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那些人的死去,他所能借助到的元气便越来越少……若是那些人都死光了,他便怎么都不可能修行到妙真境,那到时候他就真的要在海上流放一生吗?
那样即便能够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
在南朝。
随着天气的越加寒冷,先前南朝皇太后自闭的那间湖心静院里,周围的湖水已经结出了一层薄冰。
望着水面上的冰片,望着望着,心中就会越发的寒冷。
南朝皇帝萧衍呆呆的看着水面上的冰片,他只是发呆。
这些时日,他都没有思索自己要做什么。
就算是南朝街巷之中那些最为好吃懒做的人,都要比他多动些脑子。
因为那些人总会想着最好能吃些酒水,吃些好的吃食。
但他真的什么都不想,或者说他刻意的不去想东西,或者是想了什么,也强迫自己马上忘记。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扫地的声音。
他自囚于这湖心静院,臣子们求见不得,很多时日之后,除了一日三餐依旧有人送来之外,那些想要求见的大臣已经来得越来越少。
至于打扫这院落,也是三四日才来一次。
平日里打扫院落的都是一些宫女,许多都是之前皇宫里侍奉他的宫女。
但今日里在打扫的,却是一名老僧。
萧衍目光有些呆滞的看着这名老僧。
这名老僧的僧袍上都有很多补丁。
这名老僧连修行者都不是,手脚显得很笨拙,在加上天寒地冻穿衣厚重,这名老僧就连挥动扫把都显得有些吃力。
萧衍看了这名老僧许久,才慢慢想起自己认识这名老僧。
这名老僧曾经是栖霞寺的大和尚,但在自己成了南朝皇帝之后,却是嫌弃这名老僧愚钝,而且又是前朝的僧众,所以便调了新大和尚过来。
这名老僧后来在寺院中被怎么安排,他倒是并不知晓,也没有关心过了。
就如旧朝新朝更替,前朝的许多在他看来没有什么用处的旧吏他也不会去关心一样。
只是今日里这样的一名老僧,怎么会在这里扫地?
第一千四十章 金身至
“你为何会在这里扫地?”
清冷的院落里响起萧衍的声音。
老僧的动作的确略显缓慢,在萧衍这句话说完之后,老僧才慢慢的直起身子,看向萧衍出声的方向。
等到他看清了房间之中的萧衍,他才彻底回过神来般回道:“是王大人让我扫地。”
“王大人?”自从自困于这湖心静院之后,萧衍就不想思索,他的思绪就比以往要迟钝很多。
“是王僧别大人。”老僧再回了一句。
“王僧别……”听着这个名字,萧衍才真正的反应过来。
在他登基之后,大兴佛宗,在建康一带便建立了诸多佛寺,朝堂之中他也设了专门管辖这些佛寺的机构,这王僧别便是专门管理寻常僧众的僧籍以及佛寺杂务的官员。
所以他此时又有些不解,“你是栖霞寺的僧人,王僧别也管不到你栖霞寺的僧人具体用度,你们这些僧人到底做什么事情,归你们寺里的大和尚管,他怎会让你来这里扫地?”
看着他这等不解的神色,这名老僧却是温和一笑,道:“皇帝你有所不知,在前年我已经从栖霞寺调入能度寺,在能度寺中被分到役众厅,役众厅的僧众除开晚课祈福之外,其余时候都要受朝中王大人调度,做些杂役。那些年轻僧人有些要开荒和种田种菜,我这种老僧,便一般都是打扫庭院,或者去工坊帮忙制一些燃香等物。我之前就是已经被分到打扫这一带,包括外面的花园和这湖心庭院,今日是正好轮到在这里扫地。”
“你……你曾是栖霞寺的大和尚,怎么会被分成杂役僧……”萧衍此时思绪又有些混沌起来。
前朝并没有特别管理佛寺的机构,佛寺都由自己的大和尚管辖,这名老僧曾是栖霞寺身份最高者,即便换了新朝之后,他将这名老僧替换了下来,但按他的身份,最差也是去编修佛经,怎么都不可能变成杂役僧人。
那些杂役僧人要么便是没有正式编入僧籍的僧人,要么便是刚入佛寺,要么便是天资太过愚钝,连一篇佛经都背不下,或者便是犯了罪被除了僧籍,却又不想还俗的那种僧人。
“这倒是怪不得王大人。”
老僧微微一笑,道:“我被调入能度寺,原本是分到经修院的,但能度寺的大和尚慧心在前朝对于一些佛经的理解便和我截然不同,在一次辩经大会上他又输了,之后不久便去世了。我熟悉慧心和尚,他应该是染疾,不至于郁郁而终,但他的一名弟子不那么想,他那名弟子现在正好是经修院的首席,我去之后不久,他便找了个借口给我编了个罪名,将我送到能度寺杂役厅去了。我归在杂役厅,便按杂役厅的统一调度,按年纪,我便是在这一带洒扫庭院。”
萧衍这次完全听懂了,他当然知道诸多佛寺也如同朝堂,之中的僧人自然也会有些勾心斗角,但他看着这名老僧年迈却要日日洒扫庭院,他此时的心中却不由得内疚起来。
“是我失察。”他垂头,只觉得愧对这名老僧。
“这也并非你的用意,所以不用致歉。”老僧笑道:“更何况安座诵经也是修行,洒扫庭院也是修行,我也并没有什么不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