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读书人卖字,有辱斯文,我也读了八年书,岂能做这种事情!”
杨纪又犹豫了,然而想起了梁伯操劳的样子,心中又是一痛:
“梁伯跟了我家二十多年,忠心耿耿,我一个年轻人无所谓,但怎么能让他老人家也跟着我挨饿受冻。”
杨纪心中五味陈杂,一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
街上冷风袭袭,一股寒意由北而来,变得越发的深浓。
清早,杨纪从老管家那里拿了五枚铜钱,背着笔筒、笔箱,就直接从侧门走出了杨府。
天气渐冷,路上的行人还不是很多,绕过三个路口,杨纪走进了一间卖宣纸的“文房店”。
这家店铺在镇上已经有些年头了,装修得古香古色,周围的墙壁和书桌上放满各个档次的东西,不止是宣纸,还有其他的笔、墨、砚、书画等等。
两三个书生正在里面挑东西,靠房口的地方,老掌柜一袭青袍,拢着双手,靠着柜台微笑:
“客人,要什么东西随便挑,随便选,我们这里什么档次的东西都有,包您满意。”
杨纪点了点头,没有搭话。
文房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不过杨纪身上的钱却不多,转了几圈之后,直接挑了一小叠的宣纸,然后取出三枚铜板,平摊开放到了柜台。
“掌柜,麻烦了,这是买纸的钱。”
杨纪身上钱不多,一次不敢买太多。
“嘿嘿,年轻人,这些可不够。”
老掌柜嘿嘿一笑,满脸的皱纹堆出,伸出一长满厚茧的手指在柜台上锵锵的敲了两下,居然将三枚铜子给推了回来:
“三枚铜子可是几天前的价钱。现在的宣纸可不止这个价了。”
“什么?”
杨纪吃了一惊,他虽然平时不怎么买宣纸,但这个价格还是知道的。
“嘿嘿,别以为我是欺负你。年关前的这十几天什么东西都是在涨的。”
老掌柜眯着眼睛,瞄了一眼杨纪背后的背箱,笑道:
“另外,看你这副打扮,买了这些宣纸是准备到市集去卖对联的吧?不过,我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
“为什么?”
杨纪惊讶的抬起头来,这可不在他的预料之中。
老掌柜微微仰着身子,失笑道:
“本来做生意的,是没有把生意往外推的道理。不过我做生意,向来都是凭的一口良心。你小小年纪,能想出这个主意来也算是聪慧机敏。不过实话告诉你,这口饭不是这么好吃的。”
“这几天到我店里来买宣纸的人不少,都是打着主意替人写对联赚几个钱的。店里的宣纸卖得不少,所以价格自然也就涨了。你若是早几天来。趁着卖以对联的人多少,说不定还能分杯羹,不过现在,——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替人写对联,可不是你们读书写字,随便写写划划就行了,而是优中取优,从字写得好的那批人里面,挑出写得最好的那批人,然后才能赚到钱。许多熟读几十年诗书的老先生都吃不了这口饭,更别说是你一个小娃娃了。这种钱真要那么好赚,街上早就堆满人了。”
老掌柜一脸善意道:
“所以,听我一句劝,先考虑清楚然后再做决定。”
“这老掌柜倒是一片好心。”
杨纪在最初的惊讶过后,渐渐安静下来,眼中露出感激的神色。
姜是老的辣,老掌柜的见识不能说不高,杨纪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说的有道理。
“可惜,我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寒冬将至,这十几天的时间,我要是赚不到足够的钱,到时候大雪封山,天寒地冻,我和老管家只有死路一条。——这一行虽然不好做,不过论书法,我也自认不差,无论如何都得试上一试。”
杨纪心中这般想着,很快下定了决心。
“掌柜的,谢谢你。不过,还是麻烦你帮我把这些东西打包吧。”
杨纪一脸坚定道,在多交了一枚铜钱后,便肋下挟着那叠宣纸,在掌柜惊异的目光中走了出去。
“这个年轻人……还真是不简单。”
老掌柜望着杨纪的背影,目中熠熠惊奇……
……
市集在镇上西北的方向,年关将至,也是人流最多的时间。
虽然心中早有预料,这趟不会很容易,但当杨纪赶到那里的时候,还是禁不住心中一沉。
文房店的老掌柜虽然提点过他,但市集上的先生人数还是比他预料的多得多,汹涌的人流中,十几个文气极厚的老先生摆开了摊子,星罗棋布的散布在街道两旁,正挥毫铺墨,替人写着新年对联。
这些人书法都写得极好,如瀑布,如烟云,如奇峰,如险川,即便是以杨纪的目光,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在书法上浸淫极久,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十几岁的少年能比的。
“这下有点麻烦了。”
杨纪眉头抽搐了两下,感觉有些头疼。
在人群里,他甚至还看到了几个大家族的西席。这些人浸淫经书、字画几十年,造诣名望非同小可。
“我掺和进来的时间本来就晚了,现在还有这么多的老先生和西席,僧多粥少,写字赚钱的想法,现在看来有些棘手了。”
杨纪些时也深感知易行难,养家糊口绝非易事。
杨纪自认书法不差,同龄人之中难有比肩。但是和这些老先生比又是另一回事了,不过,杨纪绝非轻言放弃的人,眼前的局面反倒激发出了他心中年轻人的傲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xa4.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皇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