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文昭说得十分详细,反倒是让周围不少军士听得入迷,他甚至双手比划了一下长度,然后看着林意接着道:“一端浑圆,一端尖利。他们找到了让水脉改道的位置,已经在那里做了布置,说是只要再这根东西钉入河床岩石,借以固定一些导流和牵引锁链等物,便至少可保百年,让那地下暗河改道。具体那些匠人在那里做了什么样的布置我是不知,但月前这根东西正好制完送到了这里,我觉得稀奇,还特意看过,是上好的精金,应该冲刷都不会腐,关键极为结实,至少有个三百斤重。说是塔心,镇塔所用,但恐怕在你手里,倒是正好能当重枪长棍用。”
也就细细的说了这么多句,城内城外两头都是马蹄声疾。
城内的一些放置重物的库房原本就在距离北墙这边不远,水运进出都是方便,听到城墙上要用那塔心,有五名骑军直接用拖索将那根东西拖着,直接朝着城墙疾驰而来。
除了马蹄声疾之外,那根塔心在地上一路拖曳、碰撞,不停发出撞击声。
这撞击声清亮,叮叮咚咚一般,却是十分好听。
城外的那支北魏骑军,却是已经乌压压的蔓延上了江心营地,接着毫无停留的朝着城墙压来。
大多数骑军因为这端浮桥还不算完善至极,都是下了马,步行朝着城墙压来,但依旧有不少骑军仗着自己马术精湛,竟是直接骑马上摇晃的浮木。
这支骑军之前并未经过什么战斗,而且随着步军而行,一路上体力没有太大消耗,在前行之时,许多已经下了马的骑军便也直接让战马拖曳木板等浮木,一边朝着城墙压来,一边不断朝着脚前和两侧铺设。
城内五匹狂奔的战马先将那根塔心拖到了城墙下,十数名军士上前帮忙,这些军士先前都是战斗了一夜,此时手足酸软,搬动起来竟然是双足有些发软,摇摇欲坠。
听着这样的响动,林意转身回走几步,往下看去,便看清这根塔心真是像一根削尖了的巨型枪杆。
这根塔心也只不过堪堪一握粗细,是青铜色,表面有着许多浮雕云纹和水流的纹理,但是在拖曳和碰撞之中却是已经磨损诸多,但这层纹理之下,却是露出些黝黑的本色,内里的精金有着天然的雪花般花纹。
林意便顿时明白,这根东西应该是常工坊浇铸出来,成型之后表面太过坚硬,无法篆刻,却是又包裹了一层。
看着那些军士吃力,他目光闪动间便掠了下去。
一片惊呼声顿时响起。
这根十余名军士抬着有些吃力的重物,竟然被林意一个人轻易提起,然后直接稳稳走上城头。
林意心中也有些惊喜,这根东西连他都有些觉得沉重,应该不能随意当刀剑般使用,而且虽然只是握在手中,他却是觉得这根东西的刚性和韧性极强,似乎有些根本不会变形和折断的直觉。
当的一声。
他将这根东西像旗杆一样杵在自己身侧地上,地上坚硬的石面顿时溅起一层石粉,出现些裂纹。
第四百六十二章 他的方式
有人守,有人逃,有人降。
任何一场战争里,都会有许多人做不同的选择。
颜青禾驱马缓缓行进在北魏这支骑军的后列。
他是南朝人,但现在是北魏的将领。
在南朝和北魏的战争还未真正爆发之前,他便已经投了北魏。
原因很简单,他做了无数次推敲,都觉得南朝无法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他还很年轻。
觉得自己大有可为。
他也不觉得原先身为南朝将领而投敌有多么可耻。
在他看来,这和当年那些在萧衍起兵时直接投靠萧衍的权贵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断定萧衍能赢,那还不如直接投靠萧衍换取一个更美好的锦绣前程。
当年那些人是这么想的,同时也的确获得了他们想要的利益。
他当年还年幼,而且没有任何的身份地位,所以错过了那样的机会。
这次机会,他认为自己一定要抓住。
只是他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北魏虽然很欢迎这样的降将,很自然的给出了更高的待遇,更高的官阶,但北魏的将领们,却似乎根本看不起他这样的降将,依旧时刻在有意排挤。
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歧视才有可能改变。
时间一长,等到灭了南朝,再无南北,到时候也会慢慢不分北魏人和南梁人。
只要他有足够战功,在那时候能够活着,获得一方封地,那他自然能够成为真正的权贵。
所以现在他想着的很简单,尽可能的获得一些战功,然后尽可能的活着。
……
战马小心的在各种浮物堆积而成的并不算宽阔的浮桥上行走。
马蹄声不算有序,但随着越来越接近,渐密的马蹄声开始溅起刺耳的水花,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
颜青禾并不心急。
他御下的这支骑军便更不心急。
和城墙越为接近,这些人的推进速度就越是沉稳缓慢。
虽然慢,但这些人的精神气力都很饱满。
他们仰着头看着视线里的那些已经疲惫到极点,甚至很多都带伤的南朝军士,心中便很自然的生出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在此时也等同于信心和士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5a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