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运每设计出一种机关,工殿都会加大力度研究,使得人族工家力量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提升。
工家力量提升,意味着两界山等地的攻防力量增强,意味着人族可以杀伤更多的妖蛮,意味着圣元大陆更安全。
这是人族最大的功劳之一。
正是因为方运重要,工殿发话力保,让那些想为了坊主报复方运的权贵们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稍有不慎,他们以后就别想靠工坊赚钱,工殿有无数种办法让他们赔个精光。
工家忙,法家也没闲着,刑殿小会天天有,大会三六九,反反复复讨论方运的判例和新奇的法律,不能有一点马虎,因为随便一条法律都可能影响整个人族。
工家和法家的变化,让医家众人已经做好准备,在他们看来,宁安县的医道文会将会成为医学史上浓重的一笔。
就在三月初一的中午,农家人也开始准备起来,因为宁安县位于圣元大陆北方,一年只能在三四月份种一次小麦。如果不出意外,方运将会在三月开始主抓农务。
虽然方运在农务方面没有成功的先例,但殿试前,也没听说过方运在工事和刑狱方面有多少经验。有了法家和工家的教训,农家人全力备战,只是为了防止到时候手忙脚乱。
三月初一的下午,容秀才被抓的事情迅速传遍宁安县,数不清的人关注县衙。
傍晚,方运审案完毕,宣布判决容秀才贪污、渎职和逃税等数罪,没收所有家产,并发配充军十五年。
若是没有文位之人犯下这些罪,必然会被判死刑,但文位可以削减许多刑罚,充军十五年已经是顶格的判决。
这一夜,宁安县不知道多少官吏在暗中会谈,也不知道多少士族睡不着觉。
第883章 方运三千问
在三月初二的当天,密州众官的奏章传书如雪片一样源源不断传到京城。
下到宁安县有品级的官员,上到密州牧,无不抨击方运的行为,认为方运是在逆历史潮流而行,是在否定人族的发展,方运是在走一条危险的道路,必须给予纠正。
文相姜河川在内阁当众讥笑道:“何来顺逆?无非党争!”
左相提议召开临时朝议,朝堂之上,百官相争,乱作一团。
四相都不开口,任由其他官员争论。
至于引发朝堂乱象的方运,却像没事的人似的,每天去户房一趟。
县衙的户房对应一国的户部,负责一县的田地、户籍、赋税、商贸、畜牧和市场等等相关的事务。
在一国之中,吏部为六部之首,在一县,吏房也是实权最大的地方,但论油水最丰,户房才是十房第一。
而户房恰恰由主簿执掌,上到下都是申洺的人,水泼不进。
哪怕方运在里面安插了两个幕僚充当临时书办,也难以掌握户房。
方运这些天虽然主攻工事和刑狱,但他的读书人私兵却早就渗透到宁安县的各个角落,县衙十房是重中之重。
目前,方运已经彻底掌控礼房和刑房,并且借祈天献文之事,彻底掌握传达文书的收发房。
至于工坊,工房总书已经放权,主簿申洺曾前去问责,对方说只要工殿之人离开,他就马上跟方运对立。
圣院对人族的影响力太大,申洺想了许久也毫无办法,所以默认工房也被方运掌握。
县衙十房,方运已掌四房。
至于其余六房,方运只能慢慢渗透,这就是县令的无奈之处,既然身在官僚之中,必须要在规则内做事,一旦针对官吏做出太出格的举动,必然会引发反弹。
实际上,若方运没有上达礼殿和刑殿的能力,没有圣院为他背书,早就被所有官吏声讨。
方运去户房有一明一暗两个目标,明里的目标是让户房书办带着他去宁安县田地,了解农事。
由于许行世家派出两个农家进士相助,方运视察农事非常顺利,不过牺牲了去工坊的时间,他现在每三天画一套机关的图纸,让工殿的人自己研究并制造。
暗里的目标,则是彻底了解户房,为接管户房做准备。
三月初三,《瘟疫防治法》《瘟疫分类》和《瘟疫预防大全》三套瘟疫系列文书同时问世,方运直接上交医殿,同时把《瘟疫防治法》的副本交给刑殿和刑部。
新的瘟疫分类引发了医殿的争执,因为方运完全用华夏古国的“五因学说”中的外感病因的疠气作为解释,并且把所有传染病的病因归到疠气,这在温热病没有大行其道前,是不可想象的。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反对,方运岿然不动,他没那工夫争论,不仅要修订《瘟疫论》的上半部,还要写完下半部,并且剔除原作者吴又可的一些疏漏,然后再拿出极重要的三焦辩证,为圣元大陆建立温病学派打下基础!
三月初七,方运与一众幕僚开早会,幕僚强烈建议他从申主簿手里夺回户房的大权,但无论那些幕僚怎么劝,方运始终没有答应,甚至让一些人泄气。
三月十日,刑殿下达文书,《瘟疫防治法》已经获得刑殿大儒的通过,只要经过医殿首肯,不仅要在宁安县颁布,更要尽快在全圣元大陆推广。
方运之前的律法革新,至今没有全面推广,只在一州之地尝试,可见刑殿对《瘟疫防治法》的重视程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YV.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东方玄幻 永恒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