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两眼失神,失魂落魄,只觉得浑身无力,好似随时都会魂飞天外。
龙老人看了晋王一眼,吩咐道:“把晋王送到宗人府去。另外,把方才之决议尽快告知在京的大祭酒和山主们,请他们转告在京官员,然后尽快落实下去,不要让人家挑理。”
赤羊翁和金蟾叟领命而去。
秦清和巫咸离开了钦天监。
城头上的澹台云见此情景,轻声道:“尘埃落定。”
说罢,她转身离开城头,往西北方向而去。
秦素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好像放下了千钧重担。
不过没有人贸然开口,而是在等待秦素说话。再过不久,秦素就不是秦大小姐,而是举足轻重的秦夫人了。
另一边,社稷坛前的对峙还在继续,不过道门中人是好整以暇,而另外一边却是面若死灰,满心绝望。
谁也没想到,举世无敌的大剑仙就这么输了,那个煞星魔头赢了。
正如大剑仙自己说的,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输了,再去说其他已经无济于事了。
现在双方都在等待社稷坛内的动静。
过了许久,从社稷坛中传来李玄都的声音:“所有道门中人,退出帝京城。”
第五十四章 亲政
天宝八载的腊月,天宝帝终于得偿所愿,亲政掌权。
这似乎是一件大事。
只是很多明眼人都心知肚明,这其实是一件小事。
真正的大事,早已在幕后大人物们的三言两语之间议定,刀光剑影也已经过去,现在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不过天宝帝不这么看,他踌躇满志,他满腔激情,他觉得自己有着光明的未来。
今日本该是御门听政,却临时改成了在太圣殿举行大朝会。
朝会分为大朝和常朝。
大朝一般在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时举行。
常朝分为朔望朝和日朝,其中朔望朝顾名思义,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举行。日朝则是皇帝真正处理政务的朝会。日朝分为早朝和午朝,因其常在几处重要的宫门举行,故又称“御门听政”。
早朝和午朝所论政事,有较为明显的划分。早朝允许四方奏事,而午朝仅通政司、六科给事中、守卫官、各衙门有军情重事允许上奏,所以多商量军国大事。
大朝会由青鸾卫陈设卤簿仪仗,教坊司陈列大乐,礼仪司陈列诸国文书、贺表、贡物,还设纠仪御史纠察百官,监督那些站久了爱打瞌睡或交头接耳聊私的官员。待时辰一到,皇帝升座,鼓乐齐鸣,百官跪拜致贺,行礼如仪。礼毕则群呼万岁、万万岁。
这次大朝会,少了许多旧面孔,多了许多新面孔。
年轻的帝王,穿着一袭崭新的龙袍来到太圣殿中,端坐于龙椅之上。
下面是满朝文武跪拜行礼。
天宝帝双眼透过太圣殿敞开的大门向外望去,外面除了仪仗、侍卫、宦官之外,还有众多没有资格入殿只能跪在殿外的官员。
更远处,便是宫城之外、内城之外、外城之外,直至出了帝京城。
过了许久,天宝帝才收回视线,低头望向满朝臣子,也包括满头白发的燕王。
我不开口,谁敢作声?
天宝帝看着眼前赏心悦目的一幕,嘴角轻微地翘起。
……
两辆马车自帝京城而来,在玉青园的大门前缓缓停下。
从第一辆马车上走下一名身材高挑的女子,肌肤晶莹如玉,神光内敛,显然不是寻常人等。第二辆马车却是严严实实,没有丝毫动静,好像只是一辆空着的马车。
女子望着玉青园的大门,有些紧张。
这里是燕王的产业,不过现在被儒门送给了道门,燕王殿下没有半点异议。
毕竟宗室诸王被处置了三人,不仅被剥夺王爵,而且被宗人府圈禁关押,其中就包括封锁九门的唐王和曾经诸王之首的晋王,那么燕王殿下仅仅是付出了一座玉青园的代价,相较于其他王爷,已经是非常划算了。
如今的玉青园成为清平先生的居处。
如果说之前的清平先生,被说成是未来的道门大掌教,那么如今的清平先生,便被视作有实无名的道门大掌教,只差那最后一步而已,而这一步之间,再无阻碍。
那么其身份地位可想而知。
如今距离腊月初三的帝京之变已经过去了三天,帝京城内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比如太后不再露面,皇帝正式亲政等等,道门中人也在清平先生的号令下,暂且退出了帝京城。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许多道门中人并未走远,而是继续停留在这座玉青园中,清平先生李玄都也是如此。
虽然有传言说,清平先生要回乡祭祖,但就眼下局势来看,清平先生还是要先了结帝京这边的首尾,然后再返回东海。
玉青园这边出面接待之人是个黑衣女子,肌肤白似皓雪。
高挑女子见到黑衣女子,主动行礼道:“见过上官宗主。”
黑衣女子看了眼女子腰间悬挂的鱼符,还礼道:“我听闻纳兰大人已经总掌督捕司,可喜可贺。”
高挑女子正是纳兰絮。
果不其然,在纳兰絮腰间位置悬着一枚鱼符,并非是对应归真境的玉白之色,而是对应天人境的玄黑之色,十分罕见。
按照朝廷规矩,督捕司中人授予世袭恩荫军职,又效仿前朝的“鱼符”制度,为其颁发鱼符,根据颜色不同,分别为“玄黑”、“玉白”、“金紫”、“银绯”、“铜青”,按照“鱼符”高低,分别授予品级,佩戴“玄黑鱼符”者授一品,佩戴“玉白鱼符”者授二品,佩戴“金紫鱼符”者授三品,佩戴“银绯鱼符”者授四品,佩戴“铜青鱼符”者授五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