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赵然有些支支吾吾,宋致元讶然:“赵师弟,你不是准备往大里做吧?”
赵然硬着头皮试探:“监院师兄,若是师弟我弄到银子,比如,一万两或者两万,去做这个善金,会不会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宋致然呆了呆,不敢置信地问:“一万两?赵师弟,你哪儿来那么多银子?”旋即又恍然:“莫非是馆阁之地对青苗仓有所不满?”
赵然嗯嗯啊啊含糊道:“师弟我实在是可怜那些穷苦百姓,因此有这么个打算,想要和几个馆阁之地的朋友借钱来办这善金,并非馆阁之地对青苗仓有什么不满——他们整日忙着修练,哪儿有工夫关顾此等俗事。”
宋致元释然:“也是……”随即又啧啧叹道:“师弟和馆阁之地的那些仙师们当真有缘,如此大笔银钱的出入……”
“师兄,你说我这事儿能做么?”
“赵师弟,若是你想个人做些善事,这善金也不失是个好办法,但,还是别做大了为好,每年相助个几户,传传你的善德便是了。你这善金若是做大了,大户豪绅便得不到田地,衙门里也收不到利钱。先不说官府和大户豪绅们会视你为敌,就连咱们无极院这些师兄弟们,恐怕你也不好交待。”
“可……师兄,这土地兼并一旦成为风潮,农户无地可耕,天下迟早会大乱的。”
“师弟,别说你,就连师兄我,无极院监院,看上去在谷阳县是个人物,但放眼天下,哪里有资格议论天下大势?有这闲心,多读几本道经,多教化几个世人岂不更好?赵师弟,师兄我不拿你当外人,这才苦口婆心说这些话,你定要谨慎才好,一个不留神,便是身败名裂之局!”
宋致元这几句话已经相当重了,果然是拿赵然当自己人,赵然也确实感受到了他的好意。不过一想到为阖县农户行善积德,功德力不知道能涨到什么地步去这个巨大诱惑,他就忍不住想坚持下去。
仔细琢磨了片刻,赵然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如果他仍旧按照原来的方式设立善金的话,会将谷阳县所有有实力的阶层尽数得罪,不仅事情做不下去,恐怕自己安危都会出问题。既然如此,那就把敌人和朋友区分开来好了,把自己的阻力尽量减小,或许这件事情的难度会降低一些呢?
在青苗钱这个项目上——姑且称之为“项目”吧,既得利益者共有三方,即道院的道士、官府的官吏以及地方豪绅大户,被剥削的则是自耕农。赵然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然触及部分人的利益,现在的问题是,把谁作为朋友,把谁作为敌人?
赵然只是稍稍思考,便有了主意。道院方面肯定是不能损害的,官府这头,暂时也不能得罪,那么剩下的,只有豪绅大户了。
其实认真说起来,豪绅大户和官府、道院都有或深或浅的关联,不可能分得那么清楚,但至少,在表面的层次划分上,与官府和道院是有所区别的。赵然暂时想不到让豪绅大户和自耕农共赢的办法,所以很对不起,只能得罪他们了。
当宋致元询问赵然究竟想要怎么做的时候,赵然的回答就是,将豪绅大户从这场游戏中踢出局。
第二十五章 孔县尊
对于赵然的回答,宋致元仔细思索良久,之后问了两个问题。其一,无极院和谷阳县衙在青苗钱的借贷中获得的利益是否会因此减少?其二,豪绅大户向为官府治理地方的支撑,如何说服孔县尊放弃豪绅大户而选择你赵然?其三,面对很有可能到来的豪绅大户群起而攻,赵然你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对于第一个问题,赵然果断回答:绝不会减少!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不需要孔县尊放弃诸豪绅大户,需要的,只是请孔县尊答允,让他赵然也参与其中。而第三个问题,赵然则表示,他有这个心理准备,但为了不让农户流离失所,他宁愿背负这样的风险。
见赵然回答得干脆利落,看样子是经过深思熟虑了,宋致元很是无语。他不知道眼前这个一贯表现很机灵的师弟,今日究竟怎么了,为什么要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嗯,严格来说,也不是不讨好,讨的是农户们的好,可讨他们的好有什么用,难道这个师弟当真是个有大慈悲的人?可按照这位师弟以往行事的风格,实在是不像啊!
最后,宋致元看在赵然的面上,决定对此事给予有限度的支持,所谓有限度的支持,其实就是不闻不问。赵然想干什么就去干好了,只要你能保证院里道士们每年一笔的年敬不减,我就默认你的做法。而在赵然的死缠烂打下,宋致元还是多给了点东西——一封写给孔县尊的私人书信,这封信将由赵然转呈孔县尊,这也是赵然光明正大去见孔县尊的凭借。
赵然如今是无极院八大执事一级的人物,这个身份虽然尚不能和孔县尊平起平坐,但拜见时却已经有了足够分量受到孔县尊的以礼相待了。
赵然开办的慈善堂受到平武县衙役搜查一事,早有人报知了孔县尊,孔县尊猜到赵然此来大概是说这件事情的,因此也有所准备。当赵然把这件事情做了禀告之后,孔县尊给予了一番安抚,并且告诉赵然,平武县虽说移送了相关拿人的文书,但自己也没想到他们竟然敢去无极院搜捕,此事他已经给平武县新任的董县令修书。他还坦诚,自己信中所言虽无怪责之意,但却有提醒之实,相信这类事情今后不会再度发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4Y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