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年没有杀李火黎杀谢灵箴时那样凭恃假借外力铸造而出的金刚体魄,一味蛮横前冲,双手眼花缭乱撕去赵凝神布局的紫气云雷,赵凝神轻轻抬脚,踢中徐凤年腹部,徐凤年也一掌按在赵凝神额头,几乎同时猛然发力,小舟如一根箭矢后撤入雾,徐凤年迅速飘回外廊,双脚屈膝踏在外壁上,再度奔雷前飞,墙壁被一踏倒塌。身处雾霭中的赵凝神摘下那根乌青竹笛,双指一旋,竹笛如同一根竹蜻蜓搅乱湖上大雾,一起泼水似的砸向徐凤年。
徐凤年五指成钩试图捏碎那根青苦竹笛,仍是小觑了笛子蕴藏磅礴气机,触碰之下就松手,身体被弹飞到侧面湖水上,双脚溅起水花无数,才在湖上落脚。赵凝神轻喝一声,“起!”小舟拔水而起数丈,堪堪躲过了一袭朱红大袍的水底偷袭,后者一闪而逝。徐凤年在乌蓬小船下坠时,脚尖一点,一记手刀朝赵凝神当空劈下,身后刺来的苦竹青笛宛如一头困兽,被飞剑雷池剑阵针锋相对的绞杀,变成同是徒手而战的赵凝神一脚猛踩船头,身形千斤坠入湖水,整条船在水面上翻转,反过来砸向徐凤年。
徐凤年手刀转为仙人抚大顶,当场将小舟拍得稀巴烂,手心向下压顶趋势丝毫不减。半截身躯还在湖中的赵凝神竟然不躲不避,任由徐凤年一掌拍在头顶。
湖水剧烈晃荡,掀起巨浪,拍击外廊,不知有几千斤湖水涌入两人身后那座院落。
徐凤年缓缓飘落一块小舟碎裂后的湖面木板上,那一掌其实根本没有碰到赵凝神头颅,这年轻道人气机鼎盛,出乎意料。
赵凝神浮出水面,终于见到徐凤年身后那头阴物的真面目,朱袍五臂,面容悲悯。
赵凝神沉声道:“秽物自古出世即祸乱太平,小道容得殿下跋扈,却容不得阴物逞凶,小道今日就算拼去一身修为,也要替天行道!”
这一次轮到脸色阴鸷的徐凤年伸出一掌,眼中恨意滔天,示意赵凝神尽管放心替天行道。
好一个替天行道。
匡庐山巅,有天人出窍神游,有天王张须怒目,口吐紫气。
说得便是要替天行道。
赵凝神不敢分心深思,重重吐纳,由手心覆左手背,面朝东面道教祖庭龙虎山,“请!”
一字有三请。
请龙虎山恩准。
请天人下天庭。
请祖师爷降世。
天师府上一幅初代祖师爷画像跌落在地。
一道粗如廊柱的紫雷从云霄直直轰下。
眨眼过后,赵凝神面容模糊不清,浑身紫金。
第073章 你请神仙我请真武
龙虎山祭厅太师壁悬有历代祖师爷挂像,初代老祖宗的挂像无风而坠,一位原本有些瞌睡的守厅道童吓得面无人色,也不敢擅自主张去拾起那卷画轴,匆忙跟天师府禀告状况,总领天下道教事务的羽衣卿相赵丹霞快步而行,步入祭厅,惊喜交加,但心底仍有一抹忧虑,双膝跪地在太师壁下,小心翼翼捧起卷轴。天师府上的外姓人白煜缓缓跨过门槛,自比书蠹的白莲先生读书伤了眼睛,走路行事都慢人一拍,蹲在一身黄紫的赵丹霞身边,出神思考。离阳道首赵丹霞轻声问道:“福祸相依是必然,不过在白莲先生看来,福祸各占几成?”
