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儒道至圣_永恒之火【完结】(2488)

  方行炎猛地抬头,又惊又喜地看着方运。

  其余人也诧异地望着方运,没想到方运竟然会当众支持方行炎,更没想到,方运竟然真的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方行炎的言语有些过激,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觉得他有什么错,因为他只是勇敢说出了许多人的真实想法。

  那几个反驳方行炎的人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心慌,怀疑方运这是出面在帮自家人,感到十分失望,没想到堂堂方虚圣竟然是这个样子,自己就算再如何不对,也是在帮忙防止事态严重,是在保证人族大队的秩序,避免产生难以控制的混乱。

  方运继续道:“不过,我更加同意旁边几位仁兄的看法,人有七情六欲不错,压抑甚至灭除人性固然不对,但我们之所以高于野兽强于妖蛮,是因为我们能够最大限度掌控我们的情绪。我支持方行炎的抱怨,我也支持每个人说出自己的担忧甚至恐惧,任何要让他们闭嘴的,都是比抱怨更愚昧和极端的行为。但是,反驳与反对不在此列。”

  众人这才听明白,方运其实是在说一种公道,他不会反对任何人的抱怨和表述,只会反对他们的内容或思想,这是典型的对事不对人,是真正的君子之风。

  之前反驳方行炎的人松了一口气,原来是之前想岔了,方运并非那么小人。

  方行炎无奈道:“方虚圣,我并非是故意捣乱,也不是想惹是生非,是实在憋不住苦闷和对冰帝宫的恐惧。是,就是恐惧。之前有人说,我们就像是主动前往屠户家里的鸡鸭鹅,可怜可悲。我们不是您,无论是实力还是头脑,都远远无法跟您相提并论,您可以静下心来读书,我们实在做不到。”

  方运轻轻点头,道:“儒家经典过于注重仁义礼,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你们可知为何?”

  众人没想到方运张口就大而化之直指儒家最高圣道,根本没人敢说话,少数人甚至被吓到了,虽说圣院或礼殿不会惩罚妄议儒家圣道之人,可万一与那个世家的圣道有冲突,必然会遭到报复。

  方运扫视前方之人,缓缓道:“因为那是当时人族最基本也最渴求的需要。”

  众人愕然。

  方行炎问:“方虚圣,人族最基本的需要,不是吃饱穿暖吗?”

  方运问:“你们可知道孔圣在未成圣前,圣元大陆的形势?”

  “《春秋》与一些史书都有记载,我等倒背如流,自然知道。孔圣封圣前夕,周天子早已失去对诸侯的控制,以田常杀死齐国国君为开始,让圣元大陆陷入了极端的混乱之中。以致于即便孔子封圣,天降异象,都只是延缓各国大乱,在孔圣周游万界和闭关的时,人族由春秋时期进入更加混乱的战国时期。”方行炎道。

  方运点点头,道:“田常杀齐君,可谓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春秋末期,纲常逆法伦理崩坏,诸侯征战。试问,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吃饱穿暖是基本的需求吗?不,如果能生活在一个安稳的地方,即便饿一点,冷一点,九成九的人还是能够接受。”

  第1839章 希望

  许多人连连点头。

  有人觉得那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十分有道理,大多数人都觉得方运最后说的那个需求有道理。

  就在这个时候,所有大儒与大学士把目光转向方运所在,动用全身的力量仔细聆听,而其余翰林进士或其他读书人,都不由自主向方运那里前行。

  “您说的是。在随时可能被杀死的地方吃饱穿暖,莫不如在一个安稳的地方,即便衣食住行都差一些,至少可以活下去。”方行炎道。

  “安稳平静,才是正常百姓最基本的需求。所以,那个时期先后出现两位真正得到百姓拥护的伟人,前为孔子,后为墨子。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墨家所追求的‘兼爱’‘非攻’‘尚贤’等圣道,与儒家的仁义礼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便是与儒家对立的‘节葬’,墨子也只提倡在积弱贫苦之地施行,甚至直言,若是厚葬能让百姓感到心安,能让一些贫穷者从事相关的行当获得钱财,那厚葬也是仁义之事。两人唯一的不同是,孔圣是自上而下行仁义,而墨子则是要自下而上行仁义。”

  众人轻轻点头,儒家与墨家一直对立,很少有人敢说这种话。

  “孔圣的‘仁’,意义很多,但最重‘仁君’与‘仁政’,仁君仁政下的百姓才会更加安定。在孟子的时代,孟子强调‘义’,为何?因为战国时期,各国已经没有仁君仁政可言,远远比春秋时期更加混乱,更加令人绝望,以至于孟子已经不对仁君抱有任何希望,所以看待民、社稷与君王三者时,说‘君为轻’。孟子更看重‘义’,已经不去追求大而化之的仁义,而是追求每个人应该去遵守的‘道义’,当每一个人都遵守道义,甚至鼓励我们勇于用激进的手段匡扶正义,即便弑君也是诛一贼。”

  “那么,到了荀子那里,为何要重‘礼’?如果说孔子是一位坚信‘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教好的慈祥老人,那孟子就像是一位体味民间疾苦同情百姓但横眉冷对君王的义士,而荀子他老人家呢?不仅不相信君,不仅不相信民,他除了孔圣基本谁都不相信,只信天,认为只有‘礼’才能解决一切,而且他的礼与孔圣的礼有极大不同。孔圣的礼严格来说是‘礼乐’,是建立让人主动去遵守的制度,但荀圣的礼是用秩序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君与民,所以他才会培养出韩非子与李斯两位法家巨擘。你们若是细细体味,便会发现三圣经历的世界,是何等残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YV.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东方玄幻  永恒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