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七位新居民两天时间选地,这七人各自都有熟悉的道友,大家热情的一拥而上。索真人被司马天师带走,四位大炼师也被勾肩搭背瓜分,剩下两位佛门罗汉也有人照应,正是智心禅师。
“慧娴师妹、元生师弟,你们也来了。”
一僧一尼合十,齐声道:“阿弥陀佛,见过智心师兄。”
智心道:“后天就要选地了,我带你们去看看,选片合适的地方。弘道师兄也一起参详参详?”
弘道跟上来,欣然道:“一起去,正好了解一下智心师弟在此间近况,诸位大德都很关心师弟,还有智诚师兄,我来时专门叮嘱给你带来些念经念佛的用物。”
智心呵呵笑道:“我在这里很好,请大家放心。”
走到远处,弘道低声问:“道门这些人,有没有难为师弟?”
智心道:“没有。入了此间,犹如新生,过去种种,如梦幻泡影,身心如受洗涤,恩怨皆消……个中滋味,弘道师兄将来若是有缘,或可感悟。当然,生分还是有一些的,但有几位道友还是很热心的,如天明道友,邀我参加过两次他们的论道会,相互交流起来,也能有所收获。”
慧娴和元生两位都轻松了许多,问:“听上去倒也有些意趣,他们真的没有敌意?”
智心道:“此间又无信力可争,谈得上什么敌意呢?”
几位佛门修士一边谈论一边比照舆图寻找地块,慧娴和元生都各自相中了一处,但和智心都不在一起,正在犹豫是否和智心做邻居,弘道劝止:“喜欢哪里就选在哪里,不要刻意相邻,抱团取暖的想法要不得,反而与你们无益。”
智心赞同:“住进来你们就知道了,大家遵守十二法则,没必要一定聚在一起,相互又不远,片刻工夫就能见面的。”
最终选地的时候,慧娴和元生都要了自己中意的地块,弘道表示,回去之后禀告天龙院,明年再来时,给他们带来菩提堂炼制的寺庙和一应用品。
选完地块安顿下来之后,弘道再次提醒赵然:“还请弘法真人向真师堂陈情,明年多分一些名额吧。”
赵然点头答应了,道:“贫道建议,你们还是要大力增长信力才好,否则很快耗尽后,剩下的人又该怎么办?你们西夏两千六百万人、四十五亿洛,人均值还不到二百洛,以贫道看来,每年总值一百亿洛也是可以预期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先天灵宝
弘道无奈:“弘法真人,在你的主持下,这些年道门信力大步增长,说实话,我们玄叶堂上下都是十分钦佩的。我们也认真研究过道门长的办法,但在具体实施中发现,很难借鉴啊。”
赵然问:“有什么难处,说来听听。”
“道门信力的增长,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大幅度上涨。记得三十年前,川省还不到一千万人,如今却已经两千八百万人了。当年弘法真人出使兴庆时,松藩不过五十万人,如今呢?两百六十万!信力值九千多万圭!今年恐怕就要破亿了吧?”
“不出意外,或将成为大明第二十个破亿的州府。”
“我们夏国如今两千六百万人,比三十年前增长一倍,如果能够到四千万,一年信力或许就能达到七十亿洛,每年可以稳稳的送五到六个人进混沌仙界。但那么多人,我们养不起啊。河套地区出产的粮食,撑死了也就这个数了,只能靠养牛养羊,再来一千万人,大家都得饿死。”
赵然道:“还有吗?”
弘道继续分析:“道门三亿六千万人,总信力一百二十亿,之所以人均值那么高,大概是因为大家能吃饱饭,能从道法中受益,能看到如应天长江大桥这样壮观的神迹,无论哪一点,我们夏国都学不来,我们顶多效仿一些皮毛,背后的东西,我们夏国没有这份实力去效仿。”
赵然想了想,道:“我是出使过贵国的,有些东西还算比较了解。关于吃饭的问题,其实有办法解决,而且很好解决;至于法术的便民问题,我大明同样能帮你们解决。”
弘道连忙求教,于是赵然简单说了个大概。其一,西夏畜牧业兴盛、又产大量灵药,完全能够以此和大明做贸易,通过开放边贸获得急需的粮食。其二,大明可以向西夏出口各种法器,比如自耕犁,帮助西夏百姓从法术中获益。
但中间存在着巨大的阻碍,一个是彻底放开边贸,允许大规模的商队正常交易,另一个是付出真金白银,购买大明的法器产品。这就需要双方在政策上作出根本性的调整,至少不能相互再以大军对峙。
除了这个障碍以外,还有一个障碍——凭什么?凭什么我大明要向你们出口宝贵的粮食和法器?
听到这个难关,弘道只能长吁短叹了。
弘道离开混沌仙界后,赵然被青丘和纳珍引到了先贤峰半山腰一个极为隐蔽的溶洞中,在一根石笋上方,凌空悬着根石杖,杖头呈龙首状,隔着老远就能感受到石杖散发出的浓浓威压。
赵然目不转睛盯着这根龙首石杖:“这是怎么来的?不要告诉我是自己生成的。”
纳珍哈哈大笑:“弘法真人,这可不是我等炼制的,我们也没有这个本事炼制先天灵宝!”
赵然走过去围着龙首石杖转了几个圈,问:“这就是先天灵宝?”
纳珍道:“便是此物,非合道不能使用,将来弘法真人合道之后,运使此物,便是天上的金仙,也奈何不得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4Y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