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童贯,童贯是个太监,一向视美女如洪水猛兽,怎么可能收女人为徒?
而黄裳其人,据说黄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武功是怎么来的,更不曾收谁做徒弟。
方腊就不用说了,人家魔教内部有大把的子弟亲属可以教,要想跟他学艺,首先就要加入魔教,但是加入魔教之后就能得到他的亲传么?基本上没可能。
再有就是大理的皇帝,人家身为一国之尊,学的又是大理国天龙寺的不传之秘,又怎么可能将绝技传给一个西北边城的烟花女子?
至于号称天下功夫正宗的少林寺就提都不用提,少林寺禁止女性进入山门,别说学武了,就是进去给佛祖上香都不许。
最后再说天山上那位不出世的高手,此人的武功与李若兰系属同宗同源,若是跟着李若兰做事自然不用再去天山投师,而若是跟李若兰反目了,就更不用再考虑去天山学艺了。
无需赘言,西夏的第一高手松巴上人也是一样,得罪了李若兰,就不可能再师从松巴。
难道这蒙面人说的是眼前高台上就坐的卢俊义?卢俊义也不行。不是他武功不行,而是他性喜男风,就连他那位貌美如花的夫人贾氏都备受他的冷落,又如何可能收一个女徒在身边?
她作为西夏一品堂情报中枢的负责人,早就对大宋武者的资料做过专项调查,关于有数的这几个绝世高手,武林中人所共知的事情她知道,绝大多数武林人不知道的事情她也知道一些。
她觉得除了这些她知道的高手以外,其他人纵使将本门武功传授给她,她也实现不了刺杀高俅的目标。
所以她黯然一笑,轻声道:“除非你能教我武功,否则谁会教我?”
她这样说只是带有恭维性质的玩笑话,她当然不认为李若兰收在身边的一个跟班能有什么高强的武功,比她高强是一定的,但决不至于达到能做她师父的地步。
这并不是她的主观臆断,不论是谁,只要见过这个蒙面人在李若兰面前俯首帖耳,就会得出结论,这个男人不论身份地位还是武功都远远低于李若兰,不然何至于像个奴隶一样与李若兰相处?一点男人的尊严都没有了。
她却不知白胜是真的想传给她一门内功,那就是逍遥子刻在贺兰山岩壁上的小无相功。
白胜觉得梁红玉的良知尚在,对大宋为恶也算不得多,至于之前她为西夏人搜集的那虚报和资料,则因为他白胜参加了这场战争而变得毫无用途。
只要她幡然悔悟,迷途知返,愿意脱离李若兰的操纵,那么他就不介意收了她这个徒弟,权作慰藉自己深受触动的心灵。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策反梁红玉无异于挖掉李若兰的墙角,让后者的耳目变得不灵,也有益于自己继续伪装潜伏下去。
他知道梁红玉不会认为他具备这个实力,他当然也不会立即揭晓谜底,因为不论是出于配合李若兰的安排还是出于他自己的目的,他都不想在这个场合下装逼。
如若不然,刚才他就不必绕过桌子去搀扶梁红玉,直接用擒龙控鹤的功力隔空将她托起就可以了。他现在已经具备这个修为。
所以他没有就着梁红玉的说法接下去,何况就算要教她武功帮她报仇,也不是现在亟待要做的事情。
此时梁红玉和蒙面人的风波已过,人们又接着比武的话题高谈阔论起来,有人就提议,说蛇无头不走,人无头不行,大家在这里商议抵御西夏,不如选个武林盟主出来率先垂范,大家都听盟主的吩咐,就不至于出现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
第573章 田虎出人
次席上这个喝得满脸通红的汉子提出了推选盟主的建议,立即受到了满场群豪的响应。不是说这个提议之人有什么德高望重,而是大家都喜欢热闹。
武林人士大多喜欢热闹,聚集在教军场的这些武林人士,光是海吃豪饮高谈阔论还嫌不够热闹,推举武林盟主才是真热闹。
只要是江湖中人,平时就喜欢把世上那几名高手的名字挂在嘴上,与人谈论起来时还要排一排序,并且说出自己的排序依据,具体谁跟谁比过,谁曾经显露过什么样的绝技,一件件如数家珍。纵然自己不是高手,但是不可以不知道高手的事迹。
事实上眼下人们在场中谈论的也是大宋高手们的武功孰高孰低,卢俊义是公认的第一,所以就有人说道;“这还用推选么?就是卢员外当这个盟主就行了。”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此间自然是卢员外的武功第一,但是这盟主不能只是武功高,还要有声望,有身份,我看老种相公来当这个盟主就更加合适。”
还有人提议让丐帮的吴长风长老来做盟主,理由是丐帮弟子众多,势力覆盖大江南北,而且前任帮主曾经威震天下,战无不胜,理应由丐帮执武林之牛耳。
只不过这两样提议的人只在少数,当即遭到了更多人的反对,有人就说了:“武林盟主,武功不是第一如何服人?要说以德服人,你直接服了西夏不行么?又何必要打这场战争?可见武林盟主终究还是要靠武功来说话的。”
这位是反对种师道当盟主的,而反对丐帮的人就说道:“若论人多,丐帮还不如老种相公人多呢,老种相公集齐了西军,总数也不下二十万人,丐帮弟子人再多也到不了这个数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wM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现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