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白胜这样一说,萧龙就明白了,耶律大石的脸是打不成了,闹不好耶律大石还得打他萧龙和天祚帝的脸。
或许有人会说,你没有搬来大宋的救兵,搬来白胜的梁山军不也是很好么?而且貌似战斗力强于大宋禁军的百倍,这还不是奇功一件么?
萧龙却不这样想。没错,白胜的确率领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但是白胜为了援助老丈人,已经跟神仙怼起来了,谁知道白胜这支队伍的前途命运是怎样的?
如果白胜不加入这场争端,那么各国就只凭自己的力量来打,结果是辽国必败,这一点谁都清楚。但若是白胜加入了,引起了神仙从金国背后相助,只怕辽国败的会更惨一些。
辽国败得更惨也没什么,毕竟惨不惨都是败,可是白胜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为了辽国的命运搭进一条命去,这就太可惜了。
所以从保护恩人的角度来说,他甚至不愿意让白胜去燕京,观音菩萨是可以随便得罪的么?此事必有后果啊。
即便白胜放言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是我萧龙希望你能活着。
只不过这一番想法是不能说出来的,白胜扶助辽国的心意已决,连佛道两家的神仙都拉不回来,自己算是什么?一个被白胜救过的辽国使臣,如何能够劝得动?
既然明知道劝不动,又何必去劝?就只有把这份担忧压在心底,随时为白胜献出自己一条命就算了,就算挡不住神仙对白胜的责罚,大不了自己死在白胜身前,也算是报答了救命之恩。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会认为带着白胜回去是打耶律大石的脸呢?这对白胜来说就是走向危险的深渊,走向灭亡的边缘!用这种悲壮的方式去打别人的脸,又有什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与此同时,燕京城南的城头上,耶律大石正在向南方眺望,“师父,我好想听到了南面有人发出长啸,你听到了么?”
欧阳牧野摇了摇头,说道:“我没听见。”随即感慨道:“从前总以为咱们练武之人上了年纪就不会眼花耳聋,谁知道都是一样,只是比常人退化的稍微慢些而已,如果你听到了长啸,就说明为师的耳朵已经开始变聋了。”
“怎么会?”耶律大石连忙谦逊,不谦逊就等于是承认自己的听力比师父好了,赶紧打圆场:“或许是徒儿的幻觉吧,萧龙他们应该已经突出包围了,南面即是蓟州地界,不可能有人在那么远发出长啸还能传到燕京来的。而如果是在金兵的大营中作啸,却又不见金营里有什么骚乱,嗯,果真是徒儿的错觉”
如今燕京一城四面被金兵围了两面半,只有西边和南边的部分地区因为是丛山峻岭才没被包围,萧龙一行正是从南面的山区突围而出的。
此时辽国的主力军队都已退守到了燕云十六州,而辽军的统帅兀颜光此刻也在燕京城内,只不过兀颜光是负责整个京城的防御,而他的手下贺崇宝负责城东防御,琼妖纳延负责北面的防御,耶律大石虽然不属于兀颜光统辖,却也不能闲着,被天祚帝指派负责城南防卫。
所以萧龙从城南出城时,他曾经给予了一定的配合,吸引了大部分金兵的注意,萧龙才得以潜入山林之中。
此时此刻,他确信自己听到了一声长啸从南方传来,但是他也认为自己刚刚做出的一番分析也没什么毛病,世间纵有绝顶高手,又岂能从蓟州发啸传到燕京这么远的地方来?所以他宁愿自己是产生了错觉,不然这件事就没法解释了。
为了不使师父尴尬,他继续转移话题:“可笑萧龙还要去搬宋国的兵,就算宋国的兵被他搬来了又能如何?别看咱们大辽的兵士已经羸弱不堪,却比他宋国的士兵精锐十倍!”
就在去年秋天,他还去过汴京一次,当时大宋派出五万禁军跟随黄裳去接管建康府。大宋禁军出征之时,他就混在沿街看热闹的百姓之中,亲眼目睹了所谓的大宋禁军是个什么样子,就凭那样的军队也能打仗?真是笑话。
第943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
也不能怪耶律大石看不起宋朝的军队,宋朝的军队自从战神狄青过世之后,便每况愈下,不善骑射,不善野战,不懂突袭和迂回,与其它国家相比,宋军唯一熟练一些的强项就是守城。除了内战之外,农耕民族造就的军队就只会守城。
若是走出城外,宋军一打不过辽国,二打不过西夏,当然也打不过后来的金国和蒙古,只有岳飞那支岳家军是个特殊的存在,却又被赵构给解散了。
近几十年以来的战绩乏善可陈,更何况去年耶律大石所目睹的恰好是高俅从禁军中挑出来的五万老弱病残?
高俅的本意是伙同童贯一起坑黄裳,却没想到竟然变相地涨了辽国人的志气。
此时在燕京的城头,耶律大石贬斥了一番宋军,只是为了转移话题,却不料欧阳牧野反倒就这个话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既然宋军如此之弱,那么前些日子对西夏的那场大胜又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对耶律大石来说实乃尖锐之极,颇有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味道,但是谁让他先说起宋军之弱了呢?
就好像后世的米国打了一场海湾战争之后,引起华国的军事专家纷纷研究一样,作为辽国的高级军事首脑,耶律大石不可能不对宋夏之战做出详细的评估,但是经过他一番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宋夏之战的结果竟然与大宋军队完全无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wM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现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