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我去哪里找你?”
“你猜!”
秦长风优哉游哉的走了,留下张子凡恨得牙痒,却又无可奈何。
原本秦长风就没打算这么快动张子凡这条线,现在不过是既然见面了,就顺便打个招呼,留下点印象而已。
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张子凡想从秦长风这里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消息是不可能的,等时机成熟了,秦长风自然会去找他。
对秦长风来说,张子凡身上不但能得到至圣乾坤功,更关系到天师府的五雷天心诀!
至圣乾坤功至阳至纯,通文馆圣主李嗣源凭借这门武功修炼到了大天位的境界,为这个世界的一流神功之一。练成之后,全身上下可散发蓝色气焰进行攻击,运行时肌肤透明如玉,功力全力运行下,外表会越来越透明,看来就宛如被寒雾笼罩着的白冰,能将身边的一切都粉碎掉。
五雷天心诀则是天师府的镇教神功,可吸纳万钧雷霆纳为己用,千百年来都是一脉单传,父子印证,以意相通。为当世绝顶神功,威力之强,惊天动地。练成之后,浑身上下聚满霹雳雷霆,犹如雷神降世,所向披靡。出招时行如奔雷,快如闪电,一掌打出犹如电闪雷鸣,威力无比,势不可挡。
五雷天心诀共分为十层,显然比至圣乾坤功更强,张子凡生父张玄陵仅仅修炼至第五层就已有大天位的实力。
更难得的是,至圣乾坤功和五雷天心诀是可以互助互补的神功。若二者同修,这两大神功就能融会贯通,继而功力大增,修为境界得到极大的突破,可谓一步登天。
秦长风的内功心法在下一阶段,金刚不坏神功已经确定可以开启第十重了,而小无相功的后续心法却还没有眉目。
其中五雷天心绝和至圣乾坤功自然也是一个不错的备选,尤其是前者,雷电属性与他的天赋能力中所带的殛雷相合。
当然……如果这两门功法能全部融合,衍化成小无相功的后续功法,那就更好了。
总之对他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顶级功法都是多多益善!
重新回到渝州城后,玄冥教昭圣阎君强势出击却铩羽而归的风波已经平静了许多,秦长风换了个客栈,并要了个独立的小院住下来。
准备一边修炼,一边继续等待时机。
对他而言诛杀朱温父子和玄冥教都是次要的,真正贯穿始终的目的应该是得到龙泉宝藏。
但如果这天下是一场棋局,那最重要的棋手就是袁天罡,他不发动,谁都无法让龙泉宝藏真正现世。
接下来,秦长风没有继续修炼小无相功,而是转而修炼起降龙须弥掌来。
虽然小无相功突破第九重后对于无相复制技能还会有一次大幅提升,但他在这个世界只能待四五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把握能突破第九重的玄关。
要知道这最后一重境界的玄关必定非常难度,即便有体内剩余的火灵芝药力相助,内力他可以在短时间内修炼出来,但对小无相功心法本身的理解境界,就没有办法了。
服用火灵芝开启的顿悟状态只有之前那一次,过去之后就只剩下纯粹的精纯元力。
至于金刚不坏神功为什么能顺利突破到第九重,是因为古三通的金刚不坏内力与一般提升修为的丹药和灵药都不同,其本身就蕴含了一些金刚不坏神功的奥义。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四五年时间将降龙须弥掌提升到五级,无疑会对战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这样万一真和袁天罡决战,也会多几分把握。
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天罡
而今的降龙须弥掌,严格来说,应该叫须弥降龙白虹掌!
以须弥山掌为根基,使得掌力的攻击距离极大增强,并能蓄力于虚空,以达到数掌同飞的目的。
以降龙十八掌奥义增强威力和变化,使得掌力的灵活性和爆发性,都有了显著提升。
最后以白虹掌力的法门对掌力进行操控,诸如天龙轮和毒龙钻在内的变化,其实都是融合了白虹掌力的成果。
在进行第二次融合之前,秦长风并不怎么看重白虹掌力的操控性,毕竟他原本认为只要有了攻击距离和威力,接下来只要能打中人就行了。
但后来,他的认知就渐渐改变了。
在天龙轮这样的掌力运用法门诞生,并获得显著的战果后,秦长风就将白虹掌力曲直如意的操控性,排在了这道技能三大特性中第一的位置。
他认为,随着技能等级提升,操控能力继续增强,掌力的运用还能生出更多的变化!
对此,他心中早就有了几个神妙的想法,只是苦于操控能力还不足以支撑,所以一直以来的试验都以失败告终罢了。
虽然满怀期待,但像这种达到史诗级的别融合技能,想要提升一级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不比提升一重修炼到后期的内功容易多少。
当然,比突破小无相功的第九重肯定又容易许多就是。
十几天后,降龙须弥掌没能取得突破,秦长风却收到了两条日志提示。
第一条说他杀死了玄冥教昭圣阎君蒋昭义,得到两千试炼点。
第二条说他培养的魔形被剧情人物黑白无常杀死了。
这两条合在一起,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与秦长风在竹林分别后,黑白无常蛰伏十几天,终于成功找到机会,在蒋昭义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成功将那枚魔形胚胎送进了他体内。然后这位昭圣阎君就被魔形从体内破体而亡,新生的魔形估计吓了黑白无常一大跳,但二人最后还是合力将这只还没来得及成长的怪物杀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p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位面 无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