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样残酷、血腥的肃反之下,剩下的人,自然而然也就一个个不敢再多又废话,在恐惧之下,只能乖乖听话了。
其实,陆青并不想要搞这种恐怖政治。但有的时候,不来这么一下狠的,就是解决不了问题。
那就长痛不如短痛了。
当然,这件事情也并非不是没有副作用。
消息传回齐国国内,恐怕会引起一些轩然大波。
为此,燕国的一支军队,主体由小部分青峰门修士、大部分云霄宗修士组成的队伍,急速南下,进入到了齐国境内,并听从大齐女皇孔安洋的命令,随时准备弹压国内情况。
说道孔安洋,陆青对于这个儿媳,也是有所信任的。
她显然很珍惜这个原本完全不可能跟自己有关系的皇位,她也很聪明,能够意识到,就算是孔氏真的复辟了,自己不仅跟皇位没什么关系,怕是连命都难保。
在过去的十年间,她非常配合陆朝和,并且心态上,也非常明确的向陆家靠拢,中间还跟陆朝和一起回过一次玉烟山,拜见陆青。
而这一点,从系统中,家族人员名单里,看到的她的忠诚度并不低这一点,也能够体现出来。
此番,借着燕国军队作为外援,齐国的国内局势虽然一度变得很紧张,而且某些地方切切实实的出了一些乱子,但总归还是能够被孔安洋压下来的。
至于另外一件事情,就完全没办法了。
风暴的核心,是在于出击的齐国大军这里。当下,本质上还处于战争状态的齐军,内部出了这么大的变故的情况下,肯定没有办法再继续出战了。
也没有那个必要,当下收获的成果,已经足够多了。暂缓下进攻的步伐,转为守势,先解决内部问题,同时巩固既得成果,也不失为一件明智的事情。
而这所谓的转为守势,守的当然不是已经崩溃的、根本无力再组织起来的吴人。
他们要守的目标,是在西边虎视眈眈的楚国人。
第四百三十六章 楚魏异动
对于燕齐联军内部发生的事情,楚人当然也是有所察觉的。
如此之好的机会,他们自然不可能轻易的放过。
楚国的先锋军,本就已经很早就从吴国的西部入境了,只是,燕齐联军一时势大,且自身国内动员起来的力量,还不算太充沛,他们一时之间并不敢上来惹事儿。哪怕是接收了吴国皇室和朝廷,那都是小心翼翼的,甚至有点心惊胆战的意思,生怕惟云和蓝诺行两个法相高人,直接杀到脸上来,甚至都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
可随后,燕齐联军内部爆发的这种清洗与内乱,却让他们动了心思。
惟云和蓝诺行两人,在这场内乱之中,当然不至于会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然而,修士大军作战,依靠的也不仅仅只是高级修士而已。
高级修士当然非常的重要,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低等级的修士们,依靠数量优势、依靠阵法的力量,总能对付一二。
更何况,楚军又不是一个法相都没有。楚国大国师斐频,那可是已经抵达了前线的。
而后续,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更多的部队,也已经完成了集结。同时,他们还可以借助的吴皇的影响力,在吴国境内,寻找更多的盟友。
吴国朝廷的主力军,确实已经被打散了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丧失了一切的战争潜能。好歹是九大仙国之一,屹立不倒数千年时光,甭管眼下惨成什么样子,最起码的底蕴,肯定还是有的。不管是沦陷区还是非沦陷区,吴国官方残余的力量、地方势力、一些门派……这些,都是可以借助的力量。
吴皇、吴国朝廷这个名头,对这些人,还是有比较强的号召力的。
再加上燕齐联军现在自乱阵脚,恐怕无心作战。
多种因素叠加之下,斐频觉得,自己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更何况,他跟蓝诺行不是没打过交道,那家伙,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曾经吴国在巅峰时候的国力,于九国之中也是偏垫底的,楚国跟吴国的关系算不得好,两个国家之间,也没少产生冲突。而每一次,吴国都是偏吃亏的那个,蓝诺行光公开败在他斐频手里的次数,就有两次了。
那两次,还好是蓝诺行跑得快,而且后面有吴国军阵在。但尽管如此,斐频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自己再狠下一些心、不顾及自己受伤、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起码有七成把握,能够当场将蓝诺行杀死。
至于惟云,斐频虽然没有打过交道,但是他曾经跟夏沧对上过。斐频自认,自己的实力,跟夏沧大约是五五开的水平。而惟云,上次跟夏沧对上,完全是属于被压制的。
换而言之,在斐频的估量中,就算是出现了最糟糕的情况,齐国大军恢复了作战能力,两军实打实的公开公平对垒,那固然对方有着两位法相坐镇,楚国大军可能讨不到什么好处,但至少在自己的带领之下,全身而退总归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左右衡量之下,楚军动手了。
他们在吴国的西边,大举进军。
他们的进军步伐,也并不冒失。步步为营,而且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
在吴国的西部地区,燕齐联军还没有来得及染指。这里,还基本保持着吴国的统治——当然,这是失去了中枢的、已经陷入混乱之中的地方统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5Bg.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