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就是上官云锦,此次的话事人,没有什么收获?
错了,她觉得自己的收获,才是最大的。
因为她要给冯君提供交易清单,所以她要先了解一下,冯君到底需要什么。
然后非常不幸的是,冯君这一方中、出了一个小奸细——虞长卿跟上官师姐相处不错,虞昶珠就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我们刚刚完善了一个贡献点系统。
虞昶珠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出卖冯神医,她也不懂数据库的结构,但是她用指纹打开电脑,能调出每一小项的细节和汇总。
对于上官云锦来说,这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首先,她面对的是全中文的操作系统——冯君谨慎地安装了所有中文模块。
然而对于上官云锦来说,她依旧看不懂。
简体字对她而言,跟再学一门外语相差不太多。
点开相关的软件,就是已经汉化——错了,是已经篆化的文字,上官云锦就看得懂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先想像一下:那样的文字,才是冯神医的传承吗?
这就先给了她一种莫名的新奇感觉,然后她就发现,这个贡献点系统,真的很庞大啊。
严格来说,冯君他们整理出的贡献点系统,不是特别庞大,除了一些武修功法、天才地宝的兑换,就是一些任务发布,任务难度,对应着贡献点的多少。
无忧台是修仙的门派,内部自然也有相应的资源管理模式,类似的任务体系也有,但仅仅是类似而已。
他们的弟子是如何得到修炼资源的呢?每个月的月例是一部分,他们需要通过生产,来得到月例,比如说灵植、制器、符箓等手段。
超出月例的部分,就是各显神通了,符箓画得多的,可以卖符箓,灵植种得好的,可以多弄点田来种灵植,或者完成一些探险甚至战斗任务。
无忧台是有任务系统的,但是没有统一的发布平台,门派任务,当然是最高的层面发布,但是很多小的任务,都是需求方自己的发布平台。
比如说无忧台里分了内务堂、术法堂、藏书阁等职能机构,这些部门有需求的话,就自行发布任务了,付出的会是功法、符箓等,但是更多时候是灵石,毕竟这才是硬通货。
要是个人有需求,有时候是通过部门挂出去任务,但是更多时候,是通过一些公众平台发布任务——比如说小酒馆,又比如说集市的摊点。
不光无忧台是这样,其他修仙门派也是如此,没有统一的任务发布平台,更没有统一的结算方式。
一直以来,大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因为很多很小的任务,也没必要找一个统一的发布平台——大事的话,门派来协调,小事就自己做主好了,修仙的人本来就该是随心随性的。
但是上官云锦惊讶地发现,冯君搞出来的这个贡献点系统,能极大地简化过程,并且可以充分地协调和调动资源。
事无巨细是一方面,同时也能方便兑换各种物资,对有效地管理一个团体,帮助极大。
还是拿无忧台来做例子,要是能有这么一个权威的发布平台,门派的管理效率,能获得极大的提高,同时省去很多的是非。
以前不是没有人这么想过,但是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那就是:工作量太大了。
门派上下近万人,加上备选弟子、杂役等,有数万人之多,一个集中的管理平台,得有多少人来处理相关事务?
而且这种事务的处理,得有相当的专业性和延续性,不是随便一个新人调过来,就干得了的,而那些干了多年的老人,就算想离开,都不是一时半会走得了的。
说到底,上官云锦是看上这套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效率上了。
有这么一套系统,管理起来就方便多了,也不会耽误管理者的修炼——能负责管理任务系统的,肯定不会是杂役之流,得是门派里的重要人物,那么,必须考虑他们的修炼需求。
上官云锦感觉任务点系统庞大,并不是说数据库庞大,严格来说,冯君这点需求少得可怜,主要就是收集一些武修功法、天才地宝,能兑换的不过是一些书籍、发电机、黄金等物。
无忧台的各种物资、需求都加起来,起码是冯君的几百倍,上千倍也不足为奇。
上官云锦吃惊的是,这套系统有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对虞昶珠的问询,她得知那个数据库的预留空间很大,还有起码万倍以上的储存空间。
上官云锦一下就激动了,这东西太棒了啊,有了它,无忧台处理事务的能力可以获得极大的提升,发布和查询都很方便,又占用不了多少人手。
而且她隐约觉得,如果把这个东西搞好,宗门相当于是拥有了一个巨大的门店,不光无忧台的弟子可以使用,没准还能吸引到外来的修仙者。
与此同时,无忧台的贡献点,也就成为了类似于灵石的硬通货。
她仔细琢磨了几天,认为自己的想法没太大问题,就找到了冯君,跟他咨询这套系统的细节。
你是想拥有修仙界的货币发行权?冯君瞬间就抓住了重点,不过……你想得有点多了。
无忧台还是小了点,须知五台之外,可还有四大派呢。
所以他很明确地告诉她:这套系统,你可以买,别人也可以买,凭什么别人会只认你无忧台的贡献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b/bjKCB.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修真 仙侠文 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