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无不动容。
许多人看着李文鹰,心中暗叹,不愧是剑眉公,这等胸怀,常人难及。
“所以……”
剑眉公缓缓说着,再次看向方运的武侯车,看向方运的背影。
“我依旧选择相信方运,选择相信每一个景国人。”
一些人暗暗松了口气,但盛博源等人却面露焦急之色。
盛博源正要开口,突然轻叹一声,没有劝阻。
没有人能逼李文鹰做任何事,盛博源不能,太后不能,方运也不能。
李文鹰说完,转身向外走去。
众人眼前一阵恍惚,仿佛看到当年柳山被方运逼得不得不离开的样子,但是,很快发现两人的不同。
柳山的步履沉重之中充满了悲切。
李文鹰的步履很轻松,很稳健。
柳山是离开的脚步。
李文鹰是选择的步伐。
直到李文鹰走出金銮殿,殿内也无一人劝阻。
没人能挡住李文鹰的道路。
“别了,剑眉公。”
在李文鹰的两脚踏在奉天殿外的时候,面朝龙椅背朝大门的方运终于开口。
方运始终没有转身。
李文鹰如同辞别老友一样,随手一挥,大步迈出。
随后,金銮殿中,响起方运的吟诵之声。
济县学子江州郎,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方运吟诵完毕,偌大的皇宫广场上那个孤独的身影,发出豪迈的笑声。
武侯车上,狐璃轻轻为方运捶肩。
金銮殿里,张破岳眼眶微红。
倒峰山中,礼殿新任阁老姜河川站在圣院边缘,望向景国,面带微笑。
第2421章 尊礼复古
当天,方运与李文鹰决裂的消息传遍天下。
很快论榜上有人说,当天晚上,李文鹰已经抵达两界山,开始参与两界山之战。
论榜之上,掀起讨伐方运的声浪,有骂方运忘恩负义,有骂方运见利忘义,有骂方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骂方运为了权力连最基本的礼义廉耻都不顾。
但是,大多数人都保持沉默。
还有一部分人则展开反驳,认为方运不是在排挤旧友,而是不想与他们争斗,所以提前将他们调离,避免以后难堪。
但是,无论如何,方运的文名遭到影响,许多人都认为方运做得太过分。
和热闹的论榜相反,景国的官场经历如此大的地震,一整天都静悄悄的,没有御史抨击方运,也没有官吏义愤填膺。
许多官员心中充满了矛盾,已经分不清方运是为了揽权排除异己,还是姜河川与李文鹰主动为方运让路。
但是,大多数官员心中都明白,这么做再如何不好,也比方运与李文鹰撕破脸皮好。
这是最体面的夺权之法。
第二天,一些小道消息从李府传出。
众人这才知道,在前些天,方运派人给李文鹰送去了许多宝物,其中包括圣体果等对半圣都有效用的神药。
一些为李文鹰愤愤不平的官员这才平复心中的怨气。
只是,许多人依旧觉得心里堵得慌。
景国本来已经有中兴之象,现在号称景国双璧的李文鹰和衣知世都离开了,单单一个方运能撑起景国吗?
很快,张破岳给出了答案,他在论榜上恬不知耻地宣布,景国新双璧已经诞生,那便是方运与张破岳。
无数人笑骂这个滚刀肉。
在李文鹰走后的第三天,也就是下一次朝会的前一天,左相阁透露了一个消息。
鉴于景国目前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方运准备进行尊礼复古,要让景国变成真正的礼乐之邦。
此事当天便传遍景国官场,所有官员都在谈论此事,太后甚至连夜急诏辅相杨旭文和礼部尚书盛博源进宫,询问对策。
当天,许多官员甚至组成临时文会,专门讨论方运到底会提出什么样的尊礼复古。
一些老读书人喜极而泣,奔走相告,宣称方运才是孔子真正的继承者,不愧是天之门生,终于知道重视礼乐。
天蒙蒙亮,朝会如常开始。
太后与景君坐在垂帘后。
龙椅之下,两侧分别站着文武百官。
武官之首,赫然变成了张破岳。
在李文鹰辞任大将军之后,陈知虚大元帅竟然上书太后,请张破岳暂代大将军一职。
经历了与蛮族的战斗,景国各军序列已经有变化,但京军的变化最小。
京军也是俗称的禁军,泛指京城内外保护京城拱卫皇室的各路大军。
景国的禁军,分为内外两军。
外军由大将军掌管,驻扎在京城周边,大将军由统管天下兵马的大元帅提名,得国君任命方可生效。
内军则在京城城内和皇宫内外,沿用汉时的称呼,称为羽林军,由一位上将军担任,由皇室任命,即便是半圣世家也无权插手。
按照惯例,大元帅和大将军两职,都由景国世家任命,目前景国最强的世家乃是陈圣世家,所以景国真正的军权实际上掌握在陈圣世家之手,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篡位夺权。
所以,当大元帅陈知虚推举张破岳后,太后一直压着,直到昨天才无奈地同意张破岳暂代大将军一职,由于只是暂代,张破岳的封号还只是上将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YV.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东方玄幻 永恒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