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_八月飞鹰【完结】(729)

  唯有玉清周天法镜,向上升空,化作缥缈一点。

  莫说凡人肉眼难以观察。

  便是普天之下大多数九重天修士,到如今也难以察觉玉清周天法镜的存在。

  随玉清周天法镜一同升空者,还有一整片星星点点,数以百计。

  这点点星光,乃是一面又一面宝镜,共同组成雷俊的星海天罗。

  镜面彼此之间,皆凝聚出虚幻的光线相连。

  光线表面,流转一层银辉。

  星海天罗簇拥着大周天法镜一同升空。

  而在升上高空后,点点星光便一起散开,各自朝极远处扩张。

  远远望去,仿佛四散的星雨。

  虽然点点星光一起散开,但彼此之间联系,始终不断。

  整体覆盖距离,已经超过万里之遥。

  纵使这世界幅员之辽阔远胜雷俊先前已知种种,当前星海天罗在玉清周天法镜主导下扩散开来,覆盖面积仍然大到超乎这世上无数人预想。

  点点星光,皆隐于高天之上。

  雷俊在天师府内,静静测试和调整,使之进一步完善。

  点点星光分散之下,每一点星光,每一片宝镜,又再勾连起巨大区域范围内,龙虎山天师府一脉真传下的天视地听符和千里传音符。

  于是,罗网更进一步扩大。

  雷俊做一些技术上的调整,暂时达到自己当前预期后,便再挥挥手。

  于是漫天星罗一起泯灭,光辉消失,陷入沉静。

  只剩玉清周天法镜仍行于天际。

  “若说昔日是有一些巧思,那么今日是当真成一番气象了。”

  雨打玉盘般清脆快速的声音下,身材娇小,浑身上下都被乌黑大氅包裹的女冠走进来。

  雷俊微笑:“大师姐回来了。”

  许元贞:“听着大同和那方大汉人间里的符箓派,嗯,主要是那边的符箓派,有些意思。”

  第389章 天师入大同

  “确实令人有些在意。”雷俊同意许元贞的看法。

  许元贞:“先前通话不便,只听你简单提了几句,详细情况如何?”

  雷俊:“结合大同那边儒家名门文书往来中提及的讯息,还有黄天道在那边打听到的消息,目前基本可以肯定,大汉人间那边的天师府,是走上古符箓派传承的路数,但尚不能确定,是否同早年天宫有关。”

  许元贞问了一个问题:“那边,有符箓派传人,被除箓的先例么?”

  雷俊徐徐答道:“历史上有相关记载,但时间久远,已经难以追溯当中虚实。”

  道家符箓派早年,拜请上苍和在天宫的前辈祖师授箓。

  优势自然颇多,首先就是对修道者资质的要求相对宽松。

  并且,即便年事已高者,亦保留境界继续向上突破的可能。

  当然,资质较高者,修行速度在平均基础上自然快过资质相对普通者。

  同时在实战斗法中,资质较高的符箓派弟子,符箓通鬼神,有希望召请更强鬼神临凡,从而获得更强大的神通法力。

  但反过来,自然也有诸多弊端。

  其中最显著者有二,其一是彼时的符箓派道士在沟通天地鬼神前,自身相对势弱,容易为敌所趁。

  其二则是,一身修为根基源自上苍祖师,如果被除箓,将很快跌落凡尘。

  如今大唐龙虎山天师府凭借万法宗坛虽可隔空镇封某些传人的符经,但对上三天修士的神通法箓,就没有相应镇封手段。

  而在上古时,已经登仙的上苍祖师除箓,则可能将上三天符箓派高功法师,一并打落凡尘。

  大汉龙虎山天师府没有三宝一坛的情况下,发展至今,常有高手涌现。

  故而世人皆猜测他们有已经登仙的前辈祖师存世。

  反之,如果大汉天师府有不肖弟子直接被祖师除箓,瞬间从云端跌落尘埃,同样是上苍祖师存在的例证。

  “虽然古时传闻已经难验真假,大汉天师府的前辈祖师有多年不曾显圣,但我个人目前推测,情形极可能属实。”雷俊末了说道。

  许元贞饶有兴趣地笑笑:“洞玄登仙者,亦有分别,当中大多数,仍有寿元大限。”

  雷俊:“具体情况如何,就不好推断了,可能暂时隔绝了声息,可能在闭关,可能忙于其他事,可能状态不佳,亦或者如大师姐你所猜测,可能人已经不在了。”

  大汉天师府一直以来,声名显赫,万众敬仰。

  纵使皇朝几番动荡,大汉龙虎山天师府仍然如中流砥柱般存在。

  直到近年来,大汉大空寺崛起,甚至挑衅大汉天师府。

  时间短时无妨。

  但时间长了,便开始渐渐动摇大汉天师府的威望。

  尤其是令人生出怀疑。

  怀疑大汉龙虎山天师府供奉的前辈仙师,是否还在世?

