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库房后,数百件银器陈列在架子上,一箱一箱银锭堆积如山,松田宪秀道:“征用了!”甩给宗义两沓厚厚的票子:“这是军票,一张值钱一贯,不足之数记账,回头来营中索取,我们是关东驻屯军第三营,记住了。”
关东驻屯军对江户城肃清任务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收缴银器、银锭。不是所有人家都如横岛家一样能够认清大势,尤其是原德川家亲信的家臣武士,选择抵抗的着实不少。肃清行动持续了七天,斩首二百余级,抓捕五类人犯近千。
到了后几天,因为抵抗造成的伤亡,驻屯军差点杀红了眼,好在有明军执法队在旁监督,才没有造成大规模报复性屠杀。
第九天开始,城中德川家的天守阁开始了改建工作,用了十天时间改造完成,安放信力神像,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瀛州总督区江户道院。
江户道院第一任方丈,是随军远道而来的原落叶岛道庙庙祝伦带娣。而伦带娣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布设粥棚,用各家大户敬献的稻米施舍粥饭。
赵然在小田原城中密切关注着江户道院的信力吸纳问题,九州阁同样高度关注,一直保持着和赵然的每日信息通报。
九州阁的公文,被列为头等要务,基本上都是当天送达,中转延迟不超过六个时辰,赵然收到的,基本上可以算作实时信息。
信息显示,江户道院建成的第一天,九州阁信力收纳是个位数,应该是伦带娣道长等几位道院道士们的贡献。
第二天和第三天开始,便猛增到了三位数,这是道院建成的消息通传了驻守江户的明军各部,由明军将士们贡献所得。
第四天开始后的连续几天,信力缓慢增长,至昨天为止,终于突破了一千,这是伦道长开始施粥的缘故。接下来,伦道长还要举办盛大斋醮,道士们要开门行医、走访贫困户等等,这些后续手段一起跟上,今年计划是在驻江户明军撤离之后,将每日信力吸纳值维持在千位数。
江户是瀛州大城,关东地区中心,城内十万人口,周围上百万人,在这里布道的效果远超东海岛屿,将来做好了,信力值年入千万不在话下,整个瀛州上千万人,信力值目标过亿,这是道门重要的信力飞地,九州阁是极为重视的。
有道门强力支持,布道事务相信也会容易许多。
当然,光有一个江户道院肯定不够,小田原道庙的建设也在加紧推进,等到被摧毁的城中天守阁重建完成后,将被改造成道庙,成为隶属于江户道院的第一座道庙,庙祝由梁逍游道长担任。
第二座隶属于江户道院的道庙也已经定好了,是神奈川道庙。一年内,关东地区将建成由一个道院、十八座道庙构成的布道体系。而整个瀛州的道宫,定在了如今瀛州最大的城市——京都。
赵然的计划是三年之内,建成京都道宫为首,江户、名古屋、神户、熊本、松山、仙台、札幌等七座道院为骨干、六十三座道庙为基础的瀛州布道体系,成为九州阁信力值“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信力来源地。
七月三十日,经过半个多月的全力抢修,在舰队随船建筑修士们全力奋战下,小田原城道庙终于抢工完毕,向小田原城的六万多瀛州人展现了道门的强大建筑实力。
道庙就建在天守阁原址上,为了进行有效比较,比原天守阁更加高大三分。赵然亲自出席了落成揭幕仪典,亲力亲为,在上千人的面前将雨师的分身虚影召唤出来,祈求瀛州农时风调雨顺。
雨师虚影在空中布了一场见光不见水的假影,令到场所有小田原城的百姓惊叹不已,但在赵然看来,当真无趣得紧。
见过真神之后,谁还对这些假东西感兴趣呢。
第九十一章 瀛州总督
小田原城道庙揭幕仪式后,赵然向梁逍游道:“又得劳烦你辛苦几年了,这里不比落叶岛,城内城外加起来比落叶岛人口多十倍、二十倍,布道事务千头万绪,繁琐复杂,我都担心会影响你的修行。”
梁逍游笑道:“无妨,我夫妇志在四方,宁愿辛苦奔波,不辞万里,就是为了一个念头通达,于修行而言,也是另一种收获。其实小田原城这边也是有灵脉的,城西箱根山中就有灵脉七处,为七眼灵池,我亲自去看过,瀛州神官一直占据修行,只不过他们的功法不行,浪费了这等所在。”
赵然道:“那就好,我倒未曾留意。”
梁逍游道:“那是您事情太多,顾不过来。不过最好还是从中原调一些十方丛林的人过来,听说您这几年为他们中的不少人传授了以俗务入道的功法,让他们过来打理布道事宜,似乎更加合适,可谓公私兼顾。”
赵然道:“已经在南直隶和四川选拔了,先期征召一百名,听说报名者踊跃,远超征用者,他们年底就能过来。但就算过来,掌总的事,还是要依靠你夫妇,江户道院只是暂时的,将来京都道宫建起的时候,你们要帮我把道宫管上几年才好。”
梁逍游笑道:“这就有些吃力了,上千万人啊……非您这样的大才不可……”
正谈论间,赵然看见了张居正,和梁逍游告辞后,返回旁边的早川居所,翻看张居正带回来的报告。
张居正和曾汝明带兵进占江户后,一直忙着搜罗赵然此次远征的两大目标之一,银子。在忙碌了一个多月后,终于有了个初步的收成,赶来向赵然报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