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脑子转的快的立马跑向安平寨去找施恩的父亲施管营报讯,甚至没有人敢来看一看施恩是死是活。
看见那名奔跑的人,洛丽妲冷笑一声,就从战马的得胜钩取了弓箭在手,室内白胜却阻止道:“算了,他一来一回咱们早就离去了。”
根据《水浒》里面关于武松和施恩从安平寨走到快活林的描述,白胜知道这人报讯根本来不及,更何况只是把这事告诉施恩的父亲根本无济于事,要等施管营再去城内禀告知府派出兵马来,只怕一个时辰都过去了。
就算往最坏了打算,哪怕这孟州的张团练如同郓城一样拥有朱仝和雷横这样的高手都头,带着几百名步兵过来也不足以对己方七人产生威胁。
若是连这样的小场面都拾掇不下来,还打什么西夏兴庆府,那不是开玩笑么?
半个时辰之后,白胜一行人酒足饭饱,正好张青夫妇也从杂货铺赶制了一对皮质刀鞘回来,七人离开酒店。
临行前,站在酒店门口,白胜看了看恢复了些许知觉的施恩,想了想,说道:
“如果你死不了,就把快活林盘出去吧,如若不然,你这次伤愈之时,就是你再次挨揍之日,与其到时候被姓蒋的白白夺了过去,不如趁早还能卖点钱出来。”
说罢也不管施恩能不能听得懂,翻身上马绝尘而去,却是从孟州城南绕城而过,沿着黄河南岸一路向西。
之所以选择这个行进路线,除了要去渭州与皇甫端等人汇合之外,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若是渡过黄河从北面走,就进入了晋地,那是自封晋王的田虎的地盘。时人提起世间三大寇之时总说“河北田虎”,其“河北”两字指的就是黄河以北的晋地而非后世之河北省。
如今田虎是大宋境内三大寇当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不论是武将、术士、兵力还是所占据的州县关隘,都是首屈一指,超过王庆和方腊一大截。
白胜以征讨西夏,为萧凤取得保胎神药为第一要务,当然不肯在这种时候与田虎发生任何冲突。
更何况他曾经将田虎手下的猛将縻賙斩于汴京郊外,田虎不来找他的麻烦就已经不错了,只盼田虎手下无人知晓此事才好。
不要说白胜是这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就是童贯在宣布行军路线时也是这样考虑的。
本来这次童贯因循了大宋以往的战略,安排五路大军伐夏,其中有两路大军是在最北部的延州(今延安)和次北部的环州(今庆阳市环县)集结。
若是从汴京出发去往延州和环州只需往西北方向直插即可,但就是由于有田虎势力的存在,所以只能先往西到达永兴军京兆府(今西安),然后再从西安分兵北上,前往环延二州。
对田虎这种不讲理的造反者来说,假道伐虢都是行不通的计策,除非一路碾压过去,先灭田虎再灭西夏,但是童贯根本没有这个把握,只能先把皇帝交待的伐夏任务应付过去。
白胜和狄烈商议的行军路线也是如此,非但眼下他自己是这样走的,就是他手下的徐宁、凌振、樊瑞、项充、李兖、蒋敬、欧鹏、王定六、皇甫端以及郭盛等人都包括在内,一律都是这样行进的。
按照他和狄烈制定的计划,他手下这些人也需要在京兆府兵分两路,一路前往渭州,一路前往延州。而他自己将会前去渭州,然后前往延州。
延州曾是狄青和狄咏驻守的边城,如今他肩负着狄烈的希望,就要在延州打出他征西的第一弹!
但是世事总是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他和他的手下刻意回避田虎,田虎的手下却显得不那么配合。
一行七人行至陕州(今三门峡市)的函谷古道时,竟然碰上了田虎的一大波兵马。
第386章 关键时刻全靠忽悠
一入函谷古道,赵楷还在感慨昔日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去了何处,白胜却已经勒住了缰绳,同时喊住了前面开路的孙二娘。
孙二娘严格执行白胜的吩咐,就是在纵马行进之时也与白胜保持五丈开外的距离,索性就做了七人之中的先锋。
白胜叫停是因为他看见前方古道之中征尘蔽日,虽然看不见尘雾之下的人影,但是白胜还有卓越的听力,他能够听得见那至少逾千的行军脚步声。
步兵,大量的步兵!
然后他就听见了前面隐隐传来的鼓劲喊声:“弟兄们加把劲,那批货商携带着重物走不快,我们一定能在潼关以前追上他们!抢下这批货物来晋王定有重赏!”
只听见晋王二字,就可以确定这是田虎的部队无疑。再看路上那深深的车辙,已经知道这伙人追的正是凌振的炮兵部队,大概是错把经过伪装覆盖的炮车当做了金银货车了。
只不过他怎样都想不出这支看不出数量来的田虎军队是怎么进入函谷古道的。
古道即谷道。根据狄烈提供的地图显示,函谷古道是一条长达三十余里的狭长谷道,道路两旁是陡峭的山壁或山坡。
这条谷道东起函谷关,西接潼关,按理说想要进入这条谷道只有两个途径,要么从函谷关东门进入,要么从潼关东出,那么这支兵马是怎么进来的?
他们七匹马是从函谷关进来的,虽说时过境迁函谷关早已不复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战略意义,但这个关口毕竟是大宋的辖区,岂能任由田虎的兵马进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wM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现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