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院的条件是:只要美思让道门督察组进山,按照道门的意思进行改信,并且让治下部民全部入籍——包括美思本人,任由部民来去自由,白马院就承诺继续保证他土司的头衔,保证他对筇河部的自治。
同时白马院愿意明文确认,整座海子山的所有山林田亩,全部归属筇河部大小头人们,至于如何分割,由美思和这几十个头人自己决定。当然,海子山的所有产出,都必须交税。
美思看得出来,只要自己答应白马院归信和放奴,他这个土司就几乎等于顶了一个空头衔,所谓的部族自治,也会随着时间消磨而慢慢成为空话。
真正让他心动的,是白马院明文确认他和大小头人们对整座海子山的所有权,只要契文一出,美思相信自己至少能拿到一半,从此世世代代都将生活无忧。
这个条件当然不如保持现状好,但眼瞅着明军磨刀霍霍就要攻山,袁灏又只给了自己一天时间考虑,他实在是提不起聚众对抗的心思。
咬了咬牙,美思将二十多个部族头人全部召集过来,连夜商议。
他问了大家两个问题。
如果没有赵方丈的出现,筇河部能否一直自治下去?大明是否能够容忍筇河部的大小头人们世世代代自治?
如果向龙白部和查马部求援,这两个部族是否会如同他们承诺的那样,全力支持筇河部对抗明军,而不会如过去上百年那样,时不时上来抢上一口,直到将筇河部彻底吞下去?
这两个问题,所有头人们都无从回答,在座一片沉寂。
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回答,直到派往龙白部和查马部联络的使者赶回来禀告:“丹木土司和完丘土司说,请筇河部坚持住,不要与白马院妥协,三部一体,从来都是一家人,他们断不会坐视不理的。”
“他们答应何时出兵了么?”
“丹木土司说,只要咱们坚持七日,龙白部的大军就会赶到,请咱们将虫花河谷腾出来,让龙白部屯驻。”
“好贼子!完丘怎么说?”
“完丘土司说,他已经派出使者前往天鹤宫,向道门申诉了。查马部大军也在准备……”
“吞吞吐吐做什么?他要什么条件?”
“也是虫花河谷……”
良久良久,美思起身,向大家道:“如果保不住我们的权势,那我们就选择保住财富吧。”
于是,头人们立刻开始争论起来,哪处山坳是我家的,哪片林子是我家的,那座草场我家早就占了,那块耕地我家祖辈就曾经耕种只不过现在暂时休田而已……
十一月一日,赵然出任白马院方丈整整两周年的这一天,美思和袁灏在小街庙达成协议,白马院正式将筇河部八千多人纳入治下。
由白马院派出归信督导组,进驻海子山,协助筇河部部民改信,将山中存建的十多处祭祀庙宇全部推翻,新建了一座小庙,由小街庙派出道士值守。
小街庙收缴的各种“道主”神像达到百多尊,收缴刻有标识的祭祀之物数百件,全部焚毁。三名供奉“道主”的部族巫师高呼着听不懂的口号,从海子山的顶峰跳下,以身殉道,还有十余名小巫被白马院带走。
整个十一月,下山入籍的筇河部部民达到六千多人,这些人将被分到即将建立起来的数十个村落中安置。还有将近两千人不愿离开故土,他们在白马院的监督下,与大大小小的头人们签订了用工契,从奴隶身份转化为雇工,帮这些头人们打理山中的产业。
为了表彰筇河部土司美思的功绩,赵然请示天鹤宫后,向美思授予道牒,美思摇身一变,成了白马院的一名受牒道士。
这一天,白马院治下的入籍百姓达到了六万人!
第十七章 三代第二
白马院以雷霆手段,调集各方之力,在短短一个半月内彻底解决了筇河部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日子不超过十天,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龙白部和查马部得知消息、观望、犹豫、商议、开出条件之后,派往筇河部联络的人手刚到海子山,就无奈返回了。这一下令两个部族大受震动,将所有人手召集回来,全力戒备。
同时两部派遣使者赶到白马院,求见赵然,不过赵然没有见他们,出面的依旧是监院袁灏。
袁灏告诉他们,这是白马院和筇河部的单边协议,是筇河部出于自愿,在双方互利的基础上达成的双赢协议,不针对特定第三方、不针对其他任何人,请龙白部和查马部放心,白马院始终遵守三部与大明达成的协议,尊重三部的自治权。
当龙白部和查马部的使者指出,筇河部的自治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治了,并请袁监院就此评论时,袁灏回答:“自治有大自治,也有小自治,有对内自治,也有对外自治,具体如何,仅仅是对其内在含义的理解问题,不存在是否废止的担忧。如果龙白部和查马部对自治的理解与白马院存在差异,白马院欢迎两部就这个问题前来协商和探讨。”
赵然在白马院密切关注着两部的动向,当他发现两部的反应只是停留在口头争执上时,就知道自己这一步算是迈过去了。
此时,他接到大师兄魏致真的飞符,让他回山一趟,于是将此间事务委托袁灏料理,离开了白马院。
回山之前,他来到小街庙,让人将正在海子山中巡查的封唐找了回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