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三天,许易都在碧游学宫所在的大世界游走。
整个碧游学宫大世界,其实就是两部分组成:昆仑墟,深情海。
山海相连,广袤无边,尤其是昆仑墟,乃是无尽山脉相连,相传祖龙、妖祖、无数神祇皆诞生于此,迄今为止,内中还有无数秘地,和不可探测之所在。
核心区域,更是被浓郁的仙灵之气环绕,诞生无数天材地宝。
更有古老传言,说这碧游学宫所处的世界,便是四大洲世界剧变时,留下的不多的古老净土。
除了地理外,碧游学宫的大格局,三天工夫,许易也摸得差不多了。
整个碧游学宫,分三十六大道场,每一道场皆是亘古相传,都是神仙居所,能入道场中为弟子,皆是莫大仙缘。
但各大道场从不轻易对外收徒,但碧游学宫有宏旨,愿整个学宫为宣道、讲学之所,道场虽不开放,但各大道场的弟子会相机在各处讲学、传道。
第0267章 耕读为生
每遇此时,便为一时之盛况,修士云集。
除此外,碧游学宫每年还会邀请海内著名大修士,前来论道。
严格来说,孟凡这种,也算是被邀请来论道的一种。
不管怎样,碧游学宫是努力在贯彻“学”这一宏旨。
以至于整个碧游学宫世界的学风极盛,讲学四起,兼之此地仙灵之气浓郁,天意澄净,无数大修士来了便不想走了,便在此定居了。
唯一的缺憾,便是有个理事会的存在,会严格按照各人的随身玉牌来管制。
一天一枚白愿珠的生存成本,对绝大多数修士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
但为了留存于此,一众修士也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好在学宫内,道场众多,众修士又非是真正的餐风饮露苦修,修到了相当境界,反而倍加讲究起生活的格调,由此便衍出了农林渔牧,吃穿用行各种行业,至不济,还可入昆仑墟冒险。
总之,凡入此地的修士,除了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要被理事会驱逐,轻易不会有人选择离开。
又花了七日左右的工夫,许易选定了落脚点,距离道口不远的一处山脚。
整个碧海学宫,各大道场,他目下根本进不去,只能屈居外围。
而外围,又有三大繁华点,分别是道口,营口,梅花坞,这些地点,因为距离入各大道场的必经之路近,早早就成了繁荣所在,虽未建起城郭,但各种自制的建筑,也依着山脚,建得蔚为大观了。
许易选择的道口,也是一处繁盛所在,修士云集,各色门类的铺子不少,适合生活。
但又因为偏热闹,不为他所喜,故而,他又退了三十里,在道口偏西的地方寻了一处地,找了理事会的人来,花了八百白愿珠,租赁下一块十亩荒地,租期三年。
随即,许易便做起了基础建设。
修渠,引水,平整土地,移栽绿植,花了足足两日工夫,他建起一座两进小院,屋前碧水淙淙绕门而过,屋后翠竹深深,花中四君子咸集。
最主要的是,他在房屋左右,垦了两块地,准备种植灵米。
灵米,是碧游学宫各大道场的主流食物,以至于在整个外围也流传开来。
灵米的种子不难取得,主要是种植,实在太耗心力。
灵米娇贵,普通的地力,根本承载不起,即便碧游学宫世界的土地,已足够肥沃,仙灵之气也足够浓郁,还是需要许易源源不绝地供应营养。
若只是供给营养,也不算什么了,最主要的是,种植灵米,几乎需要时时不绝地照料,比如花粉不能混杂,泉水不能浸没根须……
如是种种,实在是必要小心再小心的。
许易坚持了下来。
他选择种植灵米,本就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者,种植灵米的效益不错,产出的收益,足够他维持在此间的生存。
虽说他资财颇丰,但在这个飞速消耗白愿珠的地方,很多修炼资源并不是硬通货,比如兽核。
若是用兽核在此间换取白愿珠,非亏死不可。
二者,种植灵米的同时,也是一场修行,身体力行地参与灵米的播种,生长,收获,对人的心性锻炼,有非比寻常的效果。
屋起了,田垦了,许易便在道口以西三十里,正式安下家来。
日子便也渐渐走上了正轨,平日的主业是料理灵田,得空,便四处听讲,他不心疼愿珠,各种讲座,都乐得参与。
尤其是碧游学宫各大道场,若有弟子下山来讲学,不拘多大花费,他总是要去的。
日出日落,秋去春来,一眨眼,许易在碧游学宫世界安居,已经三载了。
这三年的工夫,许易的灵田收获了两次,得益于他的精心料理,两次皆是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理事会对碧游学宫大世界的管理很是到位,且灵米又是各大道场的必需品。
理事会和许易签订了合作协议,要求许易作稳定的灵米供应商,每一次的收获,理事会要抽走一半,条件是免除许易的租赁费用,以及给予许易相应的身份待遇。
这所谓的身份待遇,便是许易不再是暂住户的身份,算是挂靠在理事会,说白了,也就是不用再花愿珠,买停留在这碧游学宫大世界的时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5EL.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练功流 想见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