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安点头道:“方相此法十分妥当。各大家族乃是景国的中坚力量,不可或缺。有谣言说您在削弱家族势力,但您现在首先邀请各大家主加入议政院,谣言不攻自破。所以老夫毫不在乎这些谣言,只关心具体如何选拔。”
方运道:“在我的构想中,从县开始,到府、到州以及到国,设立四级议政院,不过,现如今设立县级议政院为时过早,所以,未来几年只能设置府议政院、州议政院以全国议政院。其中,府议政学士由州牧决定,州议学士交由吏部决定,而全国议政学士交由内阁与国君决定。”
众官轻轻点头,同时暗道方运真是厉害,竟然将这等大权下放给州府,各地官吏必然会更加认可这位左相。
辅相杨旭文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太后,老臣僭越,还请您在今日朝会做出决定。否则,让各国得知,万一他们捷足先登,对景国国运将会造成严重的打击。”
曹德安道:“杨相所言极是,老夫所料不错,若是今日不能决断,明日武君定然会宣布成立议政院!”
一些官员暗笑,武君极可能做出这种事。
“容哀家再想想。”
太后没有立即答复。
那些支持皇室的官员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这种时候,应该帮太后说话,理当将此事稍稍拖延,但是,如果他们真做了,必然会遭到其他官员的排挤,所有想要成为议政学士的读书人与家族家主也都会对他们避而远之。
阻挠议政院的设立,基本等于阻挠大半个景国的势力。
哪怕是坚定支持太后的盛博源,也微微低着头,一言不发。
金銮殿竟然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这种几乎相当于太后与百官对立的场面,几乎未曾发生过。
太后不说话,所有人都继续沉默。
一百息,两百息……
一刻钟,两刻钟……
足足过了一个小时,太后才幽幽一叹,道:“哀家准奏。”
众官齐声道:“国君圣明,太后圣明。”
随后,方运身为内阁之首,亲自草拟圣旨,经由太后与国君当场加盖玉玺后,即刻生效。
几乎与此同时,所有三品或以上的官员都感到皇宫之中出现细微的变化,那种变化无法用语言说清,只是纯粹感觉皇宫的气势更胜一筹。
一众大员暗暗松了口气,这意味着大家赌对了,这议政院,对景国有莫大的好处。
随后,一些杂家官员诧异地皱眉,因为这议政院明显应该算作杂家圣道之中,但是杂家圣道竟然没有丝毫的反应,莫非这是因为方运主导的缘故?
众官各怀心思,离开奉天殿。
如此重要的消息,很快传到论榜,也很快传遍圣元大陆各地。
各国不得不为此召开朝会,庆国官员最是干脆,大骂方运无君无父,他们认为这议政院简直就是为泥腿子们准备的,这不是革新,而是再革国君的命,绝对不能在庆国设立议政院。
仅仅过了三个时辰,武君“厚颜无耻”地宣布,武国也建立议政院,至于细则一概没有,而且还直言一切向景国学习,引发各国读书人的嘲笑。
各国读书人嘲笑归嘲笑,但也敬佩武君的果断,至少勇于做事,不像有些国君吹得挺好,实际上没有做什么实事,更没做过真正有魄力的大决断,而且简直像筛子一样,有些事做得不错,但有些事简直惨不忍睹。
第二天,议政院首任掌院蔡禾宣布一些细则,同时说明一切还只是草创,需要不断完善。
其中最重要的细则是,先建立国议政院,国议政院议政学士的具体数量无法决定,将根据议政院的推行而慢慢确定。
议政院的职责有很多,目前的职责主要是建设乡校和选拔全国议政学士。
议政院从官员之中选择第一批议政学士,从九品到一品皆有,然后,准备从景国各家族的家主之中,选拔第二批议政学士。
第二批议政学士将从各地选拔,保证庆国的四十七府中,每府至少有三个家主担任议政学士,京城相当于一州之地,担任议政学士的家主不低于十五个。
其中有一项规定,若哪一府的大家族中涉嫌犯罪,则暂时停止在当地选拔议政学士,待当地形势稳定后,国家会进行选拔。
最有趣的是,在议政院宣布选拔家主的条件后,严打司也宣布打击土豪劣绅的新惩戒条例,对于重罪家族绝不轻饶,对于自首家族可放宽,对于犯罪轻微的家族可允许缴纳田地免罪。
第2478章 家宴
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连茶余饭后谈天论地的“街头阁老”们也猜得出来,议政学士的选拔与严打司的惩戒条例,是出针对那些闹事的家族。
当消息发布后,景国各地的家主们仔细研究后欣喜地发现,这个所谓的议政院的议政二字根本是个幌子,这个机构如果用更准确的名字命名,应该是“参政院”。
各大家族以及读书人一直没有名义上的议政参政身份而苦恼,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必须要用尽一切手段获得这个机会。
于是,第一批完全清白的家族突然开始在当地以及论榜发表声明。
这些声明的主要内容格外相似,基本有四点。
支持朝廷革新。
支持方运担任左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东方玄幻 永恒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