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_八月飞鹰【完结】(474)

  双方互相干扰下,令这片海域的天地灵气变得错综复杂,常有各种乱流交织,让本就受影响的天地自然,更加混乱。

  一道道通天贯地的黑气与白光干扰对抗下,短时间内陷入僵持局面,一时间谁也没能压倒对方。

  但无疑,类似场面并不符合大唐方面预期。

  他们是为“关门”而来,当前情形,自然无法达成原本的战略目标。

  更何况如今所有人都已经知道,越是长时间拖延下去,理学修士的各种法理和祭礼,便会越发稳固也越发强大。

  这么继续下去,只会更有利于天理方面。

  故而围绕黑色的气柱和白色的光柱,大海上各个地方,这时都开始爆发激烈的大战。

  雷俊冲楚昆、方岳、法明和尚等人微微颔首,示意他们守好自家这支通天贯地的洁白宝光。

  而雷俊本人,则向那道黑色的气柱行去。

  不等靠近,仔细观察气柱的雷俊若有所思,心中生出一些主意。

  他先收敛心思,然后靠近黑色的气柱。

  果然有天理修士尚守在附近,这时连忙上前阻止雷俊。

  但在此地者,最高修为七重天境界。

  其人实力虽然不俗,但比之当前的雷俊无疑相差甚远。

  雷俊将他们拿下,不费力气。

  倒是后面,有其他天理修士从别的方向,自外围靠近,也向楚昆、方岳他们所在的洁白宝光袭去。

  不过雷俊没有回援。

  楚昆、方岳他们自可处理。

  来者中有七重天境界的理学大儒。

  和当初那姓苏的文士一样,臻至上三天境界的大明高官,得气运加持,对上同境界的法明和尚,可以占据上风。

  但是……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方岳镇静开口,声音清朗,语气平和。

  但海上忽然波澜起伏,浩荡长河仿若凭空而生,悬于天空之上,然后轰然落下。

  长河一成,瞬间将周围大片范围里的天地灵气全部汇聚到自身河水中,从而形成莫说凡人便是修士也畏惧的恐怖灵气大河。

  河水冲击之下,无穷伟力仿若无边无际,悍然冲垮对手仿佛坚硬如铁,坚固如城的浓墨。

  大唐修士如今同天理修士打交道渐多,有雷俊等先例在前,是以不管是谁,大唐修士现在对上天理的理学修士,都是不动手则已,动手便出全力抢攻,谋求速战速决。

  方岳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但儒家咏诵一脉的他开口,当场就把一位同境界的七重天理学大儒生生贯入海底。

