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苏哈托可不是要脑梗了,而是真的差一点儿忽悠一下,直接去阴曹地府玩穿越了,瓦希德这NM说得还是人话吗?就差把量印尼之物力,结腾飞之欢心了,先不说电子束毛化处理是个什么玩意,就算真有价值有必要为这么一个技术,那这么多压箱底儿的好东西去换吧?
先不说印尼国家航空工业集团股份,也不说25亿美元现金,就说爪哇岛上的两座镍矿,要知道镍可是航空航天、燃料电池、高温合金当中至关重要的材料,以至于不少发达国家都对爪哇岛上的两座镍矿垂涎不已,但印尼始终没有转让的意思,哪怕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印尼财政出现困境,也没考虑过出售这两座镍矿还钱续命。
结果就为了这么一个连听都没听说过的技术,瓦希德就这么自作主张的把两座被印尼视作命根子的镍矿许给了腾飞集团?看来瓦希德不是疯了,是真的不想活了。
问题是你不想活,别拉上他苏哈托好不好?
然而还没等苏哈托腹诽完,顾景友的一句话便让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儿的苏哈托总算是松了口气:“瓦希德先生,真的不好意思,电子束毛化处理工艺不在这次转让的名录上……”
“你放心,顾先生,我们是有诚意的,只要能够交易到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商量,只要腾飞集团的条件不太过分,我们都可以谈。”
“靠~~你瓦希德还要不要脸,干脆把你的印尼国家放弃了,改成中国的算了!”听了瓦希德已经跟恳求没啥区别的话,苏哈托心里直接是骂开了,可就在这时,顾景友接下来的一句话,便让几乎将瓦希德贴上印尼奸标签的瓦哈托直接大脑宕机。
“你应该是知道的瓦希德先生,电子束毛化处理技术做个部件儿的表层涂层只不是最基本应用,它最关键的作用在与能将飞机的金属部件和复合材料部件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且使得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不亚于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当中的任何一个,从而彻底解决飞机上大规模使用复合材料的难题,令新一代战斗机或是全新一代客机的正式投产扫平障碍……”
当苏哈托听到“金属部件和复合材料部件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且使得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不亚于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当中的任何一个”这句话后,脑袋就已经是一片空白了。
他再怎么说也是印尼国家航空工业集团的高级谈判代表,本身又是航空工程专业出身,十分清楚这句话分量的。
自打复合材料诞生之日起,航空工业界便将这种材料确定为未来航空器最适合的材料,然而从60年代到如今的90年代末,30多年过去了,无论是战斗机还是民航客机,复合材料的利用率很少超过25%。
是各家航空巨头觉得复合材料技术水平不过关,不想大规模应用吗?
当然不是,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早已经达到航空安全标准,大规模应用早就不存在理论障碍,可为什么除了美军的F-22战斗机外,很少有飞机能在复合材料用量上达到20%以上?
原因很简单,那便是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连接工艺上迟迟无法突破,导致两种材料要么用价格昂贵的超水平树脂材料胶接,要么只能简单粗暴的铆接。
可无论是胶接还是铆接,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都达不到两种材料中的任何一个,以至于这种连接处的脆弱性导致整个机体寿命的大幅下降。
正因为如此,哪怕复合材料对航空器的减重有着肉眼可见的好处,但各大航空巨头依旧不敢过多的使用,毕竟机体中在如何也无法排除金属材料,既然无法排出,就避免不了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连接,以至于整个过程形成了闭环的悖论关系。
导致一大堆天才的工程师们只能绞尽脑汁,尽可能在复合材料使用量与两种材料连接弊端之间找平衡。
然而腾飞集团的电子束毛化处理技术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彻底放开了复合材料的使用限制。
这说明什么?
就一句话:这技术,绝对的世界领先!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
是的,这项技术的确是世界领先,因为它完美的解决了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完美融合,从而令结合面既有胶接整体融合性和轻便型;又有铆接的机械可靠性与耐用性。
至此打破了航空制造领域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之间难以融合的壁垒。
也就是说有了这项技术后复合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只在设计师的一念之间,而不存在于技术上的所谓障碍。
正因为如此,意识到这些情况的苏哈托,这才明白瓦希德为什么不管不顾的要把这项技术弄到手,哪怕是穷的都快当裤子也要挤出资金、股份,甚至于矿产,也要把电子束毛化处理不惜代价的拿过来。
原因很简单,掌握了这项技术就等于是掌握了未来飞机制造的关键门槛。
其他不说,有了这项技术,仅仅给波音和空客代工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要知道波音的波音777,正在筹备的波音7XX;最新款的空客的A330、A340,以及超越波音747的A380,这些机型的复合材料占比都超过20%,甚至有些机型的复合材料占比达到了惊人的35%。
然而这些飞机公布的研制时间都很早,可到现在除了一个波音777外,绝大部分型号连个个工程样机都没有出来,为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