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鸣叹了声,“谢宫掌门关爱,能让你亲自前来,不应该是特意来看我的吧?”
宫临策:“你不会不知道我为何而来,宋军已经奔京师杀去,你却拒不听命,不但不追击宋军,反而让大军撤退,已让朝堂上下一片惶恐,是何道理?”
蒙山鸣:“我也是听令行事,宫掌门应该去问庸亲王。”
宫临策:“战事是由谁在掌控,你我还有必要绕弯子吗?”
蒙山鸣:“该说的我已经告诉了三大派弟子,罗照就是想牵着我军的鼻子溜,我们追上去根本没用,三大派弟子莫非没有转告?”
宫临策:“是不是解释的太简单了一点,何以服众?该说的说了,我既然亲自来了,你是不是该对我说点不该说的?”
蒙山鸣:“宫掌门想知道什么?”
宫临策:“大军为何对京师见死不救,为何不与宋军交战,为何要往这边撤?”
蒙山鸣:“大军运行态势如此明显,我想宫掌门不会看不出,我要集结大军攻打宋国,以解京师之围,希望能把宋军给吸引回来,以便速战速决!”
“希望?”宫临策:“想法不错,若是宋军不肯调头呢?”
蒙山鸣:“宫掌门,大军手上的粮食连十天都坚持不到了,朝廷若是能给我充足的粮食,那没问题,我一定会追击宋军,想办法将其给歼灭,可是如今的状况怎么追?我若真遂了宋军的愿去追击,宋军只需把我军溜上了数日,大军断粮便不战自败。这般情况下,还要连连下旨逼迫,老夫想问问宫掌门,朝堂上那群人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宫临策略有沉默,朝堂上的人怎么想的,为何会惶恐,他多少能猜到。
蒙山鸣又叹了声,“被逼无奈呀宫掌门,我现在只能是危及宋国,逼宋军回来与我速战速决,还是那句话,粮食坚持不了多久!”
宫临策:“我也还是那句话,宋军若是不肯调头呢?”
蒙山鸣:“也不是坏事,宋军主力离我越来越远,仓促间难以回援,我无后顾之忧,可放心攻打宋国,就看他罗照如何选择了。”
宫临策:“据我所知,宋军防线严固,能轻易攻破吗?若是久攻不破呢,你也说了,手上粮食不足。”
蒙山鸣声音陡然大了几分,“攻不破也得攻,不攻的话,大军还有活路吗?宫掌门可以去看看,大军后方的百姓都在吃草啃树皮了,想从百姓嘴中抢口吃的都没法抢。宋国境内的条件比燕国好,只有攻入宋国境内,还能想点办法,我身为主帅不能眼睁睁看着手下人马饿死,大军必须拼出一条活路来!”
宫临策:“坐视燕京失守吗?”
蒙山鸣反问一句,“三大派是想保京师,还是保燕国?”
第六八零章 邵登云出手
这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宫临策懂他话里的意思,可有些事情没那么简单。
燕京是商建雄的利益所在,商建雄在燕国经营多年,燕国大部分人马都在商建雄派系的手中,燕国大多地域都还是商建雄派系的留守人马把持,三大派也有顾虑。
同样的,三大派此时也不想把商朝宗派系的人给逼急了,面对外敌,朝廷人马无用,三大派还想倚仗商朝宗这边。
三大派现在想要的是朝廷与诸侯鼎力合作共渡难关。
这也是宫临策亲临这边还对蒙山鸣保持客气的原因,希望能协调好双方的矛盾。
可事实证明,双方的矛盾无法调和,一方要保京师,一方要保燕国。
两者之间听着似乎并无冲突,可实际上两者之间面对现实局势有很大的冲突。
站在三大派的立场来说,自然是倾向于保燕国。
宫临策不知道蒙山鸣是不是糊弄自己,然而蒙山鸣摆出的困难是事实,似乎也别无他法。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两者之间三大派也必须要做出抉择。
宫临策迟疑一阵后,徐徐问道:“朝廷的人马你能控制住吗?”
说出这话,态度在往哪边偏移已是显而易见,只因局势如此,朝廷那伙人的利益毕竟要服从三大派的利益。
这也是燕皇商建雄所担心的,所以他才说不能完全指望三大派而密令北部人马做好驰援准备。
蒙山鸣:“剩下的粮草已被执法督军控制。”
宫临策眉头略挑,只此一句,他便明白了,蒙山鸣已经捏住了朝廷人马的命脉,朝廷人马翻不起浪来,必须乖乖听蒙山鸣的指挥。只要蒙山鸣不同意,就算让朝廷人马走,朝廷人马也走不了。
三大派之前还担心商建雄狗急跳墙令朝廷人马和诸侯人马发生冲突,如今看来,似乎多虑了,蒙山鸣已经将前线大军的控制权牢牢掌控在了手中。
宫临策:“东域江易守难攻,若无吴公岭捣乱,宋军也无法轻易攻入燕国,反之,你有把握攻入宋国?”
蒙山鸣:“战场上局势千变万化,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不是一家能随便摆布的,还要看敌军那边将领的应对情况,没人敢说一定能成功。但是,对东域江一带的地形我很熟悉,江流石不转,物是人非,人换了,地方没换也没变,可以试试,未必没有攻入的可能。”
此话一出,宫临策想起来了,这位老帅不是第一次与宋军交手,早年曾数度与宋军交锋,并数度攻入宋国境内,攻入东域江这位老帅是有经验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vGz.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跃千愁 修真 仙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