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爷的宅邸,竹林掩映,碉楼耸立,易守难攻,万夫莫开。”
“县长英雄气概,师爷文采斐然,珠联璧合,二位请。”
寒暄过后,三人来到餐厅,曹轩和姜闻针对“介错人”一事初次交锋。
黄四郎嘴上处处真诚小心,眼神却带着挑衅,带着一种有恃无恐的姿态,仿佛戏耍老鼠的猫。
师爷日常装糊涂,躲在一旁观看。
张麻子起先不动声色,待黄四郎出了第一招,才小小露了一下锋芒。
短短几个镜头对话,瞬间把节奏和张力扑开,三个人在这场戏的表演风格也和他们的人物相似。
之后摊开剧情,也是各有千秋。
“老大往往是空架子,每天眼一睁,几百人吃、喝、拉、撒,都要等着我伺候,真正落到我嘴里的,能有几口。”
“我们没胆子剿匪,但是,借剿匪之名敛财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硬不硬以后再说,我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替黄老爷把这条腿接上,一个张麻子也太嚣张了,欺负到黄哥头上了,不答应。”
“……”
“那么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
“……”
曹轩的表演侵略性很强,急如风火,势若惊涛,意图把控节奏,一口气吃下姜、葛。
姜闻则是不动如山,任尔刀枪剑雨,我自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两人都是刚硬的路线,如果直接对战,一个不好就容易僵持住,两败巨伤。
这时,中间夹杂着一个左右逢源的葛大爷,就起到关键作用了。
玩的就是一个如沐春风,举重若轻,不断的充当润滑剂,调节缓解气氛,也让这场大战一直延续下去。
高手过招,刀刀致命。
剧情、台词、表演三位一体,整段戏没有半秒的配乐,三个人浑身解数撑起了这场高潮大戏,上演了一场影史级的巅峰对决。
曹轩举手酒瓶:“师爷,高!县长,硬!”
姜、葛同样举起酒瓶:“黄老爷又高又硬!”
当这段戏结束时,明明是一段文戏,但现场上千名观众却感受到其中无数的刀光剑影,仿佛看到了一场极为精彩的动作打斗或者是绚丽夺目的烟花秀,只觉酣畅淋漓,又回味无穷。
这段戏看完,曹轩满意点头,葛大爷神情惬意,姜闻更是毫不掩饰的得意。
“就这一段,这戏就得让不少人记住十年。”
冯在旁边更是酸的厉害,他自觉《唐山大地震》也有几场戏拍的不错,但几乎是徐帆的独角。
哪像这场三大影帝同台,不但演的惊艳,还似乎有了化学反应,层层叠叠,交相辉映,出彩程度远非一般佳作可比。
第五百九十八章 他们帮谁,谁赢
《让子弹飞》这部电影,内涵隐喻太多,大多数第一次观影,是很难完全察觉到这些藏着的“小彩蛋”,甚至多数人可能连三分之一都意识不到。
这部电影需要像洋葱那样,一层一层的剥皮,才能最终看到他的心。
不过,好在《让子弹飞》大量隐喻都是寄托在一个完整剧情架构剧情里。
哪怕那些意识不到隐喻的观众,也能看到一个跌宕起伏,爽快有趣的“土匪打恶霸”的故事。
《让子弹飞》成为老姜影响力最大也是商业层次最成功的电影,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保留的自己私货的时候,把故事讲好了。
对细节感兴趣的死忠观众愿意下功夫挖,甚至在电影基础上重新架构,大胆解读。
对细节不怎么感兴趣的观众,也能看到一个质量相当不错的剧情电影,满足娱乐需求。
叫好又叫座,这才是很多人说《让子弹飞》是站着把钱挣了的原因。
回归首映本身,抛开大多数纯看剧情的观众,一些脑子灵活或者对相关方面比较敏感的专业人士和观众,已经隐隐咂摸出味了。
之前的县衙张麻子不准跪,到后者不准备捞“穷鬼”的钱,以及鸿门宴的三人商量一百八十万奉还,老百姓和两大家族的钱三七或五五开的戏份,已经展现了足够的电影气质。
不少懂行的嘉宾眼皮直跳,吃惊于尺度之大,但也没到失态的地步。
毕竟是民国嘛……
而回归电影剧情的发展,黄四郎意识到张麻子不是善茬,派人下杀手。
张麻子早有防备,安然无恙,但范小胖饰演的县长夫人,死于乱枪之下。
而这场冲突,也正式拉开了两方的较量。
借着给夫人办葬礼的机会,张麻子下套绑架黄四郎和两大家族,却不想抓的是黄四郎的替身。
两大家族的人送来赎金,张麻子不要,他要的是黄四郎的钱和命,所以把钱全部发给穷人,另外也让团队收心。
张麻子以麻匪的名义发钱,黄四郎就以麻匪的名义抢钱。
不管当前者是什么目的,这水都得搅浑。
双方斗法,也迎来了整部电影的最大尺度——“透透透”。
场戏在后世的多个版本几乎都做了删减,在最初的版本,直接把路都扯下来了,然后给了个正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戏的女演员并非专业演员,而是剧组的一个制片助理。
因为原定的演员出了差错,临时顶了上去,不会拍戏,而且对这种戏份有点抵触,所以拍摄时其他人都戴着面罩,最大程度消除演员的紧张和羞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