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严嵩喝了口水道:“那一处我也认为当加一句,我拟了个‘付托至重’,可好?”
夏言琢磨了琢磨,不由点头:“可以。”
袁炜衷心称赞:“严相不愧是章句大家,这下连贯了!”
又是一套流程,内阁票拟、陈洪批红、六科复核、赵然签押。
诏书写好,赵然抄在怀中,笑问:“贫道要去裕王府,诸公有意同往乎?”
冯邦宁站在裕王府的大门外,并没有接待访客,实际上此时也不会再有访客了,有资格登门求见裕王的,现在都进了宫中。没有资格进宫的,当然也就没有资格拜见裕王。
冯邦宁一直在等宫中的消息,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第一条:陛下为逆齐王所弑,已经归天了!
得了这个消息,他慌不迭跑进府门,穿过前院,赶到正堂:“殿下、叔父,陛下被齐王杀了!齐王也死了!”
正堂中,王府宾客、大管事们都分立于两列,正陪着裕王说话,忽然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呆住了。
裕王身子一紧,攥着黄梨木交椅的扶手,怔怔望着冯邦宁,冯保问:“赵方丈呢?”
冯邦宁道:“正召集百官,于奉天殿中商议陛下的身后事。”
冯保挥了挥手:“快去抓紧打探。”
冯邦宁转身跑了出去,裕王转过头来看着冯保:“大伴,赵……”
冯保打断他,劝道:“陛下龙驭宾天,还望殿下保重,切莫伤心太过。”
裕王双手捂脸,猛然“哇”的一声,嚎啕大哭起来,众宾客连忙起身,好言劝慰裕王“保重龙体”、“切莫伤身”,管事们则手忙脚乱,传侍女送上净盆、绢帕,给裕王净脸。
王府中一阵忙活,冯邦宁又来到大门外继续等候消息,过了小半个时辰,前往皇宫打探的王府内侍又送回来第二条消息,冯邦宁再次返回正堂通禀:“赵方丈欲立八人主祀先帝,殿下之名列于其上。霍韬、桂萼反对,张骢建言当廷议太子之罪。赵方丈同意廷议,定下廷议五原则。”
冯邦宁又将廷议五原则讲了一遍,他为人机灵,记性又好,且对朝堂之事比较留意,此刻虽是转述,却没有走差了半分原意。
这下裕王有点疑惑了:“廷议结果为最终结果?赵方丈这是什么意思?”
冯保没说话,宾客们对此也争论良久,大致认为这是赵方丈的应急之举,待新皇登基后,自然就有人朱批了,这一条也就不会再有疑意了。
从这一条之后,王府众人一直等到黄昏时分,才等到了新的消息,冯邦宁气喘吁吁道:“小人亲自去了皇宫,在承天门外得的消息,霍韬、桂萼被解至左顺门外,以咆哮朝堂、殴打同僚之罪,各杖三十。”
裕王闻听此言,狠狠挥了挥拳:“大快人心!”宾客和管事们也齐声赞颂,都说赵方丈英明。
就听冯邦宁笑道:“殿下,还有个好消息,廷议结果,废太子、囚冷宫!”
第二百七十章 做个好皇帝
得知太子被废,裕王幸福得几欲晕去,身子晃了晃,重回椅中,颤声问:“新太子是谁?”
冯邦宁喜笑颜开:“重臣廷推,新立太子正是殿下!”
堂中立刻跪倒一片,都在恭贺裕王,裕王兴奋得都说不出话了,只是坐在椅中一个劲的傻笑。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冯邦宁跑进来道:“殿下!赵方丈率百官恭迎殿下入住东宫,差不多已至玄津桥了!”
裕王叫道:“快,快,孤要沐浴,不,来不及了,擦身!擦身!快啊……”
裕王府前,军士将两边路口一封,赵然和顾腾嘉、夏言并肩入了王府大门,裕王已经在前庭中等候。
陈洪闪身出来,将廷议诏书宣读完毕,裕王听明白了,是权太子而非太子,不过他并未觉得有何不妥,诏书中说得很清楚,尚需真师堂议定,这是流程,并无大碍。于是小心翼翼上前,忽然不知该怎么接,说领旨谢恩肯定不对,犹豫片刻,来了句:“恭领廷议制文。”
接过诏令,裕王望着笑吟吟的赵然,一瞬间竟是哽咽了。百官在裕王府前庭一直跪到府门外,齐声恭迎裕王殿下暂摄东宫。
赵然微笑:“太子殿下,今日有些匆忙,没有大轿,只有战马,委屈殿下了,上马吧。”
裕王此刻脑子有些混乱,下意识问了句:“老师带小王去哪?”
赵然理解他的心情,笑道:“殿下以前不是说想做皇帝吗?现在还想不想?”
裕王点头:“想。”只不过一天时间,便由绝望而至梦想实现,他已经忘了三辞三让了。
赵然伸手延请:“那就随贫道走吧,先去东宫,过几天再带你去做皇帝。”
裕王这几年的委屈忽然涌上心头,再也忍不住了,哭着拽住赵然的袖子:“老师……”
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多岁的年轻太子,赵然拍了拍他的脑袋:“别哭,做个好皇帝。”
“呜……是……”
赵然掌心吐力,将裕王送上战马,自己也跨上老驴,招呼顾腾嘉、夏言等百官一起出发,返回皇宫。
当晚,裕王以权太子的身份入住东宫,并以储君之身参与总办大行皇帝祭礼,至于何时正式登基,需要真师堂议定,这就不是几天可以敲定的事情了。
换做以前,接下来的很多政务都需要赵然主导操持,但以他今日的身份和地位却已经用不着了,一应“小事”自有下面的人商议,他自己则把精力和时间用来思考大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