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通讯设备,剩下的废旧电器里还有十几台电话传真机,针式打印机,以及配有显示器的老款电脑,大概是386之类的。电脑用的甚至还是五英寸的软盘,配置差的可怜。
可就这么一套玩意,当前没几万块买不下来,会用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我滴个老天爷啊!”周青峰有点头疼了。弄来的这些废旧电器好是好,可他自己都不会摆弄。如果要卖,客户要演示学习,他都只能干瞪眼。
周青峰修了五台‘大哥大’,五台电话传真机,还有五台零散电器,包括那套386电脑。对于那台卧式机箱的老款电脑,他是见都没见过。
拆开电脑机箱,里头的主板能修复如新,古董级的布局则让人发懵——这年头显卡就不要指望了,内存更是叫人认不出型号。还有……硬盘呢?难道要靠五寸软盘启动?
“我得找个推销员才行,至少得找个技术员,懂电脑的。可这年头懂机械的应该不少,可懂电脑的就真是凤毛麟角了。”
隔天,周青峰就跟挤牙膏般拿出两三部‘大哥大’,找来龚干事,直接言明是走私货,没有完整的外包装。之前他卖的家电都是三折,这次不能再这么低价了——必须五折。
“我来打电话约定交易细节。你帮我联系了客户,我也要谢谢你。每卖一台,我给你提成五十块。”周青峰也不让龚干事白干,把这批货卖了还是要给好处的。
虽然相比几千上万的交易价,五十块的提成显得太少太少。可龚干事却看中了细水长流,当即愿意帮忙联系跑腿。“小周,你放心。我在天阳跑了二十多年,绝地不会让你吃亏。”
‘辨谎胸花’检定,红绿光芒闪动。龚干事这话说的真假参半啊。
第193章 探访(4)
把‘进口货’的联络事务交给龚干事处理,出现猫腻在所难免。周青峰铺开的摊子越来越大,需要一个真正的管理体系来辅助。目前分身乏术,只能逮谁用谁,以利益驱使。
按照龚干事的电话客户记录,周青峰挨个回拨。电话中聊的都很客气,他只讲明自己手里目前有些什么货物,型号几何,价格多少,询问对方有无兴趣,并请代为宣传。
现在做生意不比后世商场里琳琅满目,网页上花样繁多,刷卡扫码就可以把商品买回家。现在买个几千上万的电器就跟后世花几十万买豪车一般,肯定要反复权衡比较的。
不过就算某人不卖也没关系,他大可以把信息传给自己的朋友同事,如病毒感染般进行营销。某种程度上比打广告还高效。
周青峰从乡邮电所接了一根电话线到‘圣光机械’厂。钱到位,三个月才能装好的电话三天搞定。他还想试试‘大哥大’,问过后才知道乡里没开通移动通讯服务,只有市县才能用。
没有良好的通讯手段,沟通效率低的发指。周青峰想继续扩大‘圣光机械’的人员编制都难以做到,因为有能力的文职人员都招不全,乡里根本没有。
就是这个时候,市里的郑教授半夜行船,听着‘圣光机械’的奇妙传闻,带着满心惊叹走进周青峰的视野。
老教授参观了破厂房,吃了顿不错的夜宵,看看代表‘最高科技水平’的个人电脑,溜达一圈厂里各种早该淘汰的设备,也留意了技工和学徒身上被强制推行的管理和纪律。
这真是一个夹杂了落后和先进,混乱和有序的企业,越琢磨越有趣。
夜里,厂里的师傅帮郑教授安排了乡招待所的住宿。隔天他还去拜访了乡政府,逛了逛乡下的街道土路,从多方面了解周青峰给这个偏僻小地方带来的变化。
街市上车水马龙,地面脏乱。低矮的瓦房墙面斑驳,路边零星摆着几家摊贩,老百姓生活清苦。随便找个小摊买个早点,郑教授多问几句,街上的人都说这几个月乡里热闹了许多。
周青峰的无名店铺,郑教授也去了。店门紧闭,也不知有没有人。问了隔壁卤肉摊的大婶,说小伙子行踪不定,骑着摩托一会东一会西,谁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乡里现在好热闹,周小子给厂里的师傅发工资特别大方。按绩效算,好多人一个月上百块的收入。连学徒工的工资都够养家了。他们有钱就愿意花,我们生意也好做了。
乡里十几个村子都盯着这家厂,租他们的农机特便宜,花不了几个钱就能把过去累死人的活给干了。谁不喜欢?”
“听说这厂子还发贷款?”
“是啊。他们派人到市里用船运化肥农药来,折算贷款卖出去。类似的事太多,大家都喜欢,但只贷给供孩子读书的人家。说什么愿投资教育的人更有信用,才能还得起钱。”
“那村子小学不得多招好些学生?”
“过去村里人懒得把自家孩子送来读小学,尤其是女娃不读书。结果周小子说了,供养女孩子读书的家庭是目光远大,贷款利息可以降一半。结果就这一周,学校里的学生多了大半。”
聊了好一会,郑教授觉着浑身又燥又热。他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激动的浑身起鸡皮,脑子里嗡嗡响,都快手舞足蹈了。他见到的这些怪招简直就是乡村发展的新选择,新路子。
街道上突突突的响,一辆‘嘉陵’开到修理铺前。卤肉摊主一指骑摩托的年轻人,“喏,他就是周小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5As.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