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策论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赵老都管宣布,玄元观在红原地区设立的道院和道庙,规格将上调半格,同时向总观申请,在松藩地区新立一座道宫,规格同样上调半格。
这个消息一宣布,立即引起热议。别看只是区区半格,但凡是经历过道门十方丛林“职场”历练的道士们,都能深深体会到,这“半格”的晋升会有多难,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摸不到这半格的门槛!
赵然听说之后,心道果然让宋致元把这事儿办成了。同时心里也是一阵好笑,所谓的“提半格”,在这方世界属于极度创新,但在他来的那方世界,却是烂大街的货。君不见多少副省级市、副市级县、副县级开发区喧嚣尘上?随随便便就能给你数出几十、上百个!
第六十一章 甲乙丙丁
赵老都管将两条消息同时发布,不由人不仔细思量,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潜意识中将其联系在一起,好好琢磨琢磨其中包含的意味。
是不是写策论写得好的人,就有机会到松藩地区“提上半格”?如果不好好写,是不是就等于自动放弃了“提上半格”的机会?
很多人都开始掰着指头算计起来,松藩地区将来能有几个道院?有几个道庙?需要多少方丈、住持和庙祝?新立的道宫里,方丈和主持怎么产生?三都和八大执事怎么产生?
前来参加大议事的道士有多少?对应的空额又有多少?要怎么写这篇策论才能挤进这些空额里去?
就赵然看来,玄元观公布的这两条消息,怎么看都有点不怀好意。没有明说策论和“提半格”之间有必然联系,同时说得还很清楚——新立道宫一事,还在向总观申请之中。
这就给玄元观留下了太多可操控的余地。
当然也有很多得过且过的庙祝和县院监院,特别是各道宫、道院的方丈,基本上都超过六十了,差不多处于半隐退的状态之中,你让他去松藩地区“提半格”,吸引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倒是道宫、道院的“三都”这个阶层很踊跃,只要年岁不到六十的,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都希望自己“枯木又逢春”,迎来人生的第二个巅峰。
要说赵然想不想要这个机会?他当然想要,提上半格他就有希望开启《先天功德经》的第二篇,向黄冠境大步迈进,他已经在羽士境圆满上空闲了快三个月了,感觉自己的气海都要“发霉”了。
但他同时还有点患得患失,如果真要让他去松藩地区提上半格,君山庙怎么办?这是他功德修炼的根据地,每天为他提供着大量源源不断的功德力,如果交还给谷阳县的无极院,以董致坤的脾性,绝对会把这块根据地弄砸了。
当然,犹豫归犹豫,先争取到手再说,现在连策论都还没上交,有什么资格犹豫呢?
赵然摊开纸,砚好墨,正要提笔,“笃笃笃”,有人来敲门了。
开门一看,却是这次分组讨论时,坐在左右两侧的两个庙祝,都来自顺庆府。赵然压根儿没过问过这两位的名姓,也不知道他们哥俩是顺庆府哪个县的,却不想这两位找了过来。
“赵庙祝在呢,正好,昨日议论之时,赵庙祝的发言振聋发聩,令人醍醐灌顶,很有道理。我等今日拜访庙祝,想再跟庙祝相互交流切磋一番。”
说什么“振聋发聩”,又是什么“醍醐灌顶”,昨天赵然压根儿没有什么实质性表述,说的全是口水话、虚话和套话。此刻听了两人的恭维,身上不知掉了多少鸡皮疙瘩。
人家记得赵然的名姓——至少记得他姓赵,他却不知这两位的姓氏,这就有点尴尬了,又不好意思开口再问,于是只能在心底默默打个标签,分别称为“甲庙祝”和“乙庙祝”。
当下,赵然满脸热情的说着客套话,把二人迎入屋中。这二位果然是来跟赵然交流关于红原地区布道事务的,赵然便也热情响应。
甲庙祝就开始先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得云山雾罩,话里话外根本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
甲庙祝跟这儿滔滔不绝,乙庙祝则在赵然屋中走动,慢慢挪到书案边,抬眼瞄了瞄桌案,见是一张还未写就字迹的白纸,又磨着脚步踱了回来。
赵然明白了,这二位是来“偷经验”的。因此,甲庙祝讲完话,他也便云山雾罩着把话送了回去,听得乙庙祝坐不住了,连连起身想走。
每次感觉这两位想走,赵然便用“你们听说了么”、“你们知道吗”、“我有个朋友在玄元观,他说”之类的话语给强行拽了回来。
如是者三次、四次、五次……甲乙庙祝就在赵然屋里枯坐了整整一上午。
赵然使坏,他自己挺着不去喝水,也故意不给这二位水喝,就装作忘记了一般。这两位哪儿有他在灵剑阁坐“洗心亭”的那份修行功夫,早就坐得屁股发麻、口干舌燥,后来忍无可忍之下,终于不顾颜面捂着脸强行告辞离去。惹得赵然暗笑不已。
一顿中饭吃罢,赵然回到屋中,重新将墨汁砚开,刚写了个“红原布道疏”的题目,“笃笃笃”,门又响了。
赵然过去打开门一看,见是昨天上午讨论时,坐在自己正对面的一个庙祝。这个庙祝当时似乎在埋着头看话本小说,压根儿没发言,也没听别人发言,所以赵然对他一无所知,只能以“丙庙祝”代替称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4Y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