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远离战场,永镇实际上与川省腹地没有太大的区别,无论是安全上,还是民生上,亦或是老百姓对道门的虔信上,都与平武、江油乃至谷阳等地均无不同。
如果非要找出其中的区别,就是刚好被划入了松藩地区,百姓中蕃民占了多数,但这些蕃民经过道门上百年的熏陶,其实也与汉民无异了。
只不过因为永镇处于松藩地区之内,便刚好占了便宜,与红原的白马院、藩州的飞龙院、小河的龟寿院一起,成为高半格的县院。
原玄元观客堂门头赵致星,如今便是永镇灵蛇院的监院,论起在道门十方丛林中的级别,等同于西真武宫的三都。
赵致星担任灵蛇院第一任监院,至今已有一年了,因为他实在太过年轻,所以玄元观给他配了一个方丈。但或许是岁数太大的缘故,这位老方丈平日里以颐养天年为主,并不怎么插手灵蛇院的事务,只有当赵致星实在没办法摆平某些事情的时候,才以他丰富的经验提供建议。
第一次主持地方、独当一面,赵致星头半年也出过不少纰漏,甚至当众闹过笑话。比如他曾经在主持正旦大斋醮时,面对数百人云集的场面,紧张得诵错了好几处祷词;又比如他曾被某个富有的蕃民部族哄骗,平白送出去大笔“扶贫银子”,搞得着实是有些灰头土脸。
但人总是需要历练的,历练了半年、付出一定代价之后,赵致星便逐渐上手了。在处理全院事务的过程中,他常常回想赵然曾经和他谈过的只言片语,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处政思路。
他渐渐学会了放权定责,慢慢摸索出一些适合可行的章程和制度,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不使自己陷入案犊盈框、琐务缠身的困境。
他将省出来的精力放到沟通蕃部、宣扬教化上,此举让他渐渐在永镇站稳了脚跟。
他平易近人、态度可亲,这让他获得了不少赞誉和支持。
由此,到了去年年底的时候,赵致星竟然赢得了永镇上下一致好评!
这天午后,赵致星刚去蕃部视察回来,就见自家监院舍中的池塘里不知何时飞来了一只白鹤。
赵致星大感高兴,有鹤来仪,这可是好兆头!
正要去厨下寻些吃食来喂养白鹤,冷不防这白鹤却张口说起话来:“你是灵蛇院的监院赵致星么?”
赵致星骇了一跳,正不知所措间,这白鹤又道:“你就说是还是不是!”
赵致星怔怔道:“是……”
白鹤道:“我这里有一封信,是华云馆道门行走赵致然给你的,啾啾,就是那个谷阳县无极院的方丈。你先看一看,若是有回信,我可以帮你带回去,若是没有,我就走了。”
虽说没见过灵妖,但至少还是听说过的,赵致星此刻才回过神来,恭敬道:“小道的确是灵蛇院监院赵致星,这位灵君,不知致然师兄请您转交的是什么信?”
白鹤翅膀一送,将信件给了赵致星,赵致星连忙接过,当面拆了开来。
赵然这封书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告诉赵致星,他此刻正在庐山,因为以前曾听赵致星提起过,家里是九江府的,故此询问赵致星有没有什么需要捎带的信件,等他离开庐山的时候,可以顺道去一趟九江府,替赵致星送信。
这是什么意思?赵致星略一沉吟,大概有些明白了,本待回复一句“多谢挂念,无有回信”,但看了看眼前的白鹤,又改变了主意,道:“请灵君稍待,小道去写封回书。”
赵致星提笔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家书,一封是给赵然的回信,写罢封好口,转交白鹤:“劳烦灵君走一趟。”
白鹤也不说话,将两封信收了,振翅而去。
第四十章 赵府
赵然去了浔阳镇宏来客栈,向张略致歉,说自己要在庐山停留几日,让张略先走。张略道:“无妨,我便在这里等候方丈就是,左右不过几天而已,耽搁不了什么大事。”
赵然在简寂观下观的云水堂中住了三天,终于收到了景星居士发来的飞符。
拆开第一封信,是赵致星给他的回书,大意无非是感谢赵然远在庐山的牵挂,表明自己的确家在九江府,正巧五月二十六是自己母亲的生辰,请赵然费心去趟九江府,帮自己采购一些寿礼送到府上,也算是尽一尽孝心。银钱先请赵然垫付,待见面之后再奉还。
信中列明了几样赵致星母亲喜好的吃食,都不花几个银子,唯一稍显贵重点的,无非是几株山参。
另一封便是赵致星的家书,赵然就不好去拆看了,当然他也不关心这封家书的内容。
拿到了信,赵然当即下山,庐山距九江府很近,以他的脚力,半个多时辰便赶到了。
九江是大明首屈一指的大城,与南北二京并立,犹在北京之上。与南北二京相比,这里少的是巍峨庞大的宫城,但豪门大宅却更多一些,庐山上的高道们,不论修士还是俗道,都在九江之内起了大宅子,将家眷安顿在城中。
庐山的高道们不一定在京城建有别邺,但京城中的朝廷高官们却必定在九江购置了宅院。所以九江城中富豪云集,简直是大明、乃至天下一等一的繁华所在。
穿过熙熙攘攘的闹市,赵然行到幽静的甘棠湖边,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便去寻找赵致星的家宅。
甘棠湖边一座一座的大套院毗邻湖水,掩映在翠林之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4Y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