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九华天的灵机就很充沛,凡人就相对要少些,这里是修真的天堂,中,大型门派林立,古山宗就立于九华天,算是矮子里拔将军,这一点,看他门派中能一次性出来五,六名真君拉纤,就能体现出来。
十,十一,十二华天的灵机已经不是凡人能够承受,所以这三天是没有凡人居住的,也住不下,限于整个重华界的锥形构造,这三天的面积已经远不如下面的华天,这里,却是只有顶级大派才能站稳,三天加起来不过六个势力,其中上穹碧落算是其中一个。
十三华天算作圣地,是没有门派存在的,这是重华界的规矩。
“我们古山宗原来本是上三华天的存在,只不过自宗门老祖过世,宗内再没有阳神出现,这才被降了下来!”
宗胜一脸老子祖上也阔过的遗憾。
李绩默然,在他的印象中,如此壁垒分明,上下尊卑严谨的修真世界,就像前世的游戏,或者传记小说一样的虚无飘渺,完全不符合实际,纯属凡人的意淫;真实的修真世界应该就是青空世界那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互相间也能融洽相处,而不是人为的树起篱笆。
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个重华界,就像是传记中的古老模版,方方面面,都恪守传自上古的古老传统。
门派有升降,这是正常现象,如果搞成了体系的升降级制度,那就很有意思,是怎么做到的?什么标准?不应该在战斗中抗争么?地盘怎么分?
“古山在九华天,很好找,略一打听即可,我们师兄弟几个都会翘首以待。
其他华天,除去十三禁华天外,道友自凭修为都可任意出入,只上三天中可能盘诘要多些。
重华山美水美,人文广博,历史悠久,值的一游。
我等在古山宗静候道友大驾光临!”
几人依依作别,各自离去。
修士游历,最忌呼朋唤友,三五成群;一个人一个心思,一个人一个爱好,便至交好友,也无法调和,谁该顺应谁?
所以,宗胜等人只字未提陪同一题,李绩也绝口不说引路一事,这是修士间的默契。
一诺相聚,劳燕分飞,修真,终究是个孤独的过程。
李绩从下三天,也就是一二三华天开始,也没有具体的起点,因为下三天本来就是混沌不清,纠缠不明的;如果一定要有个清晰的概念,那大概是一华天其实就是海底,二华天偶有岛礁,三华天看天吃饭,在洪泽和泥泞中游移。
这是个梯次形的地势,界域之脚是三华天百万里的沼泽泥泞,再往外推,是二华天的浅海岛礁,再往外,就是广阔无垠数千万里的一华天基座,中规中矩,就像重华界严格的修真秩序。
整个重华界,体量上也许还不如青空,但它独特的锥形构造让它拥有更大的可使用土地面积,整个界域的灵机,就集中在这座界域之山上,越往上,灵机越充沛,李绩也不知道这是自然形成的奇观,还是修士以大伟力的手笔。
在下三天稍微转了转,感觉没什么意思,因为灵机的匮乏,大海中连象样点的海兽都没有,和青空的海洋没法比;在青空,灵机普惠世界,在重华,则是重山轻海,可以判断,整个重华的灵脉就隐藏在山峰中,而且,独一支。
从高空看下去,重华界域是一座被玉带环山,仿佛一条盘龙紧缠的巨人,盘龙玉带就是广沃的梯田,巨人就是山体,从山脚行到十三华天山顶,怕不得有千数万里的行程。
三华天之尾,四华天之始,立有一座巨大的牌枋,名朝天门,意思是指,从此往上,便是一条通天之路。
同样也是对凡人的一种警戒,往下,不宜人居,有涝没之险。
第1236章 规矩
朝天门之旁,有一座大城,名朝天城,人口密集,建筑繁华,李绩现在对城市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来到高百丈的朝天牌楼旁,凭吊先迹。
他一直有个心愿,还是来自前世的执着,那就是——徒步天下!
来到这个修真世界,很多心愿实现了,很多却没有机会,比如徒步!
他没法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感兴趣,又无牵无挂,孑然一身的环境来实现儿时的梦想,在青空,在五环,他如果徒步的话,恐怕就是场净街之行,乌鸦所过之处,要么人们望风而逃,要么好事者跟随景从,也就失去了徒步的真意。
重华界是个不错的地方,没人认识他,逐渐攀高的地势也很有喻意,符合修士的心境追求。
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欲借徒步向上之机,全天运转黄庭,冲击元神!
从五环地心幼域吸收的庞大灵机本源,一直留在身体内无处渲泄,数十年过去,消化的还不足一成;虽然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在身体内停留久了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但为安全计,也是时候专心练化的时机了。
黄庭经的修炼,他从来都是早晚两次,单靠这种古老的方式,还不知要炼到猴年马月,正巧他现在掌握了关于力量应用的一些新的技巧,于是便想着借徒步旅行之机,全天运转黄庭,以期获得突破。
修行,就是各种机缘巧合之下身不由已的选择,比如他现在来到了重华界,比如他在看到这里的登山之路后的徒步的冲动,比如身体内无处渲泄的澎湃灵机,比如通过纤星而领悟的另类力量运行方式,这一切的巧合下,结果的选择也就是必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5dD.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