建两处混元之境,一大一小,一浅一深,上部环境更好,更适合土木火三相不足者,而下部阴瘴较浓,炼气层级弟子都难以承受,也更适合筑基弟子,……”

  苟一苇的建议让陈淮生忍不住挠头:“苟师伯,那岂不是意味着在灵宝灵材的需求上也要翻倍?我原来琢磨要构造一个混元之境所牵扯的范围都不能太大,否则在灵宝支应上就足以让我们大槐山破产,根本就凑不齐,您现在突发奇想要搞两处,而起按照你提及下部那一处,只怕对要灵宝的需求更大,涉及到要抗衡阴瘴,就算是筑基修士也一样需要各类灵宝来平衡啊。”

  苟一苇也知道自己的建议有些“不切实际”。

  当初在构建这样一个混元之境上他自己都专门提出了质疑,就是觉得要打造出一个类似于鼎炉的混元之境要求太高了,特别是在灵宝的需求上标准极高,而且需要持久的灵力保障,寻常灵物根本就支应不起,只有高级灵宝才能扛得住,甚至高级灵宝也需要持续的补充供应,一旦灵力耗尽,就要更换补充。

  可现在实地勘探了这一处灵穴之眼的情况之后,他又委实觉得浪费下部穴眼区这样一处宝地太可惜了,尤其是陈淮生的规划设计中对于五行法相的蕴积渗透道体有着相当精妙的构想,如果能按照其预设的标准建设好,而后修士能够长时间浸润其中,其效果真的要比寻常灵地强太多,甚至堪比秘境之效。

  “淮生,我知道其中难处,但是我以为值得。”苟一苇坚持自己的意见:“如果一时间无法完全兼顾或者建成两处,我觉得倒是可以先考虑建下部穴眼区,上部穴眼区对于炼气弟子可能效果更好,筑基弟子也有进益,但在下部穴眼区,筑基弟子的修行效果我觉得可能会大幅度提升。”

  苟一苇叹了一口气又继续道:“淮生,这样一个穴眼区建成之后恐怕也只能供一人使用,灵力保障通过蕴积浸润来支撑,消耗太大,若是散修或者宗族可能就再好不过,但对于宗门来说,也只能说是一个亮点支撑了。”

  陈淮生笑了起来:“苟师伯,能达到这样效果还不满足?你还真以为这一处混元之境就能改变一个宗门命运不成?对于我们大槐山来说,我倒是觉得该知足了。”

  第二百一十五节 共谋,共建

  陈淮生很清楚混元之境的作用,这是对自己道体内鼎炉的仿造,模仿出一个近似于自己鼎炉的修炼环境,而聚集灵宝来弥补现有环境的不足,让修士在其中能充分浸润感应一个极佳环境下带来的修行加成,提升修行效果。

  但混元之境的限制还是很大的。

  一是环境所限,不可能有多大,能够容纳一人修行已然很难得了,而且即便是有灵宝富集加持,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不可能达到那种突飞猛进鱼跃龙门的境界,也就是说,和在秘境中那种能够遇劫渡劫的天道飞升还是有所区别的。

  二是这种人工造就的环境对选址极为苛刻,同时造就鼎炉那种环境需要从各方面来堆砌灵宝,对灵宝消耗很大,也就是说,这种环境能否持久,取决于宗门的投入能否坚持。

  或者换句话说,这种构想对于超级宗门来说可能更为见效,像现在的大槐山要做这桩事情有些勉为其难,但是大槐山现在又不能不做,否则一旦错失这一段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期,未来大槐山未必抗得过来自外部的威胁和袭击。

  所以陈淮生才硬着头皮冒着有泄漏的风险,还要不遗余力地耗尽整个宗门资源都要去启动这样一个造境计划,甚至在整个过程中都还要承担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风险。

  但一旦成功,回报也将是丰厚的,尤其是对筑基层级弟子的实力快速提升,哪怕就是那么一两个人的提升,也足以达到陈淮生的想要的结果。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但是却不易了,那就是一方面开始按照陈淮生的规划来打造建设和布局,这主要是手工活儿,一些孔道要被拓宽,一些孔洞要被填塞,还需要再安设一些法阵灵符来强化。

  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开始填充和安设灵宝灵材,尤其是灵宝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陈淮生还是接受了苟一苇的建议,保留两个混元之境的设计,但是优先考虑把下部穴眼区建设起来。

  但即便是下部穴眼区这个偏小的混元之境,耗费都相当骇人。

  这一处穴眼阴瘴极浓,而且欠缺火相法性,也就是说要构造混元之境,需要极大地补充火相灵宝。

  这种补充可不就是简单地弄点儿赤岩元浆或者地阳火岩那么简单了,需要量相当大,要将这个孔洞周围都构筑起四通八达的孔道,然后将地阳火岩按照法阵最佳态势填塞进去,同时还要在一些通道上灌满赤岩元浆,让其可以流动起来,以便于补充灵力活跃度。

  单单是这样工程就相当浩大,陈淮生估摸着只是这一步,估计就得要三五个月,然后才能谈得上补充灵宝。

  这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这一处灵穴之眼最缺的是火相法力,那么补充火相灵宝需求最大,但并不代表其他几相法力就足够了。

  要将这一处灵穴之眼建成混元之境,意味着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大幅度提升法相灵力,哪怕是这一处灵力最强的土性和水性,一样是不足的,仍然需要有针对性的补足,只不过需求量要比火相这方面小很多罢了。

  陈淮生和苟一苇已经在商议和计算所需要的灵宝灵材,按照打造混元之境需要一个稳定平衡的灵力架构,除了要在灵宝上的补足外,还涉及到一些专门承载灵力充盈流通的灵材,比如要建造一些孔道就需要特殊的木质或者石质灵材,这也是一大笔花费,而且这一步还要先行运作起来,以便于制作一部分之后先用灵宝来进行尝试。

  这本身就是一个前人从未见识过的新东西,就算是陈淮生也只能说模仿自己道体内的鼎炉来试制,成不成,效果能不能达到,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在众人面前,陈淮生必须要表现得胸有成竹的笃定架势,否则自家气都泄了,还怎么能让其他人坚持?

  “也就是说,现在就需要开始四处去采购或者获取这些灵材灵宝了。”陈淮生与苟一苇、丁宗寿商议,“苟师伯所说的固化孔洞的石材和建造流通的木材,是否有特指的标准,或者你就直接列出需要哪些东西,我的设计只能标准要达到什么效果,具体怎么做到,还得苟师伯你来确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凡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