  如此实力,叫雷俊、楚昆师兄弟都为之侧目。

  雷俊看得津津有味。

  方岳少年成名,已经名动天下多年。

  除了修行进步飞快之外,其斗法实力,亦远超同侪。

  只是他素来极少与人争斗,是以仅少量消息流传。

  雷俊多年前曾亲眼旁观方岳咏诵章句。

  时隔许久,如今再次目睹,让他看得连连点头。

  在雷俊看来,方岳刚才这出手或者说出口一招,值得赞许处不在于灵气所化长河多么浩瀚雄浑,而是在于水势滔滔之下,方岳仍然可以进行非常精细而又准确的控制。

  水势虽大,但不仅不伤附近楚昆等人分毫,亦不影响自家正冲天而起调动天地灵气的洁白宝光。

  长河激荡奔腾,攻击敌人之余,甚至还能多用兼顾,把法明和尚、楚昆等人一并捎起。

  借助水势,楚昆、法明和尚他们出手,更加不易抵挡。

  方岳开口一句后,所生水势随心,即可自行伤敌,还能配合同伴。

  其中精细与绵长,比水势之浩大更令雷俊印象深刻。

  对面其他天理修士见方岳如此强悍,连忙一起出手,流星雨般密集打来众多墨字。

  但方岳刚才章句灵气凝聚下,并非只显现一条巨大的灵气长河。

  连绵山峰立起,高耸入云,悬于沧海之上。

  难以计数的山峰并排之下便仿佛坚不可摧的墙壁堡垒,将漫天流星般的墨字全部拦下。

  雷俊远远望去,山峰如真实般,被墨字击打,连续有土石开裂,下滑滚落。

  但山峰本身巍峨而立,不见半点动摇。

  面对理学修士,下三天层次的交锋,大唐修士占据压倒性优势。

  中三天层次的交手,双方同境界的情况下,大体势均力敌。

  而上三天层次的较量,天理修士便开始占优。

  大唐修士冒险抢攻,反而容易把自身搭进去。

  可方岳一招之下,攻防兼备。

  连绵高耸入云的山峰,被对手的墨字击打不见动摇,但马上就被方岳本人控制,地动山摇,大片高峰主动倾倒。

  恐怖的山岩仿佛从天而降,把靠近的理学修士全部砸落,并狠狠向海底压去。

  给方岳的对手多准备一番,凭制义、祖制、纲常等法门随时间推移而效力越来越大,此战或许还有悬念。

  但现在则当场被直接压垮。

  方岳面无得色。

  虽然他能胜过同境界的七重天理学大儒,但以平均水平论,有气运加持的理学修士,胜过大多数儒家咏诵一脉的七重天大儒。

  看似严苛、僵硬的同时,理学修士有过人的洞见之能。

  接触多了,方岳如今已经了解相关情况。

  儒学修行,大境界方面,不论哪一脉道统,第一重天一般统称为开蒙,修行过程甚至亦大同小异。

  第二重天名目也大多相同,统称为养气。

  但第二重天时具体修行过程,便开始有了分别。

  故而习惯上有时也称经学一脉二重天为修身境界。

  称咏诵一脉二重天为入韵境界。

  称神射一脉二重天为引弓境界。

  类似说法,古已有之。

  天理那边的儒家修士,在这方面亦不例外。

  只不过除了大家名目都一样的一重天开蒙境界外,理学修士的修行第二重天,往往称之为理气境界。

  这是理学修士一脉修行,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根基之一。

  理气相合,理为体,气为用。

  理为一切之根本,乃万法万物归宗。

  而理学修士一大法门,同样称之为理气。

  实战斗法中,作用主要体现在快速体察对手部分奥妙并化归己用,衍生各种理气规制。

  这也几乎是每一個理学修士二重天时修成的本命术之一。

  随着他们修为提高,至中三天、上三天阶段时,亦会有所升华和衍生。

  雷俊在这方面的观点同方岳相近。

  虽然他对这个世界的理学修行法门有很多保留意见的地方,但仍对其中一些独到之处感兴趣。

  雷俊回首看楚昆、方岳那边,自己手下动作并不慢,紫色的阳雷和黑色的阴雷一起出现,融合化作两仪太极图之形,镇压大海中冲天而起的黑气。

  黑气顽固的同时,受到攻击后更生出变化,延伸成枷锁牢笼模样,反过来朝雷俊笼罩。

  这理学祭礼具有很强的自我防备功效,有外力意图打断祭礼时,便立刻开始反击。

  让雷俊感兴趣的则是,这祭礼核心处,分明也是一副太极图。

  不过,并非蕴含道家法蕴的太极,而是完全源自儒家文华。

  关于这一点,雷俊倒是不特别意外。

  上古之时,儒家咏诵、道家符箓派乃至于巫门神舞一脉传承,有相通处,彼此间存在一些共通的元素不足为奇。

  只是随着彼此各自发展,渐渐都有了完整体系,类似情况便比较少见。

  但仍未断绝。

  太极之形,便是其中之一,于道家传承和儒家传承中皆可见。

  只是在当前大唐修行界,更多见于道家。

  儒家那边虽有,但相对较少。

  可眼下在大明修行界,作为主流的儒家理学法统中,太极之形,据雷俊观之,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当然,眼下这祭礼,难不倒雷俊。

  他既可以力破之,也可以通过自身法力再结合天书暗面之力双管齐下,来抹除这方儒家理学祭礼。

  但前后仔细观察对方的祭礼后,雷俊心中有了别的设想。

  于是,他只以自身法力凝聚紫色和黑色的两仪太极,同对方那浓墨构成的太极之形对抗。

  双方互不相让。

  雷俊识海中,则生出少许变化。

  仿佛心灵上出现墨迹。

  墨迹并不污秽,但顽固。

  通过黑漆漆的墨迹,雷俊视野里却像是有了别的景象。

  那是一片令他陌生的世界,但气息同墨迹,同儒家理学修士相关法蕴非常相似。

  虽然自己从没去过,但不影响雷俊猜到,那里就是如今九天十地中的天理,曾经的归藏。

  对方这祭礼,受气运影响,赫然进一步牵动天理中的气运。

  如此,方形成巨大伟力,阻挠大唐这边“关门”的举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12_b/bjZy1.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异世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