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棠素有威仪,此时又受他直辖,屠文雍与赵景云敛声摒息恭立一侧,神色之间不敢有丝毫怠慢。
邵海棠眼光扫过三人,嘴角露出一笑,说道:“水营诸军将统归翼虎军,建翼虎军,原武卫、中垒军、五校、宿卫、青卫、骁卫、百夷诸军统归青焰旗下,即墨将军与魏将军调回江宁,将出任青焰、虎翼司马将军,协统青焰、虎翼两军。梅立亭、沈冰壶、宁越山已调入中垒军中,分任中垒卫将军、中垒校尉,刑坤民、沈翼分任五校卫将军、五校校尉,肖乌野将调入江宁出任军屯司马将军,协统各地军屯事宜。”从怀中取出一封文书,递给赵景云,说道,“这些都是汝愚刚刚议定的,你验过上面的印记,将其签发各部。”
尉潦与屠文雍侧过身子,斜窥赵景云手中的文书。
上书诸军所有调整以及诸将的任命,青焰军统辖诸步营,下辖武卫、中垒军、五校、宿卫、青卫、骁卫、百夷诸军以及各地卫戍军;翼虎军统辖诸水营,原静海水营、清江水营、甘棠水营、泉州水营分别改编为翼虎第一至第五军。翼虎、青焰司马将军协统诸军,但无调动节制之权。此项调整还涉及百夷、五校两军的缩编,五校军只保留一万众,余下两万人转入静海府的军屯,百夷军缩编至一万众,余下一万人转入溧水府军屯。各地军屯由行辕都事院直领,属政务,但受青凤将军府军屯曹辖制,而非归政事堂辖制。
军屯蓄兵,各地军屯由行辕都事院兼领,行辕行营院不得专兵权,军屯事宜又受青凤将军府军屯曹辖制,保证军权集中在青凤将军府,不受政事堂干涉。缩编诸军以省军资,如遇变故,兵力可从各地军屯抽调扩编诸军。这其中的原则,屠文雍早就听徐汝愚说过,倒是没料到这么快就要实施。
屠文雍问道:“军屯之地主要集中在清江四府,那清江行辕都事院左丞之职将由谁来担当?”
邵海棠说道:“已议定由许伯英出任,顾明山出任清江行辕都事,调令由政事堂下达。”
清江四府尽是无主之地,能提供大量田地用于军屯。南闽降军、乡勇及其家眷数十万众将尽数录籍军户,屯至清江四府,加上原先的屯丁、以及诸军缩编下来的屯丁,清江四府将蓄兵十余万。
许伯英兼领青凤将军府参议、清江行辕左丞两职,权高位重,比政事堂的左丞亦不多让。
政事堂迁至江宁,左丞,左、右都事分由梅铁蕊、宜观远、叔孙方吾分领,子阳秋、张继、班彪、顾铭琛、顾长淮等人则分署诸曹,而许伯英只加青凤将军府参议一职,屠文雍心中一直奇怪,此时才明白徐汝愚心中早有想定。
设江宁行辕行营、都事两院辖江宁、雍扬、静海诸府军政,徐汝愚自领江宁行辕总管,沈德潜领江宁行辕左丞职,许亭易领江宁行辕都事并雍扬府主政职。
青凤将军府由诸多司曹署理各地军务,军屯曹管辖各地军屯,然而军屯调兵以充诸军的却要通过青焰、翼虎司马,相互钳制,确保军权握于徐汝愚一人手中。另设明鉴司监察诸军,诸府曹。
徐汝愚设明鉴司,亦有自我约束之意。出领之人需超脱独立,以免成为害政,权衡再三,议决由云清虚领明鉴司,职名即为“明鉴”,然而明鉴司事务俱由佐官明鉴校尉署理,为官制中的殊例。
尉潦无暇虑及此项调动隐削百夷系将领的兵权,但见上面没有提及清江骑营,心里暗急,说道:“为何没提及清江骑营?”
邵海棠微微一笑,说道:“我倒以为清江骑营似无保持独立编制的必要。”稍稍一缓,不顾尉潦闻听此言面败如土,与三人说了声“告辞”,便返身离开大堂。
屠文雍笑道:“邵先生在汾郡征战数十年,最识骑战之利,哪会劝阻骑营扩编?你我先将《骑战策》写出来再说。”
尉潦心中的担心终无法消尽,问及徐汝愚与张仲道渡江去了北岸,几日之内未必赶得回来,只得无奈随屠文雍去了他在城南的宅邸,商议骑战策的事宜。
第四章 内宅梨香
青凤将军府原是祝家在江宁城中的私宅,距东门城楼只有里许路程。十余进院子错落在圣游山西麓,百余间厅殿阁楼分为前后两处,分为前衙后宅,内宅后面就是圣游山西麓的一道缓坡,数十亩的一座园子里种植着梅兰松竹,内有一眼活泉,名银线泉。
徐汝愚细细看过,发现潭中有两泉眼并涌,泉水相力挤出一道水线,水线沉浮曲折却不消失,似银丝飘悬在那处。心想:这可能就是银线泉名的来历,马遥父在江宁做了十多年的邑丞,改日问他就是。
洛伯源领着众亲卫站在一侧,此处看去,徐汝愚不过粗布青衣的惫懒青年,多半日只在那里赏观泉水,弓身佝背,全无东南霸主的气势,倒是修身逸立,眺望远处,却有儒雅之姿。
洛伯源见识过徐汝愚那日以静柔之剑破李公麟的尺寸千里戟的情形,哪会心生轻视?只是以为他身为“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的雄主,于军政并不专任,宁可花上半日时间在此赏泉,却不去厅殿署理公务,实有悖于他的身份。
徐汝愚指着泉水说道:“这银线泉得名已久,可见两眼活泉喷涌并无大的变化,两股泉力盛衰相持数百年,当是难得。”
洛伯源微微一怔,循望水线,心有所悟,却苦于无法脱口说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5D4.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