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靖南侯自己本人不要,其也需要为自己手下的各路将军,争取一个晋升空间。
你寒了文人的心,他们至多就写写酸诗或者小札记来膈应膈应你。
但对于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士,要是一个安置不妥,可是真的会出大问题的。
燕皇是一个有着壮志雄心的君主,他自然清楚,要想让大燕将士继续保持着对外开拓的热情,就必须让他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对外开拓的红利。
最重要的是,如今靖南军对朝廷,本就有些离心离德,要是在奖赏方面再出什么纰漏,那问题,可就真的大了。
总之一句话,武将安置,必须以田无镜的要求为准。
“太子,历天城曲贺城文官配置的事,你再和宰相好好商议一下,商量好了后,联名给朕上一道折子。”
赵九郎马上起身,和太子一起俯身应诺。
最后,
燕皇手掌一挥,
道:
“至于靖南侯府,右迁颖都。”
这也是应有之意,三晋之地,也就剩下望江以东还没平定,野人和楚人的威胁,还在继续,有靖南侯坐镇颖都,方能真正让朝廷放心。
最重要的是,要是哪天再出什么问题,要是田无镜距离又远,再派人宣旨人又不答应怎么办?
朝廷的脸,已经被丢过一次了,没道理再给自己挖坑。
现如今,大燕的格局是,镇北侯守西,靖南侯守东。
蛮族这些年是安分了,但没人敢掉以轻心,蛮族一旦乱起来,真的杀进来,其所将造成的破坏,绝不是野人可以比拟的。
这时,赵九郎又起身道:
“陛下,靖南侯爷移驻颖都这事,臣觉得不妥。”
“哦?”
燕皇微微一讶。
其余大臣,包括太子,都面色肃穆起来。
其实,大家伙心里都清楚,这看似是宰辅在反驳和质疑陛下的意思,但实际上,可能是两个人在唱双簧呢。
赵九郎能位列朝臣执牛耳的位置,一方面是因其确实有治国之才,二则是对于陛下的任何吩咐,他都会去照做。
但偏偏如今大燕国势日隆,所以倒是没人会传酸话说什么赵九郎是纸糊宰相。
赵九郎开口道:
“陛下,颖都乃成亲王封地,靖南侯爷入驻颖都,于规制上……”
意思就是,靖南侯爷在颖都,要不要向成亲王司徒宇行礼?
行礼?
笑话。
在座所有人都在心里明白了过来。
靖南侯爷会不会向司徒宇行礼,真实情况下,司徒宇向靖南侯下跪差不多,事实上,司徒宇这个成亲王,也确实是对靖南侯跪了。
但为何要特意提出来?
徐广怀将目光投向太子。
太子微微迟疑。
徐广怀目光没有移动。
赵九郎也噤声不语。
太子这才站起身,
主动跪伏下来,
诚声道:
“父皇,儿臣内举不避亲,纯当公论之心而言;
靖南侯爷屡次为国立功,灭晋逐野,为大燕开疆拓土!
镇北侯爷世代镇守北封郡,为我大燕御蛮,百年之功,参天之高!
儿臣斗胆,
为镇北侯爷、靖南侯爷,请封王爵!”
一个是自己将来岳丈,一个是自己的亲舅舅,当真是内举不避亲了。
燕皇不动声色地将目光环视御书房内所有人,
一时间,
所有大臣全都起身跪下,
齐声道:
“臣等斗胆,为镇北侯爷、靖南侯爷,请封王爵!”
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六子
前线战况的风,一波接着一波。
先是望江大捷,再之后,则是追击之下,野人残部在雪海关外被彻底葬送。
至此,这次入晋的野人主力,基本都被歼灭,可能会有一些野人散兵游勇躲藏在望江以东的一些角落,但他们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有见识的肉食者,其实在望江大捷先报过来时,心里就已经对这场战事的走向有了一个铺垫,到后头全歼野人主力的消息传来时,也就没那么惊愕了。
但对于绝大部分的民间百姓来说,
前者的望江大捷,只是让大家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打赢了,而后面追击野人,歼灭野人主力,才是真正的重头菜,彻底引爆了燕国民间的热情。
燕国正处于国运昌盛之际,事实上,任何正常国家的老百姓对于自己国家在外头不断打胜仗这件事,都会有着一种朴素和自发的激动和澎湃之情。
南安县城内,
燕捕头又来到了茶馆门口,
茶馆老板过来请燕捕头入座,燕捕头这次没拒绝,走进去,和本地一位卖布的商户拼了个桌。
这些商户可能不那么害怕县太爷,但对于街头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捕头,还是很客气的,特意为燕捕头请了一壶好茶。
燕捕头也就却之不恭,向对方拱了拱手。
台子上的郭先生前不久刚刚从京城游历回来,来回开销捎带一个胖胖的徒弟,都是掌柜的包了。
目的,就是为了让郭先生去京城,将最新的故事听回来。
俗话说得好,天下文章一大抄;
说书先生的故事,也是同理,去京城听一听同行们在讲什么,再去坊间打探打探,故事嘛,真真假假五五开就行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5L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