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辆马车没有进长安城。而是直接转道去了书院。
负责护送的唐军,在草甸下便离开,草甸覆着薄雪,雪里有无数丛桃花,只是还没有到开花的时节,今日的书院很安静,甚至有些冷清。
没有皇族或大臣们谦卑行礼,没有民众夹道欢迎,没有隆重的仪式,听不到锣鼓喧天的声音。甚至连迎接他们的人都不多。
没有人会在意这一点,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通知长安城里的那些人,出征然后归来,回到书院就是回家,哪里需要在草甸上迎接他们归来的。只有两个人——那个可爱的小书童许家纶,以及拄着拐棍,浑身缠着绷带的宁缺。
小书童看着君陌一句话没说,便流下两行眼泪。
君陌把他留在院里担惊受怕了这么多天,今天终于看到少爷活着回来了。哪里还能控制住情绪。
当他看到君陌的右臂断了,顿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君陌微微皱眉,说道:“不准哭。”
小书童听话,拼命地擦着眼泪,奈何眼泪太多,怎么擦也擦不干净,而当他看到君陌的头发时,忍不住哭着喊出声来。
“少爷,你的头发怎么变白了!”
宁缺看着二师兄空荡荡的衣袖,看着他灰白的头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君陌面无表情说道:“到处都有燃烧的村庄,路上灰太多。”
这是很笨拙甚至有些可爱的解释,但没有人笑。
车厢里一片安静。
“为什么书院这般安静?”二师兄问道。
宁缺说道:“三师姐提前便把书院前院的教习和学生散了,有的教习和学生走了,大部分教习和学生正在长安城里帮朝廷做事,还有些已经上了前线。”
君陌问道:“师兄和余帘现在如何?”
宁缺说道:“情况还好,就是行动有些不便。”
马车驶过书院破落的石坊门,向更深处去。
书院的教舍和二层前殿,都已残破不堪,尤其是通往旧和后山的巷道,更是看不出原先的模样,这段时间根本找不到人来修。
君陌看着这些画面,沉默不语。
书院后山依然温暖如春。
还是那间不愁会被秋风所破的草庐,小书童和唐小棠把诸位师长抬到软榻上,有的还在昏睡,有的勉强支撑着身子。
暂时听不到北宫的箫声,西门的琴声,溪畔的打铁声,宋谦和八师弟为了一颗棋子的争吵声,大概永远也再看不到老师了。
大师兄和余帘坐在轮椅上。
君陌松开木柚扶着自已的手,走到大师兄的轮椅之前,行礼相见。然后他望向余帘,说道:“熊初墨该死,你为何没有杀死他?”
余帘平静说道:“有些人,活着比死了有用。”
二师兄想了想,没有继续再问。
大师兄看着他空荡荡的袖管,看着他灰白的头发,说道:“老师曾经说过,有些事情,既然无法改变,便要学会接受。”
“不是在意,而是遗憾。”
君陌望向草庐外那片灰淡的天空,说道:“我一直想像小师叔那样,拔剑与天战上一场,当老师在泗水畔登天而去,我更想着明朝终有一日,我能跟随老师的步伐而去,如今看来却是没有了机会。”
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懂他的这番话。
大师兄叹了口气,说起另外一件事情:“皮皮走了。”
在后山。君陌和陈皮皮的感情最为深厚,此时听着这消息,他沉默了片刻,然后问道:“观主究竟能不能恢复?”
对于书院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君陌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看着宁缺。
草庐下醒着的所有人,都看着宁缺。
那天在朱雀大道上。宁缺曾经给过长安城里的人们一个答案,今日他却依然思考了很长时间,才肯定地说道:“不能。”
听到这个答案。二师兄始终有些冷冽的神情,终于稍微松了些,便是吹进草庐的风。也仿佛变得温暖了几分。
观主曾经展露出来的境界,是后山诸人心上最寒冷的那抹云,虽然他在长安城败了,但事实上他并不是败给宁缺,而是败给了惊神阵。
换句话来说,他依然是败在夫子的手里。
如果不是在长安城,而是在人间别的另一处地方,无论大师兄还是君陌,甚至加上余帘,都不见得是观主的对手。
至于宁缺。更没有任何可能。
瀑布的声音,回荡在小院里,很是震耳。
宁缺当年一直想不明白,二师兄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入睡,也想不明白。师兄师姐们每次在小院里议事的时候,是怎么能够听得见对方的声音。
他曾经向二师兄提出过这个疑问,当时二师兄的回答是:听久了自然成习惯,只要心是安静的,又有什么声音能扰耳?
时隔数十日,在青峡前经历了七天七夜难以想象的厮杀。上演了两场炫丽夺目的强者战,君陌再次回到了自已的小院里。
他第一次觉得瀑布的声音有些吵。
他知道那是因为自已的心不够静。
天色已黑,他站在窗畔看着山上的夜穹,就像旅途中那样,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他望向自已空荡荡的袖管,微微皱眉。
与柳白惊世一战,他断了右臂。
肉身的残缺,并不是问题,君陌左手持铁剑,依然足以横扫世间——问题在于心灵的残缺——肉身与心灵,向来是一体两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