  这种冒险之举,莫说大汉人间那边的世家名门亦或者大汉宗室,便是须弥宝部亦不会轻易为之。

  可惜,偏偏是大空寺。

  并且是已经成了气候,高手如云的大空寺一脉传承。

  雷俊充分怀疑,这一脉大空寺背后,有人大力支持,甚至可能支持者还不止一家。

  “大汉龙虎山天师府当代掌门,名季道成。”

  雷俊提起这位和他一样有天师之号的道家大乘高真:

  “此前听到的传闻,其人是九重天四层,已经修成皓灵七炁的修为,正当盛年,实力不俗。”

  可惜,在他任上,偏赶上大汉天师府如今面临外部强力挑战的时期。

  “季道成之下,有马宗祥、徐浦、黄瑾等八重天境界的高功长老。”

  雷俊继续说道:“当中有一人名潘海林,被誉为大汉道门第一后起之秀,年纪轻轻,已经是八重天圆满,修成神庭上景的修为,虽不是季道成亲传弟子,但大汉天师府内外基本已经公认,他将是下一任大汉龙虎山天师。”

  雷俊略微顿了顿后补充道:“悟性这方面不容易外显判断,所以情形不明,根骨方面,则可以肯定,潘海林乃仙体根骨。”

  许元贞随口问道:“哦,什么仙体?”

  雷俊:“混元。”

  许元贞:“倒是少见,史书记载,历史上此前也只出过一个先例。”

  雷俊:“太易这一系,都比较少见。”

  虽然没有混元仙体向上升华的先例,但以雷俊、许元贞如今修为、悟性,大致可以推断出,混元仙体如果继续向上提升至道体根骨,那么很大可能便是太易道体。

  值得一提的是,混元仙体作为罕见的道门修行根骨,其最大特点之一,便是可以打破身法不二的定规。

  身怀混元仙体根骨之人,可以同时兼修道门不同法统传承,且皆有所成就。

  历史所载能打破身法不二惯例者寥寥无几,几乎每一个都能名垂青史,原因恰在于罕见。

  而道家混元仙体,便是当中最负盛名者。

  不过,这是描述上限。

  能否达到,还要看修士自身。

  兼修多条道统,时间与精力上的消耗,毕竟远远超出常人想象。

  这一般便要同时考较修士的悟性资质。

  否则多条路一起走,结果极可能是不管哪条路都走不通。

  正面例子,是佛门那边的未来弥勒。

  反面例子,就是另一個故事。

  关于潘海林,目前已知他是专门精修道家符箓派传承。

  “黄天道那个年轻人,是两相圣体,两相之魂?”许元贞问道。

  雷俊:“对,如果康明的两相圣体能更进一步,便该是混元仙体了,不过目前看来,还不见他有这方面的运道。”

  许元贞:“大明人间那边,有个造化仙体。”

  雷俊:“哦?”

  许元贞:“真武观,木淳阳。”

  雷俊点点头:“师姐你先前提过的那位真武观当代观主。”

  造化仙体,同他的两仪仙体一样,如果有机会继续向上提升为道体,则都指向太极道体。

  雷俊闻言心情淡定。

  各有缘法,谁先谁快,各自努力便是。

  “之前听师姐你提到,大明皇朝当前虽然有不少外患,但在朝野间,儒家理学仍然强势?”雷俊问道。

  许元贞:“明皇无能,修行天赋很低,纯靠天子帝王术和各种天材地宝硬堆。”

  雷俊微微颔首。

  这事儿他先前听许元贞讲过大概。

  大明皇朝那边,帝皇子孙后代,在修道一途的天赋上,颇有些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倒是朝中名臣云集,一派众正盈朝的景象,多名九重天境界的老人家……错了,是有多名九重天境界的理学大儒名家,匡扶社稷,忠心为君。

  唯一一点小问题,就是他们内部派系壁垒分明。

  当前大明朝堂上,在较量的主要三方,被称为吴党、楚党和秦党。

  “说起来,当初归藏小明廷里,也是三方博弈。”雷俊回忆:“记得是吴党、楚党和赣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12_b/bjZy1.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异世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