白煜摇头道:“卦象乱如麻,不过凝神既然能请下龙虎山初代祖师爷,比起百年前请出三位近代祖师,以万里天雷钉杀魔教刘松涛,有过之而无不及,凝神的性子大可放心,既然是替天行道,多半是用大福气消弭祸事,白煜实在想不出世间还有谁能力压初代祖师爷一头,王仙芝寥寥数人可以一战,可在春神湖上,凝神应该必胜无疑。经此一役,对龙虎山而言是莫大好事。”
赵丹霞毕恭毕敬将祖师爷图像挂在太师壁正中间,挂好之后又跪地行叩拜礼,站起身后撤几步,望着这面挂满历朝历代仙人的太师壁,便是他这般修身养心的真人,也有些意气风发,这些大多得道飞升的祖师爷才是龙虎山最大的护身符,整整近千年屹立不倒,离阳王朝才两百年国祚而已?若非道教第一福地地肺山出了一条恶龙,与龙虎山有牵连,导致龙池气紫金莲受到影响,这里原本几乎自成一根可与天门齐平的气运柱,那就可可保证下一个五百年滔天福泽。赵丹霞压下心头阵阵阴霾,想起天师府嫡系子孙赵凝神因为挡下邓太阿登山问礼一剑,从而一鸣惊人,心情无疑就要舒畅几分,捻须笑道:“有凝神这根好苗子,如此之快便请下老祖宗,比我们预料要早了二三十年,就不用担心青黄不接,再有白莲先生倾心倾力辅佐,龙虎山无忧了。”
白煜突然使劲揉了揉眼睛,凝视太师壁上数十幅挂像,面目惊骇,白莲先生视线疲弱,心眼却灵犀,模模糊糊察觉到异象横生,赵丹霞道行高深,只比白煜慢了一步就发现挂像异样,竟出现竖壁挂像以后从未遇到的气竭景象!几乎所有祖师爷挂像都出现气数溃散的迹象,仅仅是形似神似齐仙侠那一幅得以逃过一劫,其余无一幸免!白煜失神呢喃道:“不可能,不可能的。”
这位羽衣卿相心神不定,扑通一声重重下跪,亦是右手手心覆盖左手手背,泣不成声,“不肖子孙赵丹霞跪请各位祖师爷开恩!”
……
夜幕中,龙虎山看似安详,实则暗流汹涌。而武当山在封山一年后,大多道观都重新迎纳八方香客,只是竖立有一尊真武大帝雕像的主观仍是闭门谢客,陈繇宋知命在内几位辈分最高的年迈道士深居简出,仅是在这座主观内偶有进出,好在武当山习惯了这些慈祥老真人的神龙见首不见尾,不像其它道教名山洞天福地,略微有些辈分的道人都要忙于应酬达官显贵,哪里有一刻清闲光景去潜心修道。龙虎山在老掌教王重楼之后,连出了两位年轻的新掌教,只是武当山香火非但没有江河日下,反而越加鼎盛,这让山上道人道童都带了几分喜气,不过有前辈真人表率,也从没觉得香火一旺,就该对香客居高临下,便是武当历史上最年轻的掌教李玉斧,也是跟小师叔洪洗象一般,跟寻常道士一致无二,除了每日亲授科业,经常摆摊给寻常香客算卦解签,一些不识字的香客解签之余,还要请他代写家书,李玉斧也是来者不拒,楷书写就,一丝不苟,香客都说寄信以后,家门兴旺了几分,一开始有书香门第的香客劝解百姓,说如此叨扰掌教,会耽误了大真人的修道证长生,不过李玉斧亲口宽慰众人,说修道就是修个平常人,何时修出了平常心,修不成仙人亦无妨,吃也修道睡也修道读书修道写字也修道,大事小事皆修道,也就等于是时时刻刻修道了。江湖上都开始流传一句箴言,世人修道修长生,武当修道修平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wOE.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