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见脸上永远都是玩世不恭笑着的李通,竟然会一副忧虑的样子,刘秀心中也一沉。
“宛城……哥哥那里出什么事了么?”刘秀连忙站起身,匆忙问道。
“不,不是宛城。”李通摇了摇头:“北方,新莽调集的援军来了。”
“有多少?”听见不是哥哥那里出事,刘秀松了一口气。他也很清楚,此前送到宛城的兵力,已经是长安最后的士兵。现在即便是再调集,也不会是多大的数字。
“四……四十万以上……”李通在将这个数字说出口时,自己也忍不住地颤抖了一下。
“你……你说什么?!”刘秀骇然大惊,一把抓住了李通的手:“李通!你在开玩笑么!”
“我也希望我是在开玩笑……”李通摇了摇头,一脸苦笑:“但我已经派出了三波斥候,数字只多不少……四十万以上的新军,由王邑王寻两人率领,尚有三日便将抵达昆阳城下。”
“这不可能!王莽哪里来的这么多兵力!长安已经几乎是一座空城了!王凤那里怎么说?”刘秀摇着头,依旧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太常偏将军大人,成国上公请您前去议事厅商议紧急军情!请立刻动身!”
太常偏将军,是刘秀的官职。而成国上公,则是现在昆阳城内所有绿林军的统帅王凤。然而这不过只是名字好听些罢了,刘秀手下的舂陵军,不过只有三千多人而已,而王凤这个成国上公手中握着整个昆阳内的绿林军,也仅仅一万余人。
“知道了,这就去。”刘秀望了一眼李通,两人的眼中都同时闪过了一丝恐惧。
王凤如此紧急地召他前去商议军情,那么看来……应该是真的了。
匆匆策马来到王凤居住的太守府,议事厅内已经坐满了五六名将领,人人面带忧色。
“怎么那么慢!”王凤瞪了一眼刘秀,却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大发雷霆,而只是斥责了一句之后,不再借题发挥。
“那么,人齐了。”王凤收回了目光:“恐怕诸位已经都知道了,新莽从北方又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向着南阳郡开来,还有三日便会抵达昆阳城下。应该如何应对,诸位可有良策?”
“王莽哪来的那么多兵力!”一个偏将摇了摇头:“我想,恐怕只是虚张声势而已。以长安现在能动员的兵力,怎么想也不会超过五万吧?”
“不是长安,是河北!”王凤阴沉着脸:“此前王邑王寻两人,一直率领着二十万人,在与河北的赤眉军对抗。而现在,王莽将这些部队全部撤出了河北,调往南阳。”
“他疯了么!整个河北都放弃了?”另一个偏将重重锤了一下面前的几案,声嘶力竭:“南阳不过是一个郡而已,河北可是冀州幽州两州之地!他为了小小的一个郡,把两州之地拱手让给了赤眉军?!”
“不仅如此……”王凤的面色越发阴郁:“凉州并州戍卫的部队,也被王莽一同撤出。那些原本是驻守长城,抵御匈奴的二十万精锐,现在也全数调集来了南阳。”
议事厅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只能听见每个人粗重的呼吸声。
第六十七章 举天下而救吾(三)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
良久之后,王凤的问话才打破了沉默。
“撤退!”
“与宛城兵马合流,再做打算!”
“小小的昆阳,完全不足为守!何况城内只有一万多人,面对四十万精锐,完全是以卵击石!”
议事厅内的众将,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而无论说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意见都只有一条——放弃昆阳,与宛城的军队合流。
听着厅内众将纷纷表态,王凤细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他的心中,也早就存着了同样的念头,只是担心自己身为主将,贸然提出撤退,将会有损威信而已。但以宛城内这点兵力,要与四十万大军相抗衡,王凤觉得这简直是疯了!
而现下众将既然都愿意撤退,那么王凤也就可以顺水推舟,不伤面子地宣布撤军了。
“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么……”
“等等!”
王凤刚要宣布撤退的命令,却突然被一个年轻的声音所打断。
“刘秀!你有什么意见?”王凤皱着眉头,望着这个惹人讨厌的年轻小子。
“成国上公,属下以为,众位同僚的看法实在大谬。若是我们就此撤军,必将万劫不复。而留守昆阳,却还有一线生机。”
“胡……你且说说看吧!”王凤冷哼一声,生生压下了脱口而出的那句“胡说八道”。
刘秀昂然起身,环视了一圈周围的众将,发现他们的眼中也与王凤一样,闪烁着不满的光芒。
这是自然的。不管是谁,想到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都一定会失去信心。
就连刘秀自己,也同样在心中有着巨大的忧虑。
但他却不能将这份忧虑在脸上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因为他要成为这昆阳城中,唯一一个还抱持着信心的人。
哪怕,这信心只是他的伪装也好。
“诸位说要退,可在下不知道,我们究竟能够退向哪里?”刘秀清了清嗓子:“宛城么?”
“宛城现在,可还在大司空率领的部队围攻之下。城外虽然有五万人马,但城内守军依托着城墙,一直防卫至今也无法攻下,只能在城外围困,消耗城内的粮草。难道我们退向了宛城,就能插上翅膀飞过城墙,将宛城攻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