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原因很简单,“杀手锏”计划中就涉及到超音速甚至是高超音速攻击,虽然打击目标是大型水面舰艇,可稍加改进,整合到战术弹道导弹上不就能够实现对高价值地面目标和坚固掩体防护目标进行打击了?
这个逻辑真的是一点儿毛病没有,问题是……“杀手锏”计划尚未完成,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设想也就没办法快速实现,于是部队方面除了干着急也没办法。
结果就在包括总部首长在内的各军队领导从长计议,准备再等几年瞧瞧情况时,庄建业的腾飞集团竟然拿出了自己的钻地巡航导弹。
尽管单价高达1000万人民币。
可如果这款宛若中型无人机的东西真的能准确的命中某伪政权领导机构,并突破楼层直接贯穿到16米深的地下指挥掩体,一举灭掉伪政权的重要领导人,别说1000万人民币了,就是一个亿,十个亿都值。
只是这东西到底有没有庄建业说的那么邪乎,真的能达到破开10米厚混凝土或40米厚的土层?
正因为如此,总部首长的质问中着重强调了战略两个字。
庄建业当然知道总部首长的意思,知道是该上干货了,于是连忙让人切换背投彩电的画面,随即将一个封着“机密”字样的档案袋当着众多部队领导的面儿打开,从里面拿出一盘录影带,随即推入录像机里,很快电视上便出现茫茫戈壁的画面。
“这是……这是……”一位部队领导见到这幅景象,立刻指着画面惊呼道:“这是50年代末在河西走廊的玉门关外建的地下弹药储藏库,后来因为离苏联太近了,容易遭到打击就被废弃了,部队整建制迁到了……唉~~那是……轰隆……”
这位领导正准备把当年的往事声情并茂的讲述一遍时,画面中一枚DZB-1500空射巡航导弹以近乎垂直的姿态砸向那座地下仓库,旋即电视的扩音器里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紧接着画面便被气浪弄得抖动不已,待硝烟散尽。
画面重新清晰,那个之前还高谈阔论的部队领导一脸见了鬼的指着屏幕,话音颤抖着呢喃道:“28米深,还有2米的混凝土加固层的地下仓库……就……就……就这么没了?”
第一千九十九章 长城工程
这位来自工程兵部队的领导是真的惊了,要知道他当年可是这座地下弹药库的修建者之一的。
很清楚这座废弃的地下弹药仓库的情况。
当时还是中苏蜜月期,所以筹建这座弹药库的时候,苏联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用的钢材、水泥以及施工的技术细节全部来自苏联不说,建设过程中还得到苏联工程专家的全程指导。
正因为如此,这座地下弹药库防护水平极高,按照当时苏联专家的话来说,如果不是10万吨当量的核弹直接命中,根本没有任何武器能够破开如此坚固的防御。
所以该弹药库已经落成便成为内陆支援边疆区驻防部队和建设兵团的重要后勤节点,甚至一度作为国内两弹一星工程重要补给基地。
不过随着6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甚至一度剑拔弩张,这座由苏联全程参与建设的地下弹药库等于被苏联从里到外完全掌握,自然变得不安全,再加上苏联人时刻挥舞着核大棒,大叫所谓的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万一哪天真给你丢一个10万吨当量的核弹怎么办?
基于这个因素,哪怕是万般不舍,当时的总部还是放弃了这座地下弹药库,重新在其他更加隐秘的地方,秘密选址又建了一个。
可既便如此,新弹药库的防御能力也没有比这座废弃的高出多少,没办法当时苏联拿出的东西真的是没的说。
水泥清一色是可以抵御重磅炸弹的特种水泥,所用的钢材同样是能够抗住穿甲弹的装甲钢。
再加上苏联在二次大战中总结的防御经验做出的别具匠心的设计,防御力真的是刚刚的,哪怕是到了今天,单从防御能力上讲都一点儿也不过时。
若不是六十年代中苏交恶,苏联人又对这座地下弹药库的准确位置,工程结构,各个出口,薄弱软肋掌握的一清二楚,部队说实话,怎么也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东西。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让一位工程兵部队领导念念不忘,且至今在防御力上依旧不过时的坚固堡垒,居然就这么被一枚从天而降的DZB-1500空射巡航导弹轻易打穿,直接摧毁了?
那可是能够抗住10万吨以下小型核弹攻击的顶级防御工事呀,怎么就被一枚常规的空射巡航导弹毁的连渣渣都不剩?
是的,真的连渣渣都没剩。
因为就在硝烟散去的一刹那,画面的镜头便迅速前移,很快便来到了爆炸的中心点,旋即在场众人便看到令人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只见地面就好像遭遇10级地震一般,整个塌陷了下去,只在地面上留下一个直径约莫五十米的大坑。
见到这一幕别说是那位工程部队的领导了,就是总部首长都被惊的目瞪口呆,但下一刻便转身看向一位第二炮兵的领导,指着画面上塌陷的地下弹药库问道:“你们的固定发射井能不能挡得住?”
“这个……”
那个第二炮兵的领导闻言张了张嘴,可嗫嚅了半天愣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也没把握固定发射井能不能扛得住。
要知道底下放发射井这东西并不一定要直接从井盖搭进去,从侧面突入地下也是